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卢嘉俊 张劲夫
一声鸡鸣,划破浓雾,沉睡的村庄逐渐醒来。4月18日一早,在安化县东坪镇马渡村红星组,养殖户“花姐”便忙碌起来。
捣鼓饲料、上山喂养、根据当日的订单满山抓鸡……每天早上,“花姐”忙得不亦乐乎,动作还挺麻利:“这20多亩山林中,养着3500多只鸡鸭,都是我一个人在管着嘞。”
“花姐”名叫廖定花,今年49岁,是土生土长的马渡人,现在是马渡村红石台特色专业养殖基地负责人。记者见到她时,朴素的工作服下,花哨的内搭,透露出“花姐”对时尚感的追求。
2004年,廖定花与同村大多人一样,与丈夫南下广东打工。此后10年,她从生产流水线开始做起,一直做到铝制品厂技术人员,阅历不断加深的同时,她也攒下20多万元存款。
2014年,廖定花兴冲冲回到家乡,承包了20多亩山林,还去长沙买了10多万元的小羊羔,准备和丈夫返乡创业。可苦于缺乏技术,空有一腔热情的廖定花夫妻俩创业之初就翻了大跟头。
“羊病的病、死的死,品相也不好,不仅没赚到钱,最后一算还亏了30多万。”3年后,廖定花的存款一分没剩,还欠下一屁股账。她和丈夫四处打听和学习,市场上对鸡鸭的需求较大,而且技术要求也没养羊那么高。夫妻俩最后一合计,向银行贷款30万元养殖鸡鸭。
2017年,廖定花购入2000余羽鸡鸭苗,放在马渡村的山林中散养。得益于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廖定花养殖基地的土鸡土鸭颇受附近居民欢迎。为进一步打开销路,廖定花还跑到县城,在酒店、餐饮店挨家上门推销。那时,廖定花的脚底磨出泡是常事。
有一次推销途中,廖定花接到电话——“以后你送的鸡如果没有处理干净,就不要再往我家店送了。”由于养殖、杀鸡、推销、送货都是她一人在做,导致服务没有跟上客户要求。廖定花暗下决心:坚持以“质”取胜!
这些年,廖定花一边做好客户服务,一边坚持原生态,保证好饲料、防疫和技术服务都跟得上,土鸡土鸭味道好的名声越来越大,养殖规模也在逐步扩大。
“闲暇之余,我还喜欢拍拍抖音。朋友告诉我,这也是一种宣传方式。”2020年开始,廖定花看到短视频平台的火爆,就尝试发布自己跳舞唱歌的片段,分享鸡鸭养殖基地的好山好水,视频阅读量经常会突破好几万,这不仅让她成了拥有3600多位粉丝的小“网红”,还带动了土鸡土鸭的销售。
在网络这方新的广阔舞台上,廖定花又学着像年轻人一样,在自己昵称“农村花姐”的背后,打上一个括号写着“每天不定时开播”。她说,通过网络平台卖掉1000多只鸡鸭后,自己尝到了甜头。今年希望在网上能学习到更多,通过直播向更多人分享养殖土鸡土鸭的故事。
“村里现在发展红色旅游,游客越来越多,我的订单也变得更多了。”这些年,廖定花通过发展养殖为自己儿子买房付了首付。如今,她又有了新的小目标,自己不仅要学着做个“网红”,还要通过线上和线下全面出击,把自己的养殖事业做成长红,带动更多村里人发展养殖共同致富。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以归零心态奋进姿态 持续推进城市文明建设
- 益阳市政协七届二十五次常委会会议召开
- 陈竞: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 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益阳提供坚强保障
- 熊炜:科学编制规划 系统谋划益阳未来发展
- 推动民族地区共同迈向现代化 省政协调研组在益阳调研|湖南日报
- 陈竞会见肯尼亚基苏木郡城市经理迈克尔·阿巴拉·旺格一行
区县新闻
- 沅江:“虫情天眼+田间侦察兵”织牢40.8万亩稻田防控网
- 爆单了!赫山“伢子”小玉米销售火爆,今年总产量预计15万公斤
- 谁说洞庭湖区只种稻?大通湖区北洲子镇3960亩农田翻麦浪!
- 南县小龙虾,对了谁的胃?|湖南日报要闻头条
- 安化80多万农村居民喝上自来水 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4.5%|湖南日报市州头条
- 大通湖区13.6万亩油菜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达136公斤
便民提醒
- 大通湖区北洲子镇这一家庭农场的黄桃熟了%
- 20多位独居老人获村干部“精准守护”,村支书喊话:村里替你尽孝,但盼你回家!%
- 速度堪比高铁的空中猛禽游隼受伤,大通湖区干部群众携手救治%
- 群众点单、志愿接单,安化县柘溪镇让需求清单变“幸福清单”%
- 南县明山头镇为保油菜籽颗粒归仓,做了这些事……%
- 富民村留守儿童名动京城:故事被拍成电影,画作同步展览%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