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雅惠 通讯员 朱晋梅
4月18日,两只成鸟东方白鹳在南洞庭湖畔的洲滩开启孵化之旅。
4月17日,一群东方白鹳在南县舵杆洲遗址区域觅食。 监控截图
“这是我省首次发现东方白鹳在省内繁殖。”省林业局生物多样性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东方白鹳是大型涉禽,全球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世界仅记录到9000多只,被誉为“鸟中国宝”,该物种对生存空间的生态环境要求极高。
“2022年冬天,舵杆洲遗址区域首次监测到1只东方白鹳越冬。”让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南县管理局舵杆洲管理站(以下简称“管理站”)工作人员感到惊讶的是,到了去年冬天,在舵杆洲遗址区域越冬的东方白鹳猛增到40余只。
4月中旬,我省首次发现东方白鹳在省内繁殖。通讯员 摄
按照东方白鹳生活习性,它们在洞庭湖为冬候鸟,3月底应全部北迁,在我国北方繁殖。但到今年4月,管理站工作人员发现仍有20只东方白鹳停留在舵杆洲遗址区域内。“前不久,我们利用‘智慧渔政’摄像头,发现有2只东方白鹳竟在约20米高的监控铁塔塔顶筑巢。”该工作人员解释,冬候鸟一般不会筑巢,筑巢意味着要繁殖,而我省尚未记录过东方白鹳省内繁殖先例。
此后,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南县管理局舵杆洲管理站每天将无人机升至高空,用7倍焦距,对筑巢的2只东方白鹳进行监测。4月12日,它们产下了2枚鹅蛋大小的白色卵;4月17日,又产下第三枚卵。
监测显示,2只产卵成鸟一只始终趴在巢内孵化,另一只时常外出捕食投喂。管理站工作人员称:“舵杆洲遗址区域的鱼虾非常丰富,它们捕食没有压力。”
据了解,东方白鹳的孵化期约30天。省林业局生物多样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意味着,“鸟中国宝”很可能成为留鸟。

(原载《湖南日报》2024年4月19日04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蒋涤非看望慰问一线环卫工人时强调:关爱环卫工人 共建美丽城市|湖南日报
- 王俊寿在益阳调研商务和民政工作时强调:科技赋能壮大产业集群 用心用情提升服务温度|湖南日报
- 资水天山千里遥 湘疆情深一家亲 熊炜与王志武座谈
- 熊炜:坚决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严防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 扬经贸之帆 助合作共赢 熊炜率益阳代表团访问希腊雅典、英国伦敦等地
- 陈竞调研督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区县新闻
- 利用率超95%!看安化秸秆的 “逆袭之路”
- 桃江:“空闲棚”变“多产棚”,赚个“棚”满钵满
- 大通湖区生环委办:堵疏结合,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湖南日报
- 桃江探索“稻鸭共生”种养模式,鸭子成了生态循环系统重要一环,亩均节本增收超千元
- 秸秆变废为宝,年产值破千万!大通湖区北洲子镇有妙招
- 全国台球桌,七成安化人造|湖南日报
便民提醒
- 400余跑者用脚步证明:秋天的雨,拦不住桃江沾溪的活力全开%
- 桃江暖心一幕:父亲从医院赶回,儿子从外地归来,只为松木塘镇3000多人第二天有水喝%
- 赫山区八字哨镇“志愿红”守护“天空蓝”,党建引领秸秆禁烧见实效%
- “只要她开心,再累都值了”:一位母亲11年用舞步让植物人女儿重生%
- 桃江:数千亩红高粱丰收在望%
- 从“一把火”到“一把钱”,千山红镇的秸秆这样“逆袭”!%
益阳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