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菡 李 理
秋日的清溪,白墙青瓦、溪水潺潺、田垄相连、翠影团团。
20世纪50年代,作家周立波回到家乡益阳清溪村,写就描绘新中国农村变革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他在书中写道:“我要经我手把清溪乡打扮起来,美化起来,使它变成一座美丽的花园。”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漫步在这个村庄,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百步之内满是书香。巨变,正从书中走进现实;花园,已成为清溪人的宜居家园、精神乐园。
从无到有换“人间”
“我谈不上是什么‘文化人’,但清溪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创新精神是骨子里的。我们要让清溪文化不仅看得见、摸得着,还要活起来,成为一个新文化IP。”清溪村党支部书记贺志昂对笔者说。
冬去春来,花开花谢,数十年间,这片土地在不断改变着模样。今天的景象,早已远远超越他在《山乡巨变》这部小说中描写的梦想——
高铁站修到了家门口,柏油路通到了农家院,砖瓦房变成了小洋楼。
益阳市首个大型多功能综合性大剧院,可容纳近千名观众的清溪剧院,就坐落在村子里。湖南省“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花鼓戏《山那边人家》(根据周立波小说《山那面人家》改编)在这里上演,再现了清溪村上世纪60年代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精神面貌。
印象广场、塅上田园、清溪荷塘、立波小街、映山红花谷……众多文旅景点陆续登场后,清溪村每年吸引超过60万游客来参观。益阳市的不少读书会和研学机构也选在清溪村办活动,带动民宿、农家乐等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旅游服务产业链。
打造新文化IP,清溪村今年再重磅发力。
8月1日,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在益阳高新区清溪村启动。周少丰 摄
7月29日至8月1日,中国作家协会组织百余名作家,从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来到周立波故乡清溪村,与来自全国重点文艺期刊和全国重点出版社的负责人会合,在此开启“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展开一幅新时代文学发展的耀眼蓝图。
“清溪的老百姓笑得跟向日葵一样。”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贵州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说,从周立波笔下的清溪乡,到如今看见的清溪村,有“换了人间”的感觉。
“《山乡巨变》成为了清溪村的一个文学地理标识,文化给予了清溪村在新时代源源不断的生长力量。”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认为,如今,清溪村成为新时代文学实践点,相信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文学,因为周立波,走进这里,喜欢这里,书写新的山乡巨变。
清溪村的蝶变,深刻印证了,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可以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
“多与少”里看文明
“有形的变化看得到,无形的影响感触更深。”周宾兴是作家周立波的堂侄子,他深刻地感受到清溪村人精神面貌发生的巨变。
“以前大家不怎么关心国家大事,更别说关注环境卫生、社会进步了,村子里经常有邻里间、婆媳间吵架的事情发生。”周宾兴说,现在大家不但会主动建设好、打理好自己的家园,还会关心国家大事,遇到哪家哪户有困难,还会主动捐款。
笔者行走在清溪村,也感同身受。
走进立波书屋,周立波先生的作品摆满书柜,两张小圆桌旁坐满了爱书之人。“有本村的学生,也有这个点了还舍不得回城的游客。”书屋主人卜小青介绍。
“书屋多,是我们村的一大特色。”清溪村党总支部委员邓旭东介绍,致力打造中国文学村庄,清溪村目前已有立波书屋、王蒙书屋、艾青书屋、迟子建书屋、张炜书屋、阿来书屋、梁晓声书屋、贾平凹书屋、人民文学出版社书屋、作家出版社书屋等10家书屋相继开放,后续还将建设更多的书屋。
益阳高新区清溪村已建成立波清溪书屋等10家清溪书屋,助力打造“中国文学之乡”,提升乡风文明。熊晖 摄
从立波书屋出来,笔者沿着百亩荷塘栈道信步,远远看到20多名村民正在跳广场舞。“这是我们村里又一‘多’——广场舞队伍多。”邓旭东笑道。上世纪50年代,周立波拿出稿费帮清溪村建广播站、成立文艺宣传队,提升文明乡风。这些年,村里成立3支文艺队,吸引100多名妇女参加。
“村里人平常除了跳舞、看书,还干些什么?”笔者在荷塘边遇上正散步的72岁谌菊英老人。
“听课!巡逻!”谌菊英回答干脆。
“她还在巡逻时救过一名游客呢。”邓旭东说。7月2日,谌菊英巡逻时,发现一位独自出行的老年游客突然栽倒在清溪渠景观石旁头破血流。谌菊英立即大声呼救。另一位巡逻的老党员邓春生循声赶来,与谌菊英一道联系车辆送医并报派出所。这位76岁的游客得到及时救治。
“这就是我们村的另一‘多’——文明志愿者多。”邓旭东说。村里建起村民小组长、党员志愿者、热心群众参与的3个网格群,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今年来已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00余件。
“谌娭毑说的听课又是什么呢?”笔者问。
谢林港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欧阳鹏说:“清溪村依托清溪讲堂、人民广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开展专家学者讲理论、领导干部讲政策、文艺行家讲文化、专业人士讲法治、道德模范讲道德、群众百姓讲故事‘六讲’活动,提升乡风文明。”
在村里一圈转下来,已是21时许。临别时,笔者说:“刚刚看的、聊的都是‘多’,其实我发现村里有一‘少’——好像没在村里看到棋牌室。”
“有一家,供六七十岁的老人白天玩玩扑克。”邓旭东笑道,“还有一‘少’,我们村里丧事从简,不摆花圈不放鞭炮;喜事不办或少办,要办也控制在10桌以内,不搭拱门不设舞台。”
“多”与“少”里,清溪村文明新风拂面而来。
(原载《湖南日报》2022年11月3日05版)
一审:邢玲 二审:杨军 三审:郭云飞
益阳要闻
- 益阳市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 益阳市第四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召开
- 熊炜: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益阳实践
- 益阳市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熊炜主持
- 高志丹:深化体教融合 巩固基础项目 以地方实践推动体育强国建设
- 2024年益阳市对接长三角地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交流座谈会举行
区县新闻
- 竹子变“钢筋” 建起办公楼 ——中南林科大助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湖南日报
- “党建+法治”双驱动 南县华阁镇乡村振兴的新密码@湖南日报
- 安化让农民从“靠天吃饭”变为“靠技生钱”:“送上门的免费培训班,我们都愿意上”@湖南日报
- 驻村带片 联村共建 南县推进“稻虾共富工程”片区协作@湖南日报市州头条
- 大通湖区北洲子镇:“订单芥菜”让冬闲田变致富田
- 大通湖区河坝镇发展“一亩多产、一棚多用”生产模式
便民提醒
- 乾元宫社区多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 文昌阁社区大力整治学门口农贸市场经营环境%
- 人民路社区美食巷顶棚整改引领营商新风尚%
- 文昌阁社区完成西门巷提质改造%
- 贺家桥社区政策宣讲助力企业发展%
- 乾元宫社区完成桥北市场改造工程%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