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频道

>

娱乐天地

>

正文
湖南首部法院题材电影开机!导演韩万峰:“三湘四水”是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湖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4-08-27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辛菱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朵朵 雷鸿涛

8月25日,电影《水上法庭》在安化县开机拍摄。这将成为湖南省首部法院题材的电影。

《水上法庭》开机拍摄现场。

《水上法庭》的导演韩万峰,是电影《那人那山那狗》的文学编辑,导演过《我们的嗓嘎》《尔玛的婚礼》等作品,曾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影片、全国及省电影“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夏衍文学优秀剧本奖等国内外电影节30余项荣誉。

作为潇湘电影集团的导演,韩万峰的作品大多创作于湖南。“‘三湘四水’是电影人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韩万峰说,湖南给他输送了大量的题材,给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将湖南首部法院题材电影拍成精品

《水上法庭》的创作,源于发生在安化县的一个真实故事。

安化县柘溪水库沿岸8个乡镇地域广阔、山岭水域交错,人们出行不便。

为满足库区沿岸17万多人的司法需求,2017年,安化县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水上审判庭,负责审判库区沿岸8个乡镇的各类案件和全县部分具有普法教育意义的环境资源类案件,被当地群众称为“水上法庭”。

“老百姓不容易出来,法院就上门服务。这无意中成就了益阳乃至湖南法院系统的一个特色。”韩万峰说。

韩万峰(中)和《水上法庭》主创团队在商量拍摄事宜。

韩万峰向记者讲述了在安化采风中听到的真实故事。

2000年,安化县人民法院平口法庭的法官背着国徽坐船去巡回审判。他们外出一待就是一星期,没地方住,就带着被子睡在船舱里;交通不发达,就踩着山路去走访当事人;有时候,好几天都洗不了澡。家门口打官司,方便了老百姓,奔波的人变成了法官。

“水上法庭,通过一叶扁舟将公平正义送到千家万户。”韩万峰说,电影《水上法庭》将聚焦一个基层法庭的庭长,讲述他多年来在库区守护公平正义的感人事迹。电影还将展示安化厚重的黑茶文化和四季美景。

“湖南的法官有很多感人故事。作为电影人,我们力求将《水上法庭》打造成精品。”韩万峰说。

希望全国电影人来拍“三湘四水”

韩万峰的创作生涯,和“三湘四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韩万峰是河南洛阳人,1996年进入潇湘电影制片厂,当时做文学编辑,参与创作的第一部剧本就是《那山那人那狗》。该片一举获得第19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早期,我就被神秘、翠绿、烟雾缭绕的湘西感动了。《那山那人那狗》之所以拍得那么好,有一点就是湘西的景色在电影中呈现出来了,那是很质朴的美。”他说。

为了拍摄《水上法庭》,去年以来,韩万峰先后8次来到安化采风。谈及对安化的印象,韩万峰不乏溢美之词:“安化山清水秀,是电影人的福地,很适合拍电影,各种层次的景色和场景都能找得到。”

“‘三湘四水’,故事源源不断。水,是我们电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这次的《水上法庭》,与资江有关。我们还计划去衡阳拍一部关于老人题材的家庭情感电影,与湘江有关。”韩万峰表示,“三湘四水”是电影人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不仅他喜欢拍,也希望更多的电影人来拍,用电影讲好湖南故事。

【新闻多一点】

韩万峰:10年拍了4部湖南少数民族电影

在韩万峰28年的电影生涯里,《水上法庭》是他第一次尝试法院题材,而少数民族题材则是他擅长的领域。

韩万峰坦言,他常常有一种文化危机感。因此,他通过故事片、艺术化的形式保护和传承优秀少数民族文化。

截至目前,他花了16年拍摄了13部少数民族电影。其中,他花了近10年时间在湖南拍摄了土家族、苗族、侗族和瑶族四大少数民族的电影。包括关注土家族原生态的电影《梯玛和他的儿子》;注重靖州苗族歌鼟传承与保护的《锹里奏鸣曲》;关于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我们的嗓嘎》;聚焦邵阳隆回花瑶族现代生存状态的《父母的城市生活》。

目前,13部少数民族电影收获了各大电影节的入围提名18个、国内外重要奖项12个,其中许多作品走出国门。

“少数民族文化在经济大发展中有可能会流失。我们把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搬上荧幕,用电影把它抢救和保护了下来。”韩万峰表示,未来他还会继续拍摄民族题材的电影。

(原载《湖南日报》2024年8月26日03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区县新闻

便民提醒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