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频道

>

文学作品

>

正文
“他喜欢跟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 ——周萼梅忆周立波创作二三事
发布时间:2024-04-12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辛菱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雷鸿涛 张佳伟 通讯员 潘琼

“挖土、凼肥、插秧,他喜欢跟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阳春一日,益阳市赫山区一栋老式居民楼里,97岁的退休干部周萼梅向记者讲述堂哥周立波创作的故事时,精神抖擞,依稀可见当年的意气风发。

周萼梅。

人民作家周立波系益阳人,《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等作品经久流传。《山乡巨变》的创作原型地——益阳高新区谢林港镇清溪村,正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文学样本。

周萼梅第一次与周立波见面,是在1954年的冬天。彼时,周萼梅在益阳县互助合作委员会工作。

“那天,我正在桃花仑乡开展合作互助工作。益阳市委办公室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要我赶快回去。”周萼梅心里嘀咕,急什么咯,我这边正忙,离不开。

“一到市委机关会议室,只见里面围满了人。时任益阳市委书记张麟珍指着一个戴眼镜、穿布鞋的陌生人问我:‘老周,你认识他吗?’”周萼梅端详了一下对方,说不认识。

陌生人主动迎了上来,动情地说:“我就是周凤翔(周立波本名周绍仪,字凤翔)啦。”

周萼梅这才想起来,赶紧说:“晓得了,晓得了。我比你小20岁,怎么认得你咯。”

就这样,两人握手认识了。

当天晚上,市里给周立波安排了宾馆。他没有去住宾馆,而是来到堂弟周萼梅家吃饭,并彻夜长谈住了下来。

1955年,周立波回到益阳安家落户,在当时的桃花仑乡深入生活。

“市里领导关心他,派一个人跟着他,照顾他。周立波要我去反映,他不能脱离群众,不要这种特殊照顾。只有同农民群众劳动生活在一块,才能真正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周萼梅说,他跟领导反映了两次后,才把照顾周立波的同志撤回去。

“周立波在农村不停地学习,不停地观察,不停地了解。”周萼梅说,为了创作,他住到村民邓益亭家。

“邓益亭就是《山乡巨变》中人物‘亭面胡’的原型。”周萼梅回忆,他陪周立波去邓益亭家,老百姓开玩笑讲:“你是周部长,大干部呢。”

周立波接过话茬说:“我不是大干部,我向你们学习呢。”

之后的日子里,周立波去地里挖土,下田插秧。劳动的时候,他和乡亲们一样,腰间系一条浅蓝色毛巾,扎脚勒手,汗流浃背。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立波胡子”。

周立波创作时,会随身带一个小本子。“他劳动的时候不写东西,也不当着老百姓的面写东西。每次都是忙完后简单写一下,就几句话。”周萼梅说,他有时是上午专心创作,有时是一个通宵写作。有几次清晨,他看到周立波的房间亮着灯,正写得入神,他就没有过去打扰了。

“‘立波胡子’的文章,土话比较多,写得活灵活现。”周萼梅说,以“亭面胡”为例,虽然喝酒后有点“迷糊”,但这个人不是真迷糊。“亭面胡”耕田是一把好手,养牛技术在村里也是一流的。书中这个人物,就是现实中邓益亭的真实写照。

1957年11月,周立波创作小说《山那边人家》。这次创作,周萼梅全程参与。

小说写的是湖南农村一对青年男女的婚礼。小说从人们踏着山边月映出来的树影去参加婚礼写起,然后写新房、婚礼,一直写到人们的告辞。

周萼梅。

“当时有一户村民结婚,我们一共去了两趟婚礼现场。”周萼梅对记者说,白天一趟,晚上一趟。

“周立波去了老乡家里后,跟村民交流,还去了新娘房间观察。”周萼梅说,那天自己很疲劳,晚上本来不打算再去,但周立波坚持晚上再去一趟。“他说要认真细致地深入观察,笔杆子里写出来的东西,不能胡编乱造啦。他必须把原始的东西、原生态的东西,记下来。”周萼梅说。

看了这篇小说后,周萼梅感叹,周立波写的是农民的生活,用的也是农民的语言。“他就是人民的作家,为人民提供了精神食粮。”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区县新闻

便民提醒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