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这时,昼夜温差增大,可达10多度,人们也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
唐朝诗人颜粲曾在《白露为霜》中这样描写白露时节:“应钟鸣远寺,拥雁度三湘。气逼襦衣薄,寒侵宵梦长。”写出了进入白露节气后成群的大雁开始南迁准备过冬,初秋残留的暑气逐渐消散,薄薄的衣衫已抵挡不住秋日的凉意。
白额雁,属于雁形目鸭科雁属的鸟类,是国家二级保护鸟类,体长64厘米至80厘米,体重2-3.5千克,上体大多灰褐色,下体白色,杂有黑色块斑。它们外形最大的特点从上嘴基部至额有一宽阔白斑,也是其名字的由来。有扁平的喙,边缘锯齿状,有助于过滤食物。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觅食多在白天,有迁徙的习性,迁飞距离也较远。
白额雁善于在地上行走和奔跑。 龚军 摄
在陆地上行走自如的水鸟。白额雁虽然栖息环境总是和水域相联系,如晚上多在水中栖息过夜,但白天它们似乎更喜欢陆地,多数时间都成群结队在陆地上或是觅食或是休息。因其腿位于身体的中心支点,所以它们善于在地上行走和奔跑,速度甚快,起飞和下降亦很灵活。其在陆地的时间通常较在水中的时间长,有时仅仅是为了喝水才到水中。作为水鸟,它们亦善游泳,特别是在水中遇到紧急状况时,常在水里向四处游开,或潜入水中,仅将头露出水面,行动极为谨慎小心。其迁飞时常单列飞行,边飞边叫,叫声甚高。
白额雁上嘴基部至额有宽阔白斑。 李剑志 摄
与小白额雁的区别。小白额雁远远看上去像是缩小版的白额雁,其体形较白额雁小,体色较深,嘴、脚亦较白额雁短。与白额雁一样,小白额雁的额部也有一块白斑,虽然其身形较小,但其白斑却较白额雁大,一直延伸到两眼之间的头顶部,不像白额雁仅及嘴基.另外小白额雁眼周卫金黄色,而白额雁不为金黄色,这些差异足以将它们区分开来。
白额雁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龚军 摄
白额雁或许是“精卫鸟”的原型。有人认为《山海经》中讲述的精卫填海的“精卫鸟”原型是白额雁。《山海经》中对精卫的描述是: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这个描述与白额雁的相貌非常相似:白额雁的背部、颈、尾处的羽毛棕黑,与“乌”的羽色相近,它们的嘴基与前额都有白色的横纹,脚蹼也呈淡红色。另外,白额雁是在西伯利亚北部繁殖,每年迁徙至我国长江下游一带越冬,神话故事中精卫鸟所填的东海(是指山西、河北东面的渤海)一带正是它们的必经之地。
策划:杨军 赵永贵 文案:龚军 刘芬
图片提供:益阳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益阳市政府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举行工作会谈 熊炜杨刚出席
- 陈竞主持召开2025年一季度大气污染防治党政联席会议
- 陈竞: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益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陈竞:持之以恒推动城市文明建设走深走实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区县新闻
- 赫山区:智慧育秧省时7至10天 种子变秧最快20天,存活率达98%|湖南日报
- 沅江市:500亩冬桃花迎风绽放,“春赏花、秋摘果”模式助农增收
- 市场需求同比增长20%,“洞庭虫草”沅江芦笋采摘忙
- 沅江腐乳一年卖出六千万元,带动上千人就近就业|湖南日报市州头条
- “米顺”怎么让米来得更顺?引进高速育秧流水线日产16000育秧盘助春耕
- “万家丰”春耕添“助手”,500台植保无人机帮防治
便民提醒
- 采摘明前茶%
- 桃江这片黄桃基地,花开惊艳众人,果熟装满钱袋%
- 种菊寄相思,南县解锁绿色祭祀新方式%
- 新市渡镇900亩生态茶园开园,茶农采摘明前第一抹“绿”%
- 春日花海+西游奇缘+桃林音乐会,大通湖区北洲子镇农文旅融合催生“花经济”%
- 赫山:河道治理施工忙%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