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频道

>

典型报道

>

正文
“多”与“少”里看文明——夜探益阳高新区清溪村乡风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22-07-29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宋姗姗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邢玲

  7月27日18时45分许,暮色渐沉,益阳籍著名作家周立波出生地、《山乡巨变》创作背景地——益阳高新区谢林港镇清溪村,千百盏灯光次第亮起。其中最惹眼的,要数那几间书屋,它们如雨后初晴,明艳温暖,让人升腾起一缕缕剪不断的乡愁。

夏浩钧和妹妹在立波清溪书屋看书。邢玲 摄.jpg

夏浩钧和妹妹在立波清溪书屋看书。邢玲 摄

  记者走进立波书屋,周立波先生的作品摆满书柜,两张小圆桌旁坐满了爱书之人。“有本村的学生,也有这个点了还舍不得回城的游客。”书屋主人卜小青介绍。

  “你们知道周立波吗?”记者与他们攀谈起来。

  “当然知道。他是我们村走出去的大作家,他的小说《山乡巨变》写的就是我们村。”初中生卜玉曦言语中不无自豪。

  “书屋多,是我们村的一大特色。”清溪村党总支部委员邓旭东介绍,清溪村正打造中国文学村庄,提升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已有立波书屋、王蒙书屋、艾青书屋、迟子建书屋、张炜书屋、阿来书屋、梁晓声书屋、贾平凹书屋、人民文学出版社书屋、作家出版社书屋等10家书屋相继开放,后续还将建设更多的书屋。

清溪村委举办的“传承立波品格 争做文明村民”演讲比赛现场。邓旭东 摄.jpg

清溪村委举办的“传承立波品格 争做文明村民”演讲比赛现场。邓旭东 摄

  从立波书屋出来,记者沿着百亩荷塘栈道信步,不远处传来音乐声,定睛一看,20多名村民正在跳广场舞。“这是我们村里又一‘多’——广场舞队伍多。”邓旭东笑道。上世纪50年代,周立波拿出稿费帮清溪村建广播站、成立文艺宣传队,提升文明乡风。这些年,村里成立3支文艺队,吸引100多名村妇参加。

微信截图_20220729085311.jpg

清溪村广场舞队员在荷塘中央起舞。(资料图片)邓旭东 摄

  “村里人平常除了跳舞、看书,还干些什么?”记者在荷塘边遇上正散步的72岁谌菊英老人。

  “听课!巡逻!”谌菊英回答干脆。

  “她还在巡逻时救过一名游客呢。”邓旭东说。7月2日,谌菊英巡逻时,发现一位独自出行的老年游客突然栽倒在清溪渠景观石旁头破血流。谌菊英立即大声呼救。另一位巡逻的老党员邓春生循声赶来,与谌菊英一道联系车辆送医并报派出所。这位76岁的游客得到及时救治。

  “这就是我们村的另一‘多’——文明志愿者多。”清溪村党总支书记贺志昂说。村里建起村民小组长、党员志愿者、热心群众参与的3个网格群,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今年来已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20余件。

  “谌娭毑说的听课又是什么呢?”记者问。

  谢林港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欧阳鹏说:“清溪村依托清溪讲堂、人民广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开展专家学者讲理论、领导干部讲政策、文艺行家讲文化、专业人士讲法治、道德模范讲道德、群众百姓讲故事‘六讲’活动,提升乡风文明。”

谢林港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在“清溪讲堂”为村民授课。.jpg

谢林港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在“清溪讲堂”为村民授课。

  在村里一圈转下来,已是21时许。临别时,记者说:“刚刚看的、聊的都是‘多’,其实我发现村里有一‘少’——好像没在村里看到棋牌室。”

  “有一家,供六七十岁的老人白天玩玩扑克。”贺志昂笑道,“还有一‘少’,我们村里丧事从简,不摆花圈不放鞭炮;喜事不办或少办,要办也控制在10桌以内,不搭拱门不设舞台。”

  “多”与“少”里,清溪村文明新风拂面而来。

  (原载《湖南日报》2022年7月29日12版)

益阳要闻

区县新闻

便民提醒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