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通讯员 胡卫红 徐念强 邓宇婷
在桃江县灰山港镇,35岁的返乡青年贺顺通过科技创新构建“秸秆-粪污-有机肥”全产业链,不仅破解了当地秸秆与畜禽粪污的处理难题,更探索出了一条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新路径。
益阳市富立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外景。胡卫红 摄
7月16日上午,灰山港镇早稻田里热浪翻滚。益阳市富立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贺顺正在安排收割机收割早稻。轰鸣声中,金黄的秸秆瞬间被撕裂成细屑,均匀覆盖在田里,如同铺开一条条“绿色碎毯”。不远处,旋耕机正将这些碎屑深埋进泥土,空气中弥散开泥土与腐熟菌剂混合的微酸气息。
“我们的有机肥每吨能卖1000元。秸秆不是负担,而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贺顺介绍。
灰山港镇是桃江蛋鸡养殖核心区,曾经深陷“秸秆围城”与粪污之困——年超3万吨秸秆与年均2万余吨鸡粪、猪粪等畜禽粪污无处安放,偷排河道、焚烧秸秆事件频发。2018年,贺顺放弃城市工作返乡,面对父亲艰难维持的有机肥厂与家乡困境,决心破局。
技术突破是关键。在省农科院支持下,贺顺创新采用“3:7秸秆--粪污配比”工艺,通过高温菌种复配使发酵温度稳定在60℃左右。“秸秆是天然的‘水分调节剂’,含水率70%的高湿畜禽粪污与干燥秸秆混合后,水分降至50%左右,完美契合高温好氧发酵所需。”贺顺说。目前,该技术已获2项国家专利,有机肥产品达到国家标准。
贺顺在测量发酵车间堆肥的发酵温度。胡卫红 摄
走进公司的发酵车间,翻抛机如巨兽般扬起深褐色的堆肥,空气中是肥料的微酸味。秸秆碎片与畜禽粪污、菌剂等混合,历经30天高温发酵与60天陈腐,最终蜕变为优质有机肥。这里如同高效的“消化道”,年“吞”秸秆1万吨、畜禽粪污3万吨,产出有机肥3万多吨。
当地种粮大户高朋飞介绍,通过“低茬收割+分级销售”,每亩秸秆可增收450元,再用这笔钱购买有机肥反哺土壤,形成完整闭环。
在灰山港镇,每一根秸秆都找到了价值出口:秸秆饲料化—无霉变干草直供养牛场,每吨能卖500元;秸秆肥料化—霉变秸秆经破碎后进入贺顺的工厂,成为畜禽粪污的“吸附骨架”;秸秆燃料化—碎草压块运往生物质电厂发电。
为助推秸秆的综合利用,桃江县政府实施“双20元”补贴政策,也就是收集主体20元/吨离田补贴,利用企业20元/吨生产补贴。既降低了回收成本,又提高了覆盖秸秆收储合作社、秸秆利用企业的积极性,健全了回收网络。
据专业机构测算,每转化1吨农业废弃物,相当于夺回大气中0.027吨二氧化碳。富立来生物科技公司年处理秸秆畜禽粪污4万余吨,相当于减排1080吨二氧化碳。不仅如此,这里连施两年有机肥的农田有机质含量从1.2%提升至2.2%,土壤板结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熊炜: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强调 全力以赴打好蓝天保卫战翻身仗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一次全体会议
- 熊炜调研省运会场馆建设工作
- 益阳市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十大专项行动真金白银提振消费
- 陈竞:以归零心态奋进姿态 持续推进城市文明建设
区县新闻
- 从“秸秆围城”到“点草成金”,桃江县灰山港镇每年3万吨的秸秆去了哪?
- 一枚蛋孵出十亿元产业集群,看赫山区蛋鸭产业如何加速崛起
- 安化打响治蝗攻坚战,守护104万亩竹林
- 安化羊角塘镇早稻亩产突破450公斤,农业机械化率达95%
- 大通湖区:“人巡+技巡”守护耕地,连续四年实现耕地保护面积净增加
- 赫山区建有80多个粮食烘干厂 日均可烘稻谷6000吨|湖南日报
便民提醒
- 做饭哪村强?大通湖区举办首届村厨大赛,45位村厨同台竞技%
- 竹影里的异乡人:当桃江村民送来茄子辣椒之后……%
- 大通湖区金盆镇:屠宰场关闭,猪肉市场照样稳%
- 非遗茶香润童心,洞马村暑期课堂点燃文化传承之火%
- 赫山区:种稂大户早稻获丰产%
- 开展宣传、组织巡查、变废为宝,桃江桃花江镇多举措守护蓝天碧水%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