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湖区加紧投放蟹苗,“水草+大闸蟹”年产值2.3亿元|湖南日报要闻头条
发布时间:2024-03-05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龚伟
湖南日报3月4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玉菡 通讯员 刘钊作 谌娟)今天,益阳市大通湖区北洲子镇勇文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养殖基地,工人正在蟹塘边忙着拆包装袋,投放蟹苗。
“蟹苗是在上海崇明岛采购的‘长江2号’品种,今天共投放600多公斤,估计长成后每只公蟹能达到7两左右、每只母蟹能达到5两左右,年产量可达1.6万公斤,收入将超过240万元。”今年是合作社养殖大闸蟹的第五年,基地负责人段勇对今年的收成信心满满。
3月天气回暖,蟹农开始投放蟹苗,采购品种多为“江海21号”“长江2号”等。往年都采用干运方式,今年湖南洞庭禛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年前用水运方式,从崇明岛进购一批蟹苗,蟹苗入塘存活率明显高很多。据了解,大通湖区目前已完成1.2万亩蟹塘投苗,预计3月底前将完成全区2.1万亩蟹塘投苗。
1972年,大通湖在全省率先试水人工养殖大闸蟹,2000年从上海崇明岛引进蟹苗后,拉开大规模养殖大闸蟹的序幕。此后,凭借黄满膏腴、肉质劲道特点,大通湖大闸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跻身“中国十大名蟹”,出口欧盟、新加坡、菲律宾、阿联酋等地。近年来,当地创新“水草+螃蟹”生态养殖模式,大闸蟹品质更好,口感更鲜美。2023年,“水草+大闸蟹”养殖规模达1.6万亩,年产量1000吨,总产值2.3亿元。
(原载《湖南日报》2024年-3-5日07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市政府与中铁十八局举行工作会谈 熊炜闫广天出席
- 熊炜:冲刺四季度 决胜全年度 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 高质量发展带来高品质生活 益阳市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湖南日报要闻头条
- 非凡“十四五”|因地制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益阳谱写“产业强市”新篇章
- 熊炜主持召开市政府2025年第18次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高质量充分就业等工作
- 熊炜:努力把营商环境打造成益阳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区县新闻
- “丰”景藏在科技里!南县推广“四防一增”等技术助力一稻双收节本增效
- 安化油茶采收新景:天上运,地上采,无人机搭起“空中运输线”
- 烟溪酒糟鱼“游”出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产品销售额突破800万元
- 利用率超95%!看安化秸秆的 “逆袭之路”
- 桃江:“空闲棚”变“多产棚”,赚个“棚”满钵满
- 大通湖区生环委办:堵疏结合,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湖南日报
便民提醒
- 老有所为,幼有反哺,柞树村找到了乡村治理的“幸福密码”%
- 资阳区省级万亩示范片晚稻收割忙%
- 南县乌嘴乡又东村莲藕丰收了!|湖南日报图片新闻%
- 400余跑者用脚步证明:秋天的雨,拦不住桃江沾溪的活力全开%
- 桃江暖心一幕:父亲从医院赶回,儿子从外地归来,只为松木塘镇3000多人第二天有水喝%
- 赫山区八字哨镇“志愿红”守护“天空蓝”,党建引领秸秆禁烧见实效%
益阳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