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2023年大通湖区文旅融合发展大会暨金秋品蟹节上,蟹肥味美,活动精彩,食客、跑友云集——
大通湖大闸蟹为何畅行四方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玉菡 通讯员 刘钊作
时至深秋,膏肥黄满,正是吃蟹好时节。
11月4日至5日,益阳市大通湖区委、区管委会广邀天下客,相聚2023年大通湖区文旅融合发展大会暨金秋品蟹节,奔赴一场美味的浪漫之旅。
开幕式上的无人机表演。
因为这份秋天的美味,相聚了十二载
最能展示大通湖区人民的热情,非“金秋品蟹节”不可。
因为大闸蟹这份秋天的美味,大通湖区已举办12届“金秋品蟹节”。
今年还与大通湖区文旅融合发展大会相结合,活动丰富多元。
这里有好看的——大闸蟹产业园、水生植物产业示范园等,折射着大通湖水环境治理成效;无人机表演秀,演绎了大通湖区的前世今生;情景剧《大湖有蟹》构思巧妙,道尽大湖之变;大湖音乐节,域乐团、叮叮女子乐团、蔚然少年乐队等国内潮流乐队与游客燃情摇摆。
这里有好吃的——金秋品蟹宴上,清蒸蟹、口味蟹、蟹壳粉丝、蟹黄丸子、椒盐蟹脚、蟹黄玉米烙、湘蟹水晶膏、蟹黄饺子、蟹黄豆腐南瓜羹,道道精致,令人垂涎。
这里有好玩的——2023年“走红军走过的路”徒步穿越系列活动(大通湖站)暨大通湖半程马拉松赛延续“蟹马”传统,跑友尽情奔跑的同时,还能分享美味大闸蟹;湖畔美陈展为游客提供网红打卡地,湿地露营趴野趣盎然……
大通湖音乐节。
香港全港各区工商联名誉会长曹力农感慨大会活动精彩,更为大通湖大闸蟹点赞。“大闸蟹产业发展带来多产业融合,是真正的富民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动力。”曹力农表示,他将利用自身的优势,助推大通湖大闸蟹深入粤港澳大湾区,提升品牌知名度。
大通湖大闸蟹缘何越来越“红”
大通湖区河坝镇沙堡洲村养殖户袁征兵说:“今年,我家五两以上的大闸蟹每只卖到228元,供不应求。”
大通湖大闸蟹协会秘书长周长明介绍,大通湖出口新加坡、菲律宾、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出口检验检疫全部合格。
半程马拉松。
活动期间,长沙、益阳的数百名客人因“蟹”而来,还有来自波兰的友人马丁等近千名跑友专程来参加“蟹马”。
大通湖大闸蟹为何这么受欢迎?
有人说,因为大通湖大闸蟹有底蕴——
1972年,大通湖在全省率先试水人工养殖大闸蟹,2000年从上海崇明岛引进蟹苗后,更是拉开大规模养殖大闸蟹的序幕。此后,凭借黄满膏腴、肉质劲道的特点,大通湖大闸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跻身“中国十大名蟹”,出口欧盟、新加坡、菲律宾、阿联酋等地。
大通湖大闸蟹。
也有人说,因为大通湖大闸蟹敢革新——
2015年,在围网养殖、过度投肥等因素影响下,大通湖总磷、总氮超标,水质一度恶化为劣Ⅴ类。为治水,大通湖遍种水草,让“水下荒漠”蝶变为“水下森林”。聪明的大通湖人随即发现,水草能治水,也能养蟹。当地创新“水草+螃蟹”生态养殖模式,大闸蟹品质更生态,口感更鲜美。今年,“水草+大闸蟹”养殖规模达1.6万亩,预计年产量2000吨。
让大通湖大闸蟹“走”得更远
本次大会,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少军等专家学者,为大通湖大闸蟹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
“水产品是万亿产业,发展大闸蟹产业大有前途。益阳渔业综合在全省排名第二,更有天然的优势。”刘少军说,如何在市场上实现更大突破,关键要抓种业,开展良种良养,走一条特色的发展道路。
产业发展论坛。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成辉认为,大闸蟹育苗市场乱象不少,需建立育(大学、研究所等育种单位)、繁(公司、合作社等苗种繁育单位)、推(推广站、服务站等技术推广机构)一体化种源联盟。
长江水域生态保护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海洋大学原校长潘迎捷教授指出,发展大通湖大闸蟹产业,要把握消费升级、品牌化、数字化三个产业发展趋势,构建“品种、品质、品牌”三品生态、“绿色田园、绿色技术、绿色产品”三绿生态,以及“高端精致消费、中端体验消费、低端幸福消费”三端生态。
中国水产学会渔业历史与文化副主任委员、上海海洋大学博物馆馆长、副研究员宁波建议,积极打造专属于大通湖大闸蟹的区域文化,对接长沙城市圈,拓展广泛的年轻消费群体。(图片由湖南日报社文旅集团提供)
(原载《湖南日报》2023-11-6日07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 熊炜主持召开2025年三季度大气污染防治党政联席会议
- 熊炜督导检查国庆假期前安全生产工作
- 做大做优特色产业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调研组在益阳调研|湖南日报
- 2025年“益阳企业家日”“银城会客厅”政企座谈会召开 熊炜讲话 刘泽友胡立安出席
- 熊炜:全力以赴把零基预算改革抓实抓好、推向深入
区县新闻
- 五连冠!南县稻虾米再夺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金奖,品牌价值329亿元领跑南方大米
- 饲料化、能源化、肥料化多途径协同发力,大通湖区金盆镇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5%
- 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大通湖区芸洲子村产业资金助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 又添一张“金名片”,安化腊肉获评知名商标品牌
- 桃江举办“村K” 大赛决赛,24名民间歌手亮嗓
- 安化农家书屋让学生乐享“书香假期”|湖南日报
便民提醒
- 益阳:晚稻长势喜人%
- 桃江县高桥镇168次全民清扫,人居环境“美颜”进度条到哪了?%
- 赫山区谢林港镇滨河农民集中安置房拔地而起%
- 放学路上遇火灾,安化2名小学生教科书式应对%
- 既讲政策又分析产业发展,沅江阳雀洪村第一书记上党课干货满满%
- 一键启机,千亩良田“喝上”及时水!赫山区八字哨镇电力改造获赞%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