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佳伟 通讯员 刘亮
“冰冻天又来了,今年的春耕生产只怕够呛呢。”
“只管放心!我们准备得很充分,一切都在掌握中。”
2月21日,望着会议室外放肆蹦跶的冰粒子,益阳市资阳区新桥河镇廖河村种粮大户李志强有些担忧。资阳区水稻“十代”全程服务联合社负责人姚清明却胸有成竹。
他告诉参会的社员和种粮大户,联合社已对接生产厂家,储备肥料2300吨、农药100吨、秧盘2万个、地膜20吨;2000多台农机也加班加点全部保养完毕。2月17日,正月初八,联合社就全员上岗,为种粮户配发农资,给秧田放水以备翻耕。听到这些,种粮大户郭建虎往椅背上一靠,说:“那我今年又可以当‘甩手掌柜’了。”
郭建虎前几年就在李昌港村和亮河村种植双季稻约500亩,虽然赚了点钱,但很累,什么事都要自己操心。2020年6月,资阳区组织引导辖区数家农业生产合作社,创办资阳区水稻“十代”全程服务联合社,与省级示范联合体开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郭建虎知道后,将自己承包的500亩稻田上起“全托班”。“把田交给他们管,他们代选种育秧、代机械翻耕、代机械抛插、代测土配方施肥、代病虫害统防统治、代机械收割、代稻谷烘干、代稻谷仓储、代大米加工、代大米或稻谷销售。一句话,从一粒种子到变成大米销售,他们全包了。”郭建虎笑着说,“没想到种田还可以这么轻松。”刨去成本,郭建虎的双季稻每亩获利500多元,比以前的种田模式利润提高20%。今年,郭建虎打算再扩大50亩双季稻种植面积。
会议一开,大家心里有了底。姚清明还带着他们到智能育秧工厂看看,让大家更放心。“3月上旬是育秧的关键期,工厂智能温控可以度过新一轮寒潮。现在联合社共有20条智能化生产线,5天时间可完成2万亩大田秧苗的培育。”姚清明说,“我们提供代选种育秧服务,在技术操作上有专人负责、统一管理,有利于种子消毒、催芽等关键技术的落实。每亩秧田可节约用工1至3个,节省成本150至300元,每亩大田可节省育秧成本15至20元。”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联合社所有农机全部作业,一天可以翻耕5000亩,机抛(插)6000亩,收割稻谷5000亩,烘干稻谷6000吨。“代机械翻耕,以机耕服务低于市场价每亩15元,为农户提供机械翻耕;代机械抛插,利用高速插秧机、抛秧机,抛插效率比人工抛秧提高10倍以上,每季可缩短抛插时间4天左右,可促进水稻早活蔸、早分蘖,降低早稻秧龄过长和晚稻受寒露危害造成减产的风险。姚清明一项一项列举“十代”服务的优势,总结起来就是9个字:降成本、提效率、增效益。
资阳区水稻生产“十代”全程服务,不仅在本地受欢迎,常德汉寿,长沙宁乡、望城等地的种粮大户也很青睐。汉寿县的种粮大户何新军在军山铺镇种植水稻1000亩,通过朋友介绍,选择资阳区的水稻生产“十代”全程服务。何新军告诉记者:“用工成本降低了,效率也大大提高,今年打算扩大到1500亩。”
2023年,该联合社服务的种粮户达5万户,覆盖35万亩稻田。姚清明初步统计了一下,今年“十代”全程服务面积有望突破40万亩。
(原载《湖南日报》2024年2月22日05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 熊炜主持召开2025年三季度大气污染防治党政联席会议
- 熊炜督导检查国庆假期前安全生产工作
- 做大做优特色产业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调研组在益阳调研|湖南日报
- 2025年“益阳企业家日”“银城会客厅”政企座谈会召开 熊炜讲话 刘泽友胡立安出席
- 熊炜:全力以赴把零基预算改革抓实抓好、推向深入
区县新闻
- 五连冠!南县稻虾米再夺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金奖,品牌价值329亿元领跑南方大米
- 饲料化、能源化、肥料化多途径协同发力,大通湖区金盆镇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5%
- 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大通湖区芸洲子村产业资金助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 又添一张“金名片”,安化腊肉获评知名商标品牌
- 桃江举办“村K” 大赛决赛,24名民间歌手亮嗓
- 安化农家书屋让学生乐享“书香假期”|湖南日报
便民提醒
- 益阳:晚稻长势喜人%
- 桃江县高桥镇168次全民清扫,人居环境“美颜”进度条到哪了?%
- 赫山区谢林港镇滨河农民集中安置房拔地而起%
- 放学路上遇火灾,安化2名小学生教科书式应对%
- 既讲政策又分析产业发展,沅江阳雀洪村第一书记上党课干货满满%
- 一键启机,千亩良田“喝上”及时水!赫山区八字哨镇电力改造获赞%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