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频道

>

一线动态

>

正文
“织造”变“智造”,经济效益好!沅江市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见效
发布时间:2025-06-19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辛菱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通讯员 黄拥军 龚璇

617日,走进沅江高新区服装产业园,只见智能吊挂系统在车间上空穿梭,电子显示屏实时跳动着生产数据,工人们专注地操作着数字化设备。在沅江市,曾经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纺织服装产业,如今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汗水经济”到“智慧工厂”

在家辉服饰的生产车间,50岁的缝纫工陈建文正熟练操作智能吊挂系统。5年前,他因腿脚不便,在传统生产线上步履维艰,每月工资仅2000余元,还常因返工扣款而苦恼。如今,得益于智慧工厂,他已成为车间里的“效率标兵”,月收入突破5000元。

“以前一天跑几十趟搬物料,现在系统自动配送,效率提高30%,次品率从5%降到2%。”陈建文笑着说。2023年,家辉服饰投入智能吊挂系统后,不仅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次品率5%降低到2%中高端订单占比也从30%增至40%2025年一季度公司订单同比增长14.8%,新订单已排至9月。

生产车间。董琼香 摄

同样受益的还有湖南新马制衣有限公司。自2019年起,该公司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升级智能裁床、自动缝纫等设备,生产效益提升15%,员工收入增长20%。车缝工丁美蓉“现在品质更稳定,工资更高,公司还足额缴纳社保,干得更有劲!”2025年一季度,新马制衣实现产值6224.91万元,订单已排至9月。

产业回暖,税收增长超40%

沅江市纺织服装产业的蜕变,不仅体现在企业车间里,更反映在经济数据上。

2023年,全市纺织服装产业税收1982万元,2024年增至2842万元,涨幅超40%。”沅江高新区负责人介绍。目前,园区已有8家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2025年一季度园区服装产业税收完成946万元,预计今年税收超过3100万元。

订单的增长带动了用工需求。家辉服饰员工总数较去年同期增加21人,新马制衣仍在招聘50名熟练车位工人。更可喜的是,智能化并未减少就业机会,而是推动工人从“体力型”向“技术型”转变。

在新马制衣工作11年的蔡伟,原本是一名普通车位工,经过培训后晋升为小组长,工资增长30%。“以前拼体力,现在拼技术,职业发展空间更大了。”蔡伟说。

产业升级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强力支撑。近年来,沅江市先后出台《关心关爱企业家二十条》《支持工业经济发展“二十条”》,方面为企业保驾护航。

沅江高新区经济合作局副局长李林表示,下一步将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力争到2026年建成全省智能纺织服装产业示范基地。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区县新闻

便民提醒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