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频道

>

一线动态

>

正文
救助工作精准办、温暖办、智慧办 ——益阳市资阳区织密兜牢困难群众关爱保障网的3个故事@湖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4-08-14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辛菱  

湖南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崔贝勒

救助工作“精准办”“温暖办”“智慧办”,让民生实事更可感、更可及、更有力。近年来,益阳市资阳区通过打造社会救助智能监管系统与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不断从精准、温暖、智慧救助三个“维度”织密兜牢困难群众关爱保障网。

益阳市资阳区委书记付振南介绍,借助两个平台,资阳区不仅实现社会救助业务全程电子化,还成功构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打造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村级互助点与养老服务站81处,让困难群众能得到及时、精准的关爱保障。

“精准办”,千余名65岁以上老人被照顾得“妥妥的”

84岁的甘长生老人坐在屋中藤椅上纳凉,身旁一只小猫睡眼惺忪。记者在资阳区新桥河镇杨林坳村采访时,见到了这样温馨的一幕。记者同时注意到,甘老家门上贴着的对联,分明有错别字,难不成买到了残次品?

原来,这副对联是甘老的老伴刘先英所题,错字背后还有一段温暖的故事。

两年前,资阳区投入1000余万元资金对特困供养机构进行改造,新桥河中心敬老院被改造成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其中新落成的乡镇社工站借助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精准识别乡镇1000余名65岁以上的老人,实现老年人健康、居家安全、定位等全程信息化管理,并为其提供上门关照服务。

甘长生夫妇就是在此时被“识别”并得到照顾的。工作人员湛伟红第一次上门拜访,就发现甘老左眼视力残疾却没有残疾证,熟悉政策的她立刻着手帮助甘老补办了证件。此后,每过两周,工作人员就会到甘老家中拜访,从清理垃圾、换灯泡,到买药、做健康检查,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

工作人员上门后,老伴刘先英不用再全天候照顾甘老,有了空闲时间,刘先英老人决定自学写字认字,弥补自己不识字的遗憾。

刘老从临摹开始学习写字,一笔一画,工整认真。老人年纪大了,有时临摹难免出错,但看到自己写出来的字,她开心到落泪:“多亏他们(工作人员)来帮忙,我才有机会开始写字!”

“温暖办”,适老化改造让“家”更安全更友好

家住资阳区人民路社区的曾腊梅今年80岁了,独居在家,生活很是不便。尽管老人仍能自理,但每一次如厕洗澡都充满风险,也牵动着曾老家人的心。

2022年以来,资阳区通过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的智能评估,完成了对619户高龄老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让家庭环境对老人更友好。

曾腊梅是受惠者之一。如今走进老人的家里,老龄设施随处可见,体感夜灯、智能烟感、老人马桶、床上防滚落扶手以及卫生间、厨房扶手等,让老人生活更加便利,也让家真正成为老人安全的归处。

“换鞋凳都给我准备好了,很舒服。”曾老向记者展示换鞋凳,笑得合不拢嘴。

为了解决家庭养老难题,资阳区在城区修建运营“益老食堂”和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在乡镇打造乡村互助点,真正方便了老年人的生活。

以曾腊梅老人居住的人民路社区为例,改造后吸引很多老人回迁。中午,老人们在“益老食堂”花费数元钱就能吃上一口热乎饭,跟几十年的老邻居拉拉家常。“生活的幸福感真是提升很多!”记者现场采访时,一位已有64年党龄的老党员感慨地说道。

“智慧办”,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来到资阳区人民路社区居民李令飞家里这天,她正系着围裙在家中忙前忙后。谈起近来的改变,李令飞直言“生活压力小了不少”。

三年前,李令飞的丈夫突然撒手人寰,女儿刚刚升入高中,加之老人两周一次的透析,生活的重担让她感到力不从心。

迫于无奈,李令飞在丈夫离开后申请了低保。“本以为要准备很多材料,跑很多的路,结果却统统不需要。”李令飞惊奇地发现,通过手机就能完成所有申请步骤。这得益于资阳区打造的社会救助智能监管系统。

2019年,资阳区民政局推出社会救助智能监管系统,救助申请等实现全程电子化,同时,还创新推出了电子低保凭证,困难群众可在区内一证通行,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截至2021年底,社会救助智能监管系统已成功覆盖资阳区的低保和特困群体,并在持续扩大服务范围。

今年6月,李令飞女儿参加高考,成功考上本科,欲申请助学贷款,只需要出示电子低保凭证即可。李令飞感叹:“这个系统太好用了,给我们一家节约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

(原载《湖南日报》2024年8月14日03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区县新闻

便民提醒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