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频道

>

一线动态

>

正文
湖南日报|南县:执文化振兴之笔 绘乡村振兴画卷
发布时间:2023-12-21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辛菱  

刘宇慧 田敏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是根和魂。如何以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增动力、展魅力?近年来,在益阳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南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阵地,以“文明乡风”为导向、以“惠民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文化振兴对乡村产业、人才、生态、组织振兴的重要推动作用,乡村振兴“高歌猛进”。

以文铸魂,文化乡村育品牌

“走,到洞庭湖吃白米饭去!”

南县中鱼口镇白吟浪村的地标上,这行字很是醒目。语句摘自益阳本土作家曹旦昇撰写的小说《白吟浪》。白吟浪村的名字,也由此得来。

南县通过“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建模式,把书籍送到群众“家门口”。图为南洲镇南山村农道书院外景。(南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那些零星的洲潴撒落在苍穹之下,就像浮在水面上的绿色珠宝,夏秋之际一片汪洋,水涸之时则青山拱翠,白吟浪的滩头伸得很远很远。晴和天气,秋风起时,潮起潮落,那一束束雪浪花联成一条条长线扑上滩来,就像一条条昂首奔腾的白龙。风云会集,龙吟龙唱、浪花飞溅,故名白吟浪。”曹旦昇用文字赋予“白吟浪”诗意,随着小说出版发行,《白吟浪》原型地育红村成为了网友们的线上打卡地,当地政府顺势而为,2021年将村庄正式更名为“白吟浪村”。

小说里,故事原型场景地多以疏河区域为主。现实中,村内遗留的疏河故道是南县最早开挖的水利工程,承载了洞庭人家的垦殖史、洞庭社会的变迁史。如何将这些资源发挥到最大效应?白吟浪村里规划挖掘洞庭垦殖文化,还原长篇小说《白吟浪》的经典场景,打造出一个既彰显湖区特色,又具有文旅价值的美丽乡村。

村党总支书记吴美珍介绍,近几年,村里对疏河进行生态修复改造,清理了疏河故道,建起了疏河文旅风光带,并以疏河为中心推进美丽屋场、美丽庭院、美丽乡村“三美”联创,改善生态与人居环境。与此同时,联动多方力量以艺术形式宣传《白吟浪》,开展“水乡白吟浪”“家乡白吟浪”等系列文化活动,在活跃和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推介湖乡文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让白吟浪村声名远扬,游客纷至沓来。村庄成为网红打卡点后,村里趁热打铁,创建“白吟浪”农产品品牌,探索农文旅融合产品的销售模式,帮助农民增收。“走,到洞庭湖吃白米饭去!”这句写在小说扉页中的话,如今还印在了村里国安米业的包装上,成为了南县稻虾米的广告词,助推南县生态米提质升级,走出南县、益阳、湖南,甚至中国市场。

以文化人,文明新风踏歌来

时值深冬,寒风凛冽,田野一片寂静。不过,南洲镇南山村农道书院内,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古朴雅致的空间内,陈列着一排排木质书架,海量书籍分门别类地摆放着,穿着厚棉袄的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看得津津有味,不时交流讨论,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这里环境好,书籍多,种类全,涉及科技、法律、文艺等各方面的内容。我几乎每天都来这儿‘充电’。”村民刘先生说,“现在村里主动阅读的人越来越多,来这里要早,晚了就不一定有座位了。”

南山村党总支书记赵志祥介绍,农道书院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主要承载南山村民俗文化展示、村民阅读、村民培训等公益文化活动。自2022年书院建成后,南山村两委通过“屋场会”“板凳夜话”等形式推广阅读,并发展了“听书”“讲书”“享书”等多种形式,引导村民多读书,村里敬学好学的氛围渐浓。在文化的浸润下,南山村形成了敬老尊贤、勤劳致富、遵纪守法的良好乡风,2023年成功申报为益阳市“书香乡村”。

南山村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南县积极探索农家书屋创新升级工作,通过“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建模式,把书籍送到群众“家门口”,进一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目前,农家书屋已遍布南县所有村民小组,点亮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没想到南县风气变化这么大,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大家普遍有了抵制大操大办的意识。”近日,回乡探亲的李女士为家乡新风气竖起了大拇指。

近年来,南县在各乡镇、村积极制定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婚丧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各村把环境卫生整治、移风易俗、尊老爱幼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使文明新风有了明确导向,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其中,南红村充分利用和发挥乡贤优势和力量,近年累计筹资1000余万元修建了南红大食堂、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等。其中,南红大食堂免费为村民操办红白喜事等提供场所,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每场红白喜事对比在家操办,平均节约1.5至2万元。村民活动中心占地4000多平方米,设有健身区、休闲区,向全体村民开放,受到大家盛赞。

荣福村将环境整治等纳入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觉遵守,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在试点村“六个一”美丽庭院创建活动过程中,群众参与度高达90%。农民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菜地耕作技术提升提质,许多不良卫生习惯逐步改变。

以文惠民,幸福生活添底色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要素。以文惠民,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对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至关重要。南县倾听群众需求,围绕“文化惠民”深入开展各类文化服务活动,进一步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升级。

其中,白吟浪村筹办了“迎中秋·庆国庆”村晚文艺演出活动,组织本村文艺队伍和文艺人才排练10个左右节目,吸引众多村民到场观看,气氛热烈。

南红村重视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坚持举办插秧节和丰收节,通过最原始的农耕方式树立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理念。活动吸引县、镇、村各级单位、乡亲父老踊跃参加,氛围十足。

南山村发掘乡村骨干,培育社会组织,已孵化培育乡村舞蹈队、棋艺队、萨克斯队、书画队及乡村志愿者服务队等5个基层群团组织,村民业余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荣富村组建了2支龙狮队、1支广场舞表演队、1支唱庙戏队,服务全村群众文艺需求……

与此同时,南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持续开展送理论、送电影、送戏曲等活动,有针对性组织开展学雷锋、创文巩卫、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行动。

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为乡村的田间地头带来了更多欢声笑语,并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刻地改变着村民们的生活,激发了乡村振兴的新活力。

打造文化乡村,培育文明乡风,厚植文化力量……文化的浸润让南县的乡村振兴工作展现出勃勃生机,环境美起来了,产业旺起来了,生活富起来了,也让更多的人找到了心中的“诗和远方”。站在新的起点上,南县正执“文化”之笔,描绘底色更亮、气质更雅、韵味更足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原载《湖南日报》2023年12月21日05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区县新闻

便民提醒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