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七大行动”全部启动
包括特色产业、劳务输出、易地搬迁等7个方面
华声在线10月16日讯(湖南日报记者 柳德新 通讯员 彭亮瑜 肖坤林)省委、省政府今年组织实施的“脱贫攻坚七大行动”,至今已全部启动。这是记者今天从省扶贫办获得的消息。
“脱贫攻坚七大行动”包括特色产业、劳务输出、易地搬迁、生态保护、教育、医疗保险和救助、保障兜底7个方面。
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脱贫。针对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生产和务工实现脱贫的约260万人口,加大产业培育扶持力度,因地制宜发展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区域特色产业,通过发展生产实现稳定脱贫。
引导劳务输出脱贫。加大劳务输出培训力度,统筹使用各类培训资源,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转移就业约70万人。
实施易地搬迁脱贫。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约80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结合生态保护脱贫。国家和省实施的重大生态工程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
着力加强教育脱贫。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约80万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稳步推进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6年起将实施范围由连片特困地区县扩大到沿西部边境贫困县,到2017年实现所有贫困县全覆盖。
开展医疗保险和救助脱贫。对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从2016年开始,对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
实行保障兜底脱贫。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统筹协调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2016年适当提高低保标准,进一步核实核准兜底及低保对象,完成低保信息系统改造,逐步实现两线融合。
益阳要闻
- 市委政协工作会议召开 奋力推动新时代益阳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
- 熊炜主持召开市政府2025年第17次常务会议
- 陈竞: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 熊炜主持召开2025年三季度大气污染防治党政联席会议
- 熊炜督导检查国庆假期前安全生产工作
- 做大做优特色产业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调研组在益阳调研|湖南日报
区县新闻
- 桃江探索“稻鸭共生”种养模式,鸭子成了生态循环系统重要一环,亩均节本增收超千元
- 秸秆变废为宝,年产值破千万!大通湖区北洲子镇有妙招
- 全国台球桌,七成安化人造|湖南日报
- 五连冠!南县稻虾米再夺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金奖,品牌价值329亿元领跑南方大米
- 饲料化、能源化、肥料化多途径协同发力,大通湖区金盆镇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5%
- 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大通湖区芸洲子村产业资金助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便民提醒
- 桃江暖心一幕:父亲从医院赶回,儿子从外地归来,只为松木塘镇3000多人第二天有水喝%
- 赫山区八字哨镇“志愿红”守护“天空蓝”,党建引领秸秆禁烧见实效%
- “只要她开心,再累都值了”:一位母亲11年用舞步让植物人女儿重生%
- 桃江:数千亩红高粱丰收在望%
- 从“一把火”到“一把钱”,千山红镇的秸秆这样“逆袭”!%
- 益阳:晚稻长势喜人%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