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森林覆盖率达64.15%。连绵的青山,是桃江最靓丽的生态符号之一。
曾经,一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宛如生态“伤疤”,一度造成桃江县森林植被损毁、土地资源占损、地形地貌景观被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也随之出现,给秀美的景色蒙上了阴云。近日,笔者走进桃江,见证了矿山新生。
扛牢生态重任找准修复思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桃江县将构建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做深做实。
2022年6月,洞庭湖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成功入围国家“十四五”期间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工程涵盖了桃江县12个矿点(17个图斑)共21.09公顷的生态修复工作。
这是桃江县生态修复工作的重要契机,更是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桃江的必修课。
探索修复模式重塑自然生态
为了让“伤痕”累累的环境恢复靓丽颜值,桃江县科学谋划,充分发挥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等自然禀赋,遵循保护优先、生态优先原则,以自然修复为主、工程修复为辅,采用合理的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因地制宜规划植被品种,恢复和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大仑山煤矿修复前后对比照片。
桃江县大仑山煤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老矿,停产后废渣乱堆、灰尘乱舞的现象困扰着当地居民。
现在,这些都已经成了“过去式”。废弃的危旧矿房变成了整洁宽阔的工业广场;废弃的煤矸石矿堆进行平整后,用防渗膜封闭覆盖,成为工业项目预留地。
汪家村采石场修复前后对比照片。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在灰山港镇汪家村,非法采石点曾是当地群众的心病。加上采场边坡为高陡边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大。
桃江县结合当地实际,量身定制了矿山生态修复方案。首先通过采用边坡削坡减载、客土喷播等手段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期间产生的石料,还可以创造经济收入,纳入当地财政用于生态修复项目。修复后的土地铺上了绿草、种上了油茶。
这些长势正旺的油茶树,让荒山变成了生态金山,预计每年可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超10万元。
修复成效凸显废矿重获新生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桃江县以坚实有力的行动修复生态“伤疤”,用两年的不懈努力,绘出了绿水青山的无限美景,激活了废弃矿山的绿色能量,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一举多得。
修山采石场前后对比照。
桃江县将继续打好“生态牌”、走好“绿色路”、绘好“美丽卷”,让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来源:益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微信公众号)
一审:罗江龙 二审:邓望军 三审:蒋玉青
益阳要闻
- 熊炜:坚决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严防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 扬经贸之帆 助合作共赢 熊炜率益阳代表团访问希腊雅典、英国伦敦等地
- 陈竞调研督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 市委政协工作会议召开 奋力推动新时代益阳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
- 熊炜主持召开市政府2025年第17次常务会议
- 陈竞: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区县新闻
- 大通湖区生环委办:堵疏结合,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湖南日报
- 桃江探索“稻鸭共生”种养模式,鸭子成了生态循环系统重要一环,亩均节本增收超千元
- 秸秆变废为宝,年产值破千万!大通湖区北洲子镇有妙招
- 全国台球桌,七成安化人造|湖南日报
- 五连冠!南县稻虾米再夺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金奖,品牌价值329亿元领跑南方大米
- 饲料化、能源化、肥料化多途径协同发力,大通湖区金盆镇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5%
便民提醒
- 400余跑者用脚步证明:秋天的雨,拦不住桃江沾溪的活力全开%
- 桃江暖心一幕:父亲从医院赶回,儿子从外地归来,只为松木塘镇3000多人第二天有水喝%
- 赫山区八字哨镇“志愿红”守护“天空蓝”,党建引领秸秆禁烧见实效%
- “只要她开心,再累都值了”:一位母亲11年用舞步让植物人女儿重生%
- 桃江:数千亩红高粱丰收在望%
- 从“一把火”到“一把钱”,千山红镇的秸秆这样“逆袭”!%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