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5月21日讯(通讯员 胡能灿 袁新京)在绿水青山的环抱中,安化县江南镇边江村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5月17日,“小益小阳”田长制直播间的第三期如期而至,带领观众一同走进这片被誉为“花卷茶发源地、江南粮仓”的沃土,揭秘边江村在耕地保护上的独到之处。
边江村,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村落,近年来在村党总支部书记、安化县人大代表王仁和带领下,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耕地保护放在首位,走出一条乡村振兴和耕地保护相结合的新路子。“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王仁和在直播间中深情地说。他介绍,边江村通过将耕地保护义务纳入村规民约首条,成功提升了村民的耕地保护意识。
在耕地保护的具体实践中,边江村“两委”干部坚持“乡村振兴、文化先行”的发展理念,积极行动,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他们利用各类宣传活动提升村民的思想觉悟,让每一位村民都深刻认识到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同时,针对荒芜土地,边江村采取集中连片恢复的方式,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修建了机耕路,灌渠、排渠等基础设施,平整土地190.8亩,为土地的规模经营和高效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边江村发展了“稻+鱼”的综合生态农业,并引进了“太空莲”、油菜、优质水果等农产品,丰富了产业结构,提高了土地附加值。此外,边江村还注重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了从播种到收割的全程机械化作业,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截至目前,边江村共恢复并流转了300多亩土地,其中种植水稻260多亩,投放鱼苗1万多公斤,种植果园50多亩,全年用工5000多次。
在实地探访中,“小益小阳”还见证了边江村通过科学种田、有机种植等方式,改善土壤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理念。同时,边江村还积极探索“种植+旅游”的发展模式,利用水泥毯等新材料保护田埂,为乡村旅游打下坚实基础。如今的边江村,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土地得到可持续利用,村民收入逐渐增加,村集体经济也实现稳步发展。据统计,2023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16万元,带动周边130余人就业增收。这一成绩的背后,是边江村“两委”干部和全体村民共同努力的结果。(益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熊炜:坚决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严防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 扬经贸之帆 助合作共赢 熊炜率益阳代表团访问希腊雅典、英国伦敦等地
- 陈竞调研督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 市委政协工作会议召开 奋力推动新时代益阳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
- 熊炜主持召开市政府2025年第17次常务会议
- 陈竞: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区县新闻
- 大通湖区生环委办:堵疏结合,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湖南日报
- 桃江探索“稻鸭共生”种养模式,鸭子成了生态循环系统重要一环,亩均节本增收超千元
- 秸秆变废为宝,年产值破千万!大通湖区北洲子镇有妙招
- 全国台球桌,七成安化人造|湖南日报
- 五连冠!南县稻虾米再夺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金奖,品牌价值329亿元领跑南方大米
- 饲料化、能源化、肥料化多途径协同发力,大通湖区金盆镇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5%
便民提醒
- 400余跑者用脚步证明:秋天的雨,拦不住桃江沾溪的活力全开%
- 桃江暖心一幕:父亲从医院赶回,儿子从外地归来,只为松木塘镇3000多人第二天有水喝%
- 赫山区八字哨镇“志愿红”守护“天空蓝”,党建引领秸秆禁烧见实效%
- “只要她开心,再累都值了”:一位母亲11年用舞步让植物人女儿重生%
- 桃江:数千亩红高粱丰收在望%
- 从“一把火”到“一把钱”,千山红镇的秸秆这样“逆袭”!%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