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频道

>

教育资讯

>

正文
坚守讲台,他是一位根扎学校三十八年的乡村教师
发布时间:2018-09-14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李冰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9月14日讯(曹国军 谢超 宋咏琪)三十八年前,他来到城区最边远的乡村、血吸虫重点疫区茈湖口乡扎下了根;三十八年来,他释疑解惑,传道授业,甘当一只渡船,将一批批学生送上了知识的彼岸。他,就是益阳市资阳区乡村教师王力牧。

1980年,王力牧被分配到资阳区茈湖口建新学校,任教小学语文和数学,同时还当班主任。作为年仅20岁的新老师,他既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又有一股肯钻研的劲头。他上课时,读、说、写、演、唱都成了教学方法,活泼多样的形式,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浓厚起来。

1989年8月,因工作需要,他被调到更偏远的祁青学校担任教导主任,并于2004年8月,担任祁青学区校长兼祁青学校校长。尽管工作繁重,他仍兼任了高年级语文和数学的教学,并致力于课改研究,是学校语文学科的带头人。

祁青学校校门两侧的对联上写着,“教书育人德为重,授业解惑质是先”,这十四个字诠释了王力牧的教育理念。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上,他始终坚持“德育首位”的教学原则,经常利用班会、队会、座谈会等活动,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了“五讲”“四美”“三热爱”和“讲礼貌,树新风”活动,鼓励学生争取做“讲礼貌懂礼貌”的代表。用心引导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少年。

王力牧的办公桌下放着一个百宝箱,里面装着锤子、钉子等法宝。办公室的藤椅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添置的,被岁月磨损的藤条,在他用三胶板修换后,结实而又美观。旧木桌修修补补再拼成会议桌,蒙上素雅的桌布,整洁而又漂亮。厕所的水龙头漏水了,哪个教室的门窗关不上了,总能看到他提着百宝箱维修的身影。

在食堂旁边,王力牧还有一个后勤室,放着锄头、胶鞋等行头。学校有一块菜地和一个猪舍,工作之余,王力牧常去地里松土除草,到猪舍喂食扫栏。因此,他没少被前来检查工作的领导误认是工友。但当新鲜的蔬菜和每个月出栏的一头肥猪滋养了师生的胃时,也满足了他的心。

在祁青学校就读的学生并不多,加上此地是疫区,上级部门曾商拟对祁青学校撤点并校,并想调王力牧到中心小学任职。“经过常年的宣教和防疫,这里早已不是血吸虫重疫区,而是宜居乡村了。假如我走了,这些孩子怎么办?他们今后每天要多走20多里去上学,叫我如何放心?”王力牧说什么也不肯走,他的根已经深深扎进了茈湖口这片土地。最后,在他的坚持下,祁青学校没有被撤并,目前仍有66个学生,分为六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

“我的父亲是一位退休教师,他常叮嘱我,教书育人就应该舍小家顾大局,一心扑在学校建设上。”三十八年来,王力牧将父亲的话牢记于心,一心扎根乡村学校。妻儿也读懂了他这三十八年的坚守,都支持他留在乡村。

益阳要闻

区县新闻

便民提醒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