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安化县烟溪镇双烟村地处雪峰山麓、柘溪库区腹地,是一个山环水绕的小山村,这里风光旖旎,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在双烟村这片土地上,镌刻着许多动人的时光故事,从当年村民踊跃参加红军,到兵工厂在山沟里造枪炮打鬼子;从打赢脱贫攻坚战从贫困村出列,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展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双烟村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潜力引人关注。
近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来到双烟村,所见所闻令人振奋。从今天起,新湖南客户端开辟《双烟村的故事》专栏,从抗战兵工厂、红军红色印迹、传统村落保护开发、特色产业发展、党建引领5个方面,讲述发生在双烟村的故事。敬请关注!
安化县烟溪镇双烟村俯瞰。童臻熙 摄
双烟村的故事①一座兵工厂:地处抗战“最前线”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杨军 童臻熙 通讯员 刘翼张 陈垚 廖慧军
“没想到这个小山村当时有这么大一座兵工厂”“这里是用钢铁铸就抗战脊梁的一个最好例证”“伟大抗战精神不断激励我们夺取新的更大胜利”……7月15日,记者走进安化县烟溪镇双烟村,随处可见抗战时期的防空洞、库房、石桥、哨岗亭等设施,这是抗战第十一兵工厂的遗存。随着抗战第十一兵工厂烟溪旧址陈列馆策展人、研究者戴竞的讲述,一段鲜为人知尘封已久的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逐渐清晰起来,令人感慨。
抗战第十一兵工厂分布图。 资料图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巩县兵工厂与汉阳兵工厂的子弹厂合并南迁,选址双烟村(当时叫小烟溪)组编成抗战第十一兵工厂。“打败小鬼子”“支持兵工厂”成为双烟村群众的共识。为了支持兵工厂建设和生产,老百姓有的移居到村子背后的蒿子坪、老山界、豹子洞等偏僻地方;有的搬到缺耕作土地的山尖上或在山坳里筑土坯房;有的腾空房屋投靠远地的亲戚。木材商降低价格卖给兵工厂制造枪械,烧炭人将最好的木炭售给兵工厂做木炭蒸汽车的燃料,货运船只优先运送兵工厂生产材料和武器成品,一些客船改作运输船听候兵工厂的调度,茶商、茶行将安化黑茶、红茶送到厂里给工人饮用不收钱……在当地老百姓的支持下,从1938年6月开工建设到同年12月完工,第十一兵工厂仅仅只用半年时间就建成投产。工厂拥有五个分厂,建有简易厂房423栋,洞库162个。
抗战第十一兵工厂生产的各种武器。 资料图
第十一兵工厂生产的捷克式轻机枪、中正式样步枪、巩式手榴弹被称为“抗战三宝”。在抗战战略相持阶段,湖南是正面主战场。湖南战区50多万军警抗战的武器弹药多来自第十一兵工厂。戴竞说:“在长沙、常德、衡阳会战的战斗中,将士们投向日寇的巩式手榴弹杀伤力大,使敌人闻风丧胆。”
在战场受挫的日军丧心病狂,1939年12月11日、13日,日军轰炸机群在间谍的指引下对第十一兵工厂进行两次轰炸,投掷了大量炸弹和燃烧弹,炸死、烧死大量军民,造成巨大人员死伤,其中五分厂全毁。
抗战第十一兵工厂烟溪旧址陈列馆设在尹初公祠内。 童臻熙 摄
敌人的炸弹摧不垮抗战军民的意志,第十一兵工厂未因被炸而耽误生产,反而更激发了军民同仇敌忾、顽强不屈的抗争。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安化县档案馆原党组书记、馆长廖建和说:“去年我们去了河南巩县,了解到第十一兵工厂的前身国民政府巩县兵工厂那时就有共产党的地下党组织活动。” 廖建和介绍,安化大福镇人宁富载作为青年学子参加了第十一兵工厂的建设和生产,他的师傅山东人李质新是名地下党员。在师傅的启蒙和影响下,宁富载逐步形成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特殊历史时期和复杂环境中默默奉献,为兵工厂的后续顺利搬迁和营运作出贡献。
抗战第十一兵工厂第四分厂旧址生产车间一角。 童臻熙 摄
1942年,根据抗战形势发展,第十一兵工厂全部迁离烟溪。
第十一兵工厂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生产枪炮弹药,其厂址距离敌方不到100公里,被国际上誉为抗战同盟国最前沿的兵工厂,评价为“二战奇迹”。2019年,抗战第十一兵工厂烟溪旧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化县原文广新局副局长邓志军说,1944年,双烟村一位乡贤指着第十一兵工厂二分厂、四分厂的两根高大烟囱说,它们忠实地记录了一段军民万众一心抵御日军侵略的历史。这时突然有人提议,为纪念抗战第十一兵工厂,我们就把村名改作“双烟”吧,众人纷纷赞同。至今,双烟村这个村名已有八十一年。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熊炜:抓细抓实应对措施 全力筑牢台风防御屏障
- 熊炜: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强调 全力以赴打好蓝天保卫战翻身仗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一次全体会议
- 熊炜调研省运会场馆建设工作
- 益阳市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十大专项行动真金白银提振消费
区县新闻
- 楹联专家点赞安化县平口镇用楹联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 桃江全自动粮食烘干中心投产,日处理湿谷360吨
- 从“秸秆围城”到“点草成金”,桃江县灰山港镇每年3万吨的秸秆去了哪?
- 一枚蛋孵出十亿元产业集群,看赫山区蛋鸭产业如何加速崛起
- 安化打响治蝗攻坚战,守护104万亩竹林
- 安化羊角塘镇早稻亩产突破450公斤,农业机械化率达95%
便民提醒
- 双烟村的故事③一个传统村落:山村蝶变“等你来”%
- 豹猫偷鸡!74岁的她头回见%
- 双烟村的故事②一场屋场会:红军村里“播火种”%
- 双烟村的故事①一座兵工厂:地处抗战“最前线” %
- 做饭哪村强?大通湖区举办首届村厨大赛,45位村厨同台竞技%
- 竹影里的异乡人:当桃江村民送来茄子辣椒之后……%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