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湖南日报》2025年8月10日02版
擦亮“文学游”“清凉游”“体验游”品牌,推出100余项文化活动和近200项文旅促销措施
到益阳旅游,总有一款“对味”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佳伟 雷鸿涛 通讯员 周志武 胡卫红 廖丽 艾丹妮
7月26日晚,“只此山乡・近在益阳”文旅推介活动走进长沙黄兴路步行街,益阳文旅主题列车亮相长沙地铁4号线。此前,益阳文旅推介活动相继登陆张家界、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等地,所到之处人气高涨,吸引众多游客驻足。
“只此山乡・近在益阳”文旅推介活动走进长沙黄兴路步行街。
益阳市到各地“城市客厅”、著名旅游胜地推介,引客入益。今年以来,益阳市主推“文学游”“清凉游”“体验游”,指导景区景点联动酒店、民宿等,推出100余项文化活动和近200项文旅促销措施。上半年,益阳市接待游客2719.07万人次,同比增长12.7%;实现旅游总收入250.53亿元,同比增长10.22%。
到清溪“文学游”——
“在这里见识了文学和乡村的完美融合”
7月24日至25日,“在世界文学地图上发现清溪——汉学家、文学翻译家走进清溪村”系列活动在益阳市赫山区谢林港镇清溪村举行。来自西班牙、荷兰等国家的12位汉学家、文学翻译家与湖南作家一道,开展文学交流。
“全球汉学家文学译作清溪书架”启动仪式。
西班牙汉学家高伯译游览清溪村后感慨:“在这里见识了文学和乡村的完美融合。”
能让一名外国友人发出如此感慨,清溪村究竟有何魅力?
清溪村是现代著名作家周立波的出生地,也是他创作《山乡巨变》小说的背景地。近年来,清溪村开创“乡村+文学+旅游”清溪模式。
清溪村吸引游客前来打卡的不仅仅是周立波故居、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和22座清溪书屋,还有接二连三的文学活动。
每周,“清溪伴读”“读书分享会”举行;每月,“文约清溪 艺起振兴”文学+系列活动举办;每半年,至少举办(承办)一次大型文学活动。
清溪村落日音乐会。张佳伟 摄
清溪村不断丰富文旅业态,打造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一场沉浸式文学演出”、清溪剧院“一台文学大戏”、茶子花街“一条文学特色街”、清溪书屋“一次文学微旅行”等四大精品文化项目。
在清溪画廊,《山乡尽欢颜》实景演出常态化上演,还原周立波回到清溪村与村民一起劳作的场景。在梁晓声、曹文轩、刘震云清溪书屋,《人世间》《油麻地小学》《手机》等名著片段实景演绎,趣味十足。城步苗族自治县茅坪镇金兴村调研组成员感叹:“清溪村太有味了,文学味浓厚。”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清溪、了解清溪、拥抱清溪。今年上半年,中国人民大学等8批次500余名师生开展“到清溪 去读书”游学活动。
到深山“清凉游”——
“这里是天然的空调房”
溯溪玩水,是夏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7月29日,记者从桃江城区出发,自驾约40分钟来到位于桃江县高桥镇的罗溪瀑布生态旅游景区。
随着海拔提升,记者感到丝丝凉意。景区入口的环境监测电子屏显示:15时31分,温度28℃,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4794个。景区温度比城区低了5℃。
被誉为“湘中第一飞瀑”的罗溪瀑布。张佳伟 摄
往深处走,植被遮天蔽日。拾级而上,水流声愈发清晰,被誉为“湘中第一飞瀑”的罗溪瀑布呈现在眼前。清澈见底的水潭中,大人带着小孩嬉戏;水浅的地方,游客支起天幕露营。
进入暑期,景区平均每天客流达3000多人次。罗溪避暑山庄、野在河川等民宿推出唱K、烧烤等活动,并为游客准备黄精炖鸡宴、竹笋宴、“硒餐”等。
从益阳城区往西,越往西,森林覆盖率越高,高山流水成就溯溪玩水的绝佳之地。
位于安化县柘溪镇的大溶溪,被群山环抱,两公里的溯溪游道,沿溪而上、竹影摇曳,瀑布倾泻而下激起层层水花。
位于安化县柘溪镇的大溶溪。张佳伟 摄
18时许,仍有成群的游客泡在水里。他们把溪水当做冰箱,“冰”上大西瓜、啤酒、饮料等,围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大快朵颐。
长沙游客陈甄自驾房车带着家人前来避暑,准备待上一个星期。“这里是天然的空调房,吸一吸新鲜空气,给身心放个假。”陈甄说。
“白天溯溪、采摘高山水果、坐游艇游雪峰湖,晚上住斯途·凤凰屿民宿,特别凉爽。”柘溪镇党委书记蒋朝晖介绍。
在益阳溯溪,不只有罗溪瀑布、大溶溪,还有鹰嘴石荒野溯溪露营地、桃江飞水岩瀑布、安化九龙池、六步溪国家森林公园等,绝大多数免费向游客开放。
到市井街巷“体验游”——
“沉浸式体验传统技艺制作”
7月26日,2025中国新能源汽车拉力锦标赛大通湖段开赛。大通湖区顺势推出“跟着赛事游大通湖”活动,策划多个配套活动:水果采摘节、“村厨”大赛、新能源车展销会等,让游客尽享一站式体验。
益阳市持续丰富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供给,让游客深入体验当地风俗文化。
益阳明清古巷立足水运文化、市井民俗发展非遗体验、文娱互动演艺等新业态,持续“出圈”。在景区不到200米的古巷,聚集1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游客在明清古巷体验非遗技艺。雷鸿涛 摄
“制作烙画,除了绘画基础,还要掌握烙笔的火候。握烙笔的手指用力过猛,就容易把葫芦烧坏。”记者走进素墨艺术体验馆,主理人肖俊贤正在手把手教游客在葫芦上制作素墨烙画。
“来这里游玩非常有意思,我们可以沉浸式体验传统技艺制作过程。”游客李萌说。截至7月15日,明清古巷今年累计接待游客348万余人次,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2万人次。
南县探索“体育牵引、文旅唱戏”文旅融合发展。在不久前举办的2025年中国舟钓(路亚)公开赛中,赛事组委会策划“跟着赛事品美食”活动,让“观舟钓赛事,品南县小龙虾”成为游客的连贯体验。
沅江市用一湖碧水“泼”出夏日消费热浪。在沅江市浩江湖畔的彩虹岛景区,水上飞人凌空起舞,大小黄鸭造型船悠游湖面,碰碰船在无动力区碰撞嬉戏。更有游客端起水枪,体验快乐的“泼水节”。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市政府与中铁十八局举行工作会谈 熊炜闫广天出席
- 熊炜:冲刺四季度 决胜全年度 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 高质量发展带来高品质生活 益阳市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湖南日报要闻头条
- 非凡“十四五”|因地制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益阳谱写“产业强市”新篇章
- 熊炜主持召开市政府2025年第18次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高质量充分就业等工作
- 熊炜:努力把营商环境打造成益阳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区县新闻
- “丰”景藏在科技里!南县推广“四防一增”等技术助力一稻双收节本增效
- 安化油茶采收新景:天上运,地上采,无人机搭起“空中运输线”
- 烟溪酒糟鱼“游”出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产品销售额突破800万元
- 利用率超95%!看安化秸秆的 “逆袭之路”
- 桃江:“空闲棚”变“多产棚”,赚个“棚”满钵满
- 大通湖区生环委办:堵疏结合,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湖南日报
便民提醒
- 老有所为,幼有反哺,柞树村找到了乡村治理的“幸福密码”%
- 资阳区省级万亩示范片晚稻收割忙%
- 南县乌嘴乡又东村莲藕丰收了!|湖南日报图片新闻%
- 400余跑者用脚步证明:秋天的雨,拦不住桃江沾溪的活力全开%
- 桃江暖心一幕:父亲从医院赶回,儿子从外地归来,只为松木塘镇3000多人第二天有水喝%
- 赫山区八字哨镇“志愿红”守护“天空蓝”,党建引领秸秆禁烧见实效%
益阳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