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频道

>

焦点图

>

正文
资阳区“一朵花”,开出2.5亿元产值|湖南日报要闻头条
发布时间:2025-07-12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辛菱  

原载《湖南日报》2025年7月11日03版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鸿涛 通讯员 熊瑛 徐嵩 周芳书

“一朵花”值多少钱?在益阳市资阳区,这个答案是2.5亿元。

这朵花叫木槿花。炎炎夏日,在资阳区乡村的庭院道旁,随处可见粉紫色的木槿花,摇曳生姿。

7月7日,记者走进木槿种植基地、木槿企业和主管部门,探寻一朵花“开”出致富产业链的秘诀。

唤醒“沉睡资源”,把花变成钱

走进资阳区长春镇先锋桥村,仿佛进入木槿花的海洋。放眼望去,道路两旁、房前屋后长满木槿花,赏心悦目。

资阳区长春镇先锋桥村,村民采摘木槿花。本文摄影:雷鸿涛

过去,农村地区房前屋后零散土地、荒山、荒坡、荒滩等土地资源闲置沉睡。“我们在道路边、池塘边、渠道边、菜园边、田块边,见缝插针种植木槿。”先锋桥村党总支书记黄正和介绍,该村建立“公司+合作社+村民”利益联结模式,种植木槿花800多亩。得益于这一支柱产业,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80万元。

木槿花在当地栽培历史由来已久。过去,老百姓用木槿做篱笆,用木槿叶洗头发。怎么把花变成钱呢?

2022年,木槿花成为资阳区的“区花”。资阳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木槿浑身都是宝,早上采摘的鲜花可以食用,下午采摘的叶子可以做洗发水的原料。资阳区探索用一朵木槿花唤醒“沉睡资源”的法子。该区每年筹集500万元资金,给新种植的木槿每亩补贴农户2500元。

每天清晨,先锋桥村木槿示范种植基地热闹起来。20多位村民穿梭在花丛间,指尖轻触花茎,小心翼翼地采下带着晨露的花朵。“花瓣上的露水最能锁住浓郁的香气,采摘时力道要恰到好处。”村民戴姗毛边说边示范,一朵朵饱满的木槿花应声落入篮中。戴姗毛等村民,通过土地流转租金、入股分红、合作社务工等多种途径实现增收。先锋桥村便民服务员黄军介绍,“村里每天发往长沙、益阳城区的鲜木槿花2500多公斤。”

截至目前,木槿种植已推广覆盖该区88个行政村,种植面积近7500亩。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年综合产值突破2.5亿元

前不久,在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益阳市槿康生物科技公司展出的木槿洗护产品火爆出圈。

益阳市槿康生物科技公司生产的木槿日化用品。

记者走进该公司生产车间,一股香味扑面而来。“我们研发出植物活性成分的萃取技术,已推出10余款涵盖护肤、洗护等领域的创新产品。”公司技术负责人马毅说。

槿康生物生产的燕麦木槿花粉方便食品同样产销两旺。“我们将邀请更多的食品企业,加入木槿大健康产业中来。”马毅说。

资阳区成立木槿产业发展工作专班,成功构建起涵盖种植、加工、研发及文旅的全产业链条。

在湖南银城木槿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厅,米珍木槿营养擂茶、木槿面条等木槿食品琳琅满目。“我们联合高校,发力木槿食品研发。”公司负责人郭立新说,湖南人喜欢吃辣,公司研发出木槿凉茶,打出“吃辣椒上火,喝木槿凉茶”的广告语。

湖南银城木槿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木槿花系列食品。

记者在银城木槿走访时,偶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安平。“我们研究木槿花8年时间,目前已有相关授权专利4件。”李安平说,其中一项专利技术能让木槿干花锁鲜锁味,很受企业青睐。

“李教授有技术,我们有需求,一拍即合。”郭立新说。

依托7500亩木槿,资阳区利用木槿花期长、观赏性强等特性,打造“夏赏木槿”乡村旅游IP和木槿文化节。创新推出“木槿花宴”,被评为“资阳区区宴”和“益阳十大名菜”。

一朵木槿花,绽放万千气象。“目前,全区有木槿花相关加工企业(含合作社)123家。”资阳区政协主席、区木槿产业发展工作专班负责人张金龙说,木槿花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年综合产值突破2.5亿元。

1月9日,益阳市木槿产业协会成立。

目前,该区正通过多个“全国第一”,抢占全国木槿文化高地。去年,《资阳区木槿产业五年发展规划》审批通过,系全国第一个县级木槿产业规划;去年底,资阳区申报的全国第一个牡丹木槿花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成功获批;今年1月9日,益阳市木槿产业协会在资阳区成立,这是全国第一个木槿产业协会。

“这朵盛开在房前屋后、荒山瘠地上的木槿花,正是资阳区以改革之笔描绘出的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生动图景。”张金龙说。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区县新闻

便民提醒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