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湖南日报》2025年5月20日02版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佳伟 雷鸿涛 郭朵朵
5月19日,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湖南省分会场活动暨益阳“文学之乡”旅游季活动,在益阳市赫山区谢林港镇清溪村举行。作为此次活动承办地,清溪村向游客展示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中国旅游日”湖南省分会场活动现场。张佳伟 摄
清溪村处处有“戏”
5月的清溪村,树木青翠,睡莲绽放。
清溪画廊对面的田埂之上,《山乡尽欢颜》精彩上演。演员们用生动的表演,鲜活呈现20世纪60年代人民作家周立波回到清溪村,与村民一起劳作的场景。他们或挥舞农具劳作,或唠着家常,带领观众一秒穿越到那个年代,感受那充满烟火气的山乡。
“第一次来清溪村,这边是一步一景,一景一‘戏’,文旅融合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前来参加活动的永州市文旅广体局广播电视管理科科长申雪说。
清溪村不大,约3平方公里,拥有周立波故居、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21座以作家命名的清溪书屋、清溪剧院等。清溪村精心打造多个主题体验场景,设置名家作品经典片段体验区,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清溪村文学艺术特色。
《山乡尽欢颜》上演。郭朵朵 摄
走进曹文轩书屋,《油麻地小学》节目正在上演,斑驳的木桌、充满年代感的授课场景,让人仿佛置身《草房子》中。在梁晓声清溪书屋,演员演绎《人世间》,带游客重温那些动人心弦的瞬间。刘震云书屋中《手机》片段、清溪特产店旁《清溪俚手》的演绎,让游客直呼过瘾。
“这里的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是一个读书、休闲度假的好地方。”湘西州文化旅游广电局四级调研员梁先荣说。
“大家”光临谈文学
这一次,清溪村邀请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刘庆邦,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乔叶和3位益阳本地作家王芳、游军、邓旭东,开启一场关于文学、生活与乡土的对话。
“我的创作有3个精神根据地,分别是乡村、矿山和城市。来到清溪村,我发现这是我创作的‘梦中情地’。”刘庆邦说,“写作跟蜜蜂采蜜一样,要不断飞到‘花丛’中才能酿成蜜。作家的‘花丛’就是生活。”他创作的长篇小说《花灯调》取材于遵义地区真实事件,讲述驻村第一书记向家明的下乡“探险”历程。2025年1月,《花灯调》入选中国小说学会2024年度中国好小说。
清溪对话现场。雷鸿涛 摄
乔叶的《最慢的是活着》,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她介绍,这部小说创作源泉,就来源于生活中奶奶的故事。“我写的是奶奶,但不是我一个人的奶奶,而是一代人的奶奶。”她说,搞文学创作,深入生活永远都是对的。
邓旭东是清溪村村民,他的文学作品《我们的家园》即将出版。“文学是清溪村的根基,它培养的不仅仅是爱好文学的村民,而是一代一代文化自信的农民。”邓旭东说,文学是生活的镜像,乡土是创作的根脉。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蒋涤非看望慰问一线环卫工人时强调:关爱环卫工人 共建美丽城市|湖南日报
- 王俊寿在益阳调研商务和民政工作时强调:科技赋能壮大产业集群 用心用情提升服务温度|湖南日报
- 资水天山千里遥 湘疆情深一家亲 熊炜与王志武座谈
- 熊炜:坚决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严防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 扬经贸之帆 助合作共赢 熊炜率益阳代表团访问希腊雅典、英国伦敦等地
- 陈竞调研督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区县新闻
- 利用率超95%!看安化秸秆的 “逆袭之路”
- 桃江:“空闲棚”变“多产棚”,赚个“棚”满钵满
- 大通湖区生环委办:堵疏结合,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湖南日报
- 桃江探索“稻鸭共生”种养模式,鸭子成了生态循环系统重要一环,亩均节本增收超千元
- 秸秆变废为宝,年产值破千万!大通湖区北洲子镇有妙招
- 全国台球桌,七成安化人造|湖南日报
便民提醒
- 400余跑者用脚步证明:秋天的雨,拦不住桃江沾溪的活力全开%
- 桃江暖心一幕:父亲从医院赶回,儿子从外地归来,只为松木塘镇3000多人第二天有水喝%
- 赫山区八字哨镇“志愿红”守护“天空蓝”,党建引领秸秆禁烧见实效%
- “只要她开心,再累都值了”:一位母亲11年用舞步让植物人女儿重生%
- 桃江:数千亩红高粱丰收在望%
- 从“一把火”到“一把钱”,千山红镇的秸秆这样“逆袭”!%
益阳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