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频道

>

焦点图

>

正文
越夜越热闹!解码益阳明清古巷“夜经济”破圈密码
发布时间:2025-04-16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辛菱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郭朵朵 通讯员 王沁峰

每当夜幕降临,益阳市资阳区明清古巷景区灯光次第亮起,五彩灯光与古老建筑交相辉映,古巷、街区游客摩肩接踵。“我们最忙的时候主要是晚上,晚上更热闹!”在景区摆摊的摊主徐海燕笑着说。

夜晚的明清古巷。明清古巷景区供图

资阳区商业样板街-明清古巷夜间经济聚集区是首批湖南省夜间消费聚集示范区之一,创新“文化为魂、服务为基、业态为核”夜间经济模式,在城市的夜色中绘就消费提振的绚丽画卷。

【密码一:文化为魂

唤醒沉睡的历史街区

明清古巷,是益阳千年古城的重要见证者。古巷始建于明代,现存建筑多为清代至民国时期,拥有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点41处,“拱券撑墙”建筑风格更是全国少有。

航拍明清古巷夜景。郭朵朵 摄

资阳区以“明清商埠文化”为主题,重点打造“一廊、三楼、四码头、八大场馆”等核心文化主题产品,将其构建成一座没有围墙、永不落幕的沉浸式 IP 体验街区。21处文保建筑华丽转身为“夜间文化驿站”,月明楼、永清街、将军庙等地标,成为游客竞相打卡的热门地点。

412日至13日,湖南宝中2025“万人游湘”活动益阳开展,5000多名游客到明清古巷领略明清商埠文化、码头文化。


【密码二:服务为基

让保障与关怀升温

118日开街试运营以来,明清古巷人气爆棚。最新数据显示,景区已接待游客突破218万人次,日均客流量超2万人次。

明清古巷如今的火爆并非偶然,而是精心打磨与用心服务的成果。开街运营后,资阳区在服务保障方面不遗余力。为解决游客停车难题,不仅给明清古巷配备免费停车场,资阳区全区机关单位向游客开放停车位,同时组织各单位执勤巡逻。医疗室、投诉室、母婴室、免费的轮椅和婴儿车一应俱全。

明清古巷免费停车场的汽车影院。郭朵朵 摄

徐润州主要负责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的接待工作。除了及时接听游客来电,他还有个厚厚的登记本,上面登记了游客失物招领的详细信息,还有帮忙找回走散游客的相关情况。“我们捡到过2000元、手机等各种物品,都及时归还给游客。”徐润州说。


【密码三:业态为核

点燃多元消费热潮

通过“旅游+文化、美食、非遗”等多元融合方式,明清古巷景区全力打造益阳古城・资阳不夜城,构建起“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场景,形成了规划合理、设施完善、业态多元、管理规范的夜间经济发展格局,释放经济发展活力。

夜晚益阳弹词表演现场。郭朵朵 摄

在业态打造上,景区精准发力,聚焦非遗工坊、老字号品牌、网红首店三大主力业态开展招商。

糖油粑粑、白糖饺子、擂茶等各种老益阳小吃让人流连忘返;百年茶楼摇身一变成为“戏曲小剧场”,变脸表演、器乐合奏等日常演出活动精彩纷呈;“益阳弹词”的悠扬唱腔、“洞庭木雕”的精湛工艺等,让人们领略益阳深厚的历史底蕴;传统花灯与现代灯光艺术将古巷装扮得美不胜收……

《夜上海》表演现场。明清古巷景区供图

如今的夜经济,早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逛吃”模式,而是升级为“文化消费+社交”的多元综合体,吸引着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消费者纷至沓来。清明假期,景区接待游客突破11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量超5万人次,游客消费总额近40万元。

灯光秀现场。郭朵朵 摄

从曾经的“历史遗迹”到如今的“文化客厅”,明清古巷实现了华丽转身。当月光洒在青石板路上,传统灯笼与现代霓虹灯相互交织,传统技艺与现代消费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明清古巷景区正以“文化+科技+商业”的创新姿态,书写城市夜间经济的崭新篇章。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区县新闻

便民提醒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