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民间舞龙队在进行舞龙表演。当天,益阳市资阳区“双百闹元宵”暨民俗巡游活动精彩上演。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通讯员 彭翔 摄影报道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鸿涛 郭朵朵 通讯员 潘雅琴
年味在哪里?对益阳市资阳区的老百姓来说,年味就在舞龙舞狮的队伍里。
看龙灯,到资阳。2月11日,2025年“双百(百米长龙、百条彩龙)闹元宵”活动,沸腾了古城资阳。活动将持续到2月12日。
10时18分,在资阳区体育馆,百米长龙一现身,便惊艳了观众。
活动现场。郭立亮 摄
百米长龙长150米,1人舞龙珠,100人舞龙。伴随着激昂的鼓点,龙头高昂,目光炯炯。在100名舞者的配合下,长龙起伏翻腾,犹如一条巨龙在云海中遨游。现场爆发出阵阵欢呼,观众沉浸在这热闹喜庆的氛围中。
资阳物产丰饶,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是益阳的“母亲城”。自秦置县起,已有2000多年历史。资阳的“老口子”知道,“百龙巡游”才是闹元宵的精髓。
11时许,彩龙飞舞,人山人海。记者跟随明清古巷巡游队伍直播,没想到不一会儿,便与同事被人流冲散。
巡游队伍。郭立亮 摄
到开阔地,巡游队伍停下来,展演“益阳地花鼓”。围观的群众里三层外三层。旦角手舞红色手帕、花扇,不时走摇步。丑角则头戴草帽,腰系白色裙子,生龙虎跃,逗得观众哈哈大笑。
“地花鼓,讲究一旦(女)一丑(男)‘打配合’。今天的表演,图个喜庆,给左邻右舍拜年。”一名表演者对记者说。
巡游队伍中,最为活跃的舞龙队要数湖南城市学院青年舞龙队了。只见舞者身着鲜红的舞龙服装,步伐矫健,巨龙在他们的操控下,时而盘旋,时而翻滚,时而腾空。
“学校开设了舞龙专业课程。在学习中,我们既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湖南城市学院青年舞龙队队员刘国涛说。
资阳区2025年“双百闹元宵”活动现场。郭立亮 摄
“谁说女子不如男!”市民李琴拿着手机对着张家塞乡女子舞龙队拍摄,赞叹“厉害”。镜头里,巨龙时而游走,时而盘旋,似灵动的彩带。
李琴在资阳区大码头长大,现在外地工作。“舞龙队、地花鼓、蚌壳队、采莲船,都是我们小时候的记忆,没想到这次回家过年又遇到了。追着龙跑才有年味,我小时候看舞龙,要从大码头一直追到益阳大桥。”李琴说。
原载《湖南日报》2025年2月12日04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以归零心态奋进姿态 持续推进城市文明建设
- 益阳市政协七届二十五次常委会会议召开
- 陈竞: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 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益阳提供坚强保障
- 熊炜:科学编制规划 系统谋划益阳未来发展
- 推动民族地区共同迈向现代化 省政协调研组在益阳调研|湖南日报
- 陈竞会见肯尼亚基苏木郡城市经理迈克尔·阿巴拉·旺格一行
区县新闻
- 沅江:“虫情天眼+田间侦察兵”织牢40.8万亩稻田防控网
- 爆单了!赫山“伢子”小玉米销售火爆,今年总产量预计15万公斤
- 谁说洞庭湖区只种稻?大通湖区北洲子镇3960亩农田翻麦浪!
- 南县小龙虾,对了谁的胃?|湖南日报要闻头条
- 安化80多万农村居民喝上自来水 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4.5%|湖南日报市州头条
- 大通湖区13.6万亩油菜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达136公斤
便民提醒
- 大通湖区北洲子镇这一家庭农场的黄桃熟了%
- 20多位独居老人获村干部“精准守护”,村支书喊话:村里替你尽孝,但盼你回家!%
- 速度堪比高铁的空中猛禽游隼受伤,大通湖区干部群众携手救治%
- 群众点单、志愿接单,安化县柘溪镇让需求清单变“幸福清单”%
- 南县明山头镇为保油菜籽颗粒归仓,做了这些事……%
- 富民村留守儿童名动京城:故事被拍成电影,画作同步展览%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