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民间舞龙队在进行舞龙表演。当天,益阳市资阳区“双百闹元宵”暨民俗巡游活动精彩上演。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通讯员 彭翔 摄影报道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鸿涛 郭朵朵 通讯员 潘雅琴
年味在哪里?对益阳市资阳区的老百姓来说,年味就在舞龙舞狮的队伍里。
看龙灯,到资阳。2月11日,2025年“双百(百米长龙、百条彩龙)闹元宵”活动,沸腾了古城资阳。活动将持续到2月12日。
10时18分,在资阳区体育馆,百米长龙一现身,便惊艳了观众。
活动现场。郭立亮 摄
百米长龙长150米,1人舞龙珠,100人舞龙。伴随着激昂的鼓点,龙头高昂,目光炯炯。在100名舞者的配合下,长龙起伏翻腾,犹如一条巨龙在云海中遨游。现场爆发出阵阵欢呼,观众沉浸在这热闹喜庆的氛围中。
资阳物产丰饶,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是益阳的“母亲城”。自秦置县起,已有2000多年历史。资阳的“老口子”知道,“百龙巡游”才是闹元宵的精髓。
11时许,彩龙飞舞,人山人海。记者跟随明清古巷巡游队伍直播,没想到不一会儿,便与同事被人流冲散。
巡游队伍。郭立亮 摄
到开阔地,巡游队伍停下来,展演“益阳地花鼓”。围观的群众里三层外三层。旦角手舞红色手帕、花扇,不时走摇步。丑角则头戴草帽,腰系白色裙子,生龙虎跃,逗得观众哈哈大笑。
“地花鼓,讲究一旦(女)一丑(男)‘打配合’。今天的表演,图个喜庆,给左邻右舍拜年。”一名表演者对记者说。
巡游队伍中,最为活跃的舞龙队要数湖南城市学院青年舞龙队了。只见舞者身着鲜红的舞龙服装,步伐矫健,巨龙在他们的操控下,时而盘旋,时而翻滚,时而腾空。
“学校开设了舞龙专业课程。在学习中,我们既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湖南城市学院青年舞龙队队员刘国涛说。
资阳区2025年“双百闹元宵”活动现场。郭立亮 摄
“谁说女子不如男!”市民李琴拿着手机对着张家塞乡女子舞龙队拍摄,赞叹“厉害”。镜头里,巨龙时而游走,时而盘旋,似灵动的彩带。
李琴在资阳区大码头长大,现在外地工作。“舞龙队、地花鼓、蚌壳队、采莲船,都是我们小时候的记忆,没想到这次回家过年又遇到了。追着龙跑才有年味,我小时候看舞龙,要从大码头一直追到益阳大桥。”李琴说。
原载《湖南日报》2025年2月12日04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益阳市政府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举行工作会谈 熊炜杨刚出席
- 陈竞主持召开2025年一季度大气污染防治党政联席会议
- 陈竞: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益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陈竞:持之以恒推动城市文明建设走深走实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区县新闻
- 赫山区:智慧育秧省时7至10天 种子变秧最快20天,存活率达98%|湖南日报
- 沅江市:500亩冬桃花迎风绽放,“春赏花、秋摘果”模式助农增收
- 市场需求同比增长20%,“洞庭虫草”沅江芦笋采摘忙
- 沅江腐乳一年卖出六千万元,带动上千人就近就业|湖南日报市州头条
- “米顺”怎么让米来得更顺?引进高速育秧流水线日产16000育秧盘助春耕
- “万家丰”春耕添“助手”,500台植保无人机帮防治
便民提醒
- 采摘明前茶%
- 桃江这片黄桃基地,花开惊艳众人,果熟装满钱袋%
- 种菊寄相思,南县解锁绿色祭祀新方式%
- 新市渡镇900亩生态茶园开园,茶农采摘明前第一抹“绿”%
- 春日花海+西游奇缘+桃林音乐会,大通湖区北洲子镇农文旅融合催生“花经济”%
- 赫山:河道治理施工忙%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