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佳伟
“婆婆几,你莫急咯,七点半才开始,等我把猪食喂了一起去。”村民卜建明对自己的爱人说。
“村晚”现场。
“那边已经很热闹了,我先过去看看,你搞完赶紧过来。”说罢,便向清溪剧院跑去。
1月17日傍晚,火红的日落还挂在天际线,益阳市赫山区谢林港镇清溪村的清溪剧院,张灯结彩、霓虹闪烁,门口已经站了百把位村民。他们想一品清溪“村晚”盛宴。
少儿舞蹈《家乡月》。
晚上7时30分,由益阳市委宣传部指导,赫山区委、区人民政府、益阳市文旅广体局主办的“山乡喜事迎新春·文学清溪过大年”2025年益阳清溪“村晚”拉开帷幕,近千人一同观看。
此次“村晚”分为“山乡多喜事”和“清溪过大年”两个篇章,通过相声、舞蹈、民谣、益阳弹唱、现代花鼓戏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中国“文学之乡”和“山乡巨变第一村”的独特魅力。
广场舞《我们共同的家》。
记者注意到,14个节目中,有5个节目出自清溪村干部、村民、商业主。
“1月初,在征集节目的过程中,村民们特别踊跃,很快,舞蹈《清溪中国年》、民谣《我们的时光》、朗诵《巾帼颂清溪》、女子小组唱《我家住在资江边》、民乐合奏《我和我的祖国》5个节目入选。”清溪村党总支书记周智虎说。
相声《多彩新赫山》。
在朗诵《巾帼颂清溪》节目中,有一位新“清溪人”。今年31岁的吴蓉是从赫山区桃花仑街道嫁到清溪村的,如今在村委当便民服务员。“2019年嫁来后,清溪村真的是一年一变样,路平坦宽敞了、环境清新整洁了、生活富裕红火了。”吴蓉说:“以前,有一个说法叫‘嫁人不嫁清溪村’,现在和娘家人说起清溪村,非常自豪,还经常带他们来玩。”
朗诵《巾帼颂清溪》。
和吴蓉同时出演的钟珍,是清溪村上游组人,也在村委当便民服务员。在清溪村生活了30多年的钟珍,感触最深的是:“随着益阳市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实践的不断深入,文学助力清溪村发展的效果不断显现,村民对投入家园建设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文明素养也越来越好。”
33岁的周蜜在沅江市一所学校当老师,得知村里要办“村晚”,回来报名加入女子合唱队,表演《我家住在资江边》。“现在村里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周末我会带着我的学生到清溪读书,打卡清溪书屋。”周蜜说。
益阳弹词《文学清溪》。
清溪村“两委”这一次也“不甘示弱”,带来了《我和我的祖国》民乐合奏。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村“两委”11名干部中,“90后”有3人、80后有“3人”,70后有“5人”,个个都是能人。
村党总支书记周智虎担任过镇党委专职副书记,有着丰富的基层经验;“90后”村委主任周俊此前在外做工程,2020年回村建设家乡;同为“90后”的村党总支委员邓旭东回乡创业,作为省人大代表的他,在这次省两会上为清溪村“代言”。
民谣《我们的时光》。
“村晚”上,清溪野渡时光乐队带来的民谣《我们的时光》,将现场氛围带向高潮。这个乐队来自清溪村野渡清吧。野渡清吧是1月4日清溪村启幕的十大新业态之一,还有扉页咖啡店、听露茶社、VR情景体验馆等。如今的清溪村,不仅好看,还好玩。
整场晚会,被演职人员誉为“最闪亮的星”的是村民杨爱元。清溪村一共举办了四届“村晚”,60岁的她参演了三届,广场舞、唱歌、诗朗诵,都是她的“拿手好戏”。“现在村里的活动越来越丰富,大到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作家活动周’,小到一个活动展演,作为清溪一员,要发挥‘主人翁’作用。”杨爱元笑着说。
“村晚”现场。
近年来,清溪村文旅融合发展,完成周立波故居提质改造,建设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和21家清溪书屋,打造连环画长廊、清溪荷塘、立波梨园等14个景点,开发清溪剧院、映山红花谷等优质文旅项目;去年接待游客13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000万元。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蒋涤非看望慰问一线环卫工人时强调:关爱环卫工人 共建美丽城市|湖南日报
- 王俊寿在益阳调研商务和民政工作时强调:科技赋能壮大产业集群 用心用情提升服务温度|湖南日报
- 资水天山千里遥 湘疆情深一家亲 熊炜与王志武座谈
- 熊炜:坚决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严防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 扬经贸之帆 助合作共赢 熊炜率益阳代表团访问希腊雅典、英国伦敦等地
- 陈竞调研督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区县新闻
- 利用率超95%!看安化秸秆的 “逆袭之路”
- 桃江:“空闲棚”变“多产棚”,赚个“棚”满钵满
- 大通湖区生环委办:堵疏结合,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湖南日报
- 桃江探索“稻鸭共生”种养模式,鸭子成了生态循环系统重要一环,亩均节本增收超千元
- 秸秆变废为宝,年产值破千万!大通湖区北洲子镇有妙招
- 全国台球桌,七成安化人造|湖南日报
便民提醒
- 400余跑者用脚步证明:秋天的雨,拦不住桃江沾溪的活力全开%
- 桃江暖心一幕:父亲从医院赶回,儿子从外地归来,只为松木塘镇3000多人第二天有水喝%
- 赫山区八字哨镇“志愿红”守护“天空蓝”,党建引领秸秆禁烧见实效%
- “只要她开心,再累都值了”:一位母亲11年用舞步让植物人女儿重生%
- 桃江:数千亩红高粱丰收在望%
- 从“一把火”到“一把钱”,千山红镇的秸秆这样“逆袭”!%
益阳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