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湖区大闸蟹全面开捕 全国市场上3两5以上的大闸蟹,每10只就有一只产自大通湖@湖南日报市州头条
发布时间:2024-09-30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辛菱
湖南日报9月29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玉菡 通讯员 胡小清 刘钊作)“今年受高温天气影响,大闸蟹亩产65公斤左右,比去年下降10公斤,但3两的大闸蟹每公斤价格比去年上涨60元,依然是个丰收年。”28日,益阳市大通湖区大闸蟹全面开捕,蟹农袁征兵脸上乐开了花。
蟹农正在捕蟹。胡小清 摄
一大早,袁征兵就带着伙伴们驾着小船把前一晚放下的“地笼”一个个取上来,个大体壮的大闸蟹“张牙舞爪”。今年持续近两个月的高温天气对大闸蟹后期蜕壳和育肥带来一定影响,但由于前期种植轮叶黑藻、四季苦草等水草,给大闸蟹提供了广阔的“乘凉”环境,产量和成熟度比较可观。“气温最高的时候水面温度达到33摄氏度以上,水底的温度在水草作用下平均28摄氏度左右,我们的大闸蟹生长情况较好,今年全国市场上3两5以上的大闸蟹,每10只蟹就有一只产自大通湖。”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王春说。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王春(图右)和蟹农袁征兵(图左)笑开了花。胡小清 摄
大通湖是“中国河蟹之乡”,凭借黄满膏腴、肉质劲道特点,大通湖大闸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跻身“中国十大名蟹”。近年来,大通湖区发展“水草+大闸蟹”养殖模式,在上海海洋大学的技术支持下,成功培育适应本地生长的“大通湖1号”大闸蟹种苗,将螺蛳、南瓜、海鱼等作为大闸蟹的主要饲料,精养蟹塘水质保证在Ⅲ类以上,大闸蟹的品质得到提升。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逐步上升,大通湖大闸蟹已经成为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亮丽名片,也成为全区乡村振兴的拳头产业。仅2023年,全区共养殖大闸蟹2.1万亩,总产量达2000吨,总产值3.3亿元,综合产值突破8亿元。
原载《湖南日报》2024年9月30日09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调研碳基材料产业链建设情况
- 益阳市委社会工作会议召开 陈竞讲话 熊炜主持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
- 熊炜调研防汛备汛工作
- 益阳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主题宣讲暨文艺展演活动举行 陈竞熊炜出席
- 陈竞: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 更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区县新闻
- 沅江小芦笋撬动三十亿元大产业 年产约三万吨,带动两千多人就近就业|湖南日报
- 南县已签约落地国家储备粮源基地建设合作协议7.8万亩
- 安化茶产业“十件大事”发布,公布“有机茶园”“创新产品”成果
- 大通湖区金盆镇“稻+稻+亚麻”轮作,亩均增收700元
- 种养面积超42万亩,年产量6.2万吨!沅江小龙虾“爬”上全国多地市民餐桌
- 南县“政策+服务”双轮驱动护航春耕生产,全县早稻播种面积达17.5万亩
便民提醒
- 文旅促振兴,桃江灰山港镇甘泉山茶园开门迎客%
- 安化羊角塘镇未雨绸缪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培训%
- 桃江县增塘村“向阳花”家庭教育讲座:解锁亲子沟通密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
- 4月20日,益阳市第五届乡村马拉松赛在泉交河镇开跑%
- 大通湖区北洲子镇:插秧机帮忙,片片农田“披绿装”%
- 采摘明前茶%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