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湖区大闸蟹全面开捕 全国市场上3两5以上的大闸蟹,每10只就有一只产自大通湖@湖南日报市州头条
发布时间:2024-09-30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辛菱
湖南日报9月29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玉菡 通讯员 胡小清 刘钊作)“今年受高温天气影响,大闸蟹亩产65公斤左右,比去年下降10公斤,但3两的大闸蟹每公斤价格比去年上涨60元,依然是个丰收年。”28日,益阳市大通湖区大闸蟹全面开捕,蟹农袁征兵脸上乐开了花。
蟹农正在捕蟹。胡小清 摄
一大早,袁征兵就带着伙伴们驾着小船把前一晚放下的“地笼”一个个取上来,个大体壮的大闸蟹“张牙舞爪”。今年持续近两个月的高温天气对大闸蟹后期蜕壳和育肥带来一定影响,但由于前期种植轮叶黑藻、四季苦草等水草,给大闸蟹提供了广阔的“乘凉”环境,产量和成熟度比较可观。“气温最高的时候水面温度达到33摄氏度以上,水底的温度在水草作用下平均28摄氏度左右,我们的大闸蟹生长情况较好,今年全国市场上3两5以上的大闸蟹,每10只蟹就有一只产自大通湖。”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王春说。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王春(图右)和蟹农袁征兵(图左)笑开了花。胡小清 摄
大通湖是“中国河蟹之乡”,凭借黄满膏腴、肉质劲道特点,大通湖大闸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跻身“中国十大名蟹”。近年来,大通湖区发展“水草+大闸蟹”养殖模式,在上海海洋大学的技术支持下,成功培育适应本地生长的“大通湖1号”大闸蟹种苗,将螺蛳、南瓜、海鱼等作为大闸蟹的主要饲料,精养蟹塘水质保证在Ⅲ类以上,大闸蟹的品质得到提升。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逐步上升,大通湖大闸蟹已经成为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亮丽名片,也成为全区乡村振兴的拳头产业。仅2023年,全区共养殖大闸蟹2.1万亩,总产量达2000吨,总产值3.3亿元,综合产值突破8亿元。
原载《湖南日报》2024年9月30日09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熊炜:将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
- 陈竞:齐心协力为现代化新益阳建设贡献力量
- 陈竞任湖南省副省长
- 熊炜:用实干实绩书写益阳发展高分答卷
- 熊炜:以铁的手腕、铁的决心、铁的措施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 陈竞主持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8次集体学习
区县新闻
- 安化黄精标准体系发布 产业进入标准化、现代化发展“快车道”|湖南日报
- “米儿姐”的辣椒生意经:“宁可亏本,不能亏心”|湖南日报
- 科学防治马尾松毛虫,安化守护百万亩松林资源
- 2025中国品牌节,“安化黑茶”再添殊荣!
- 南县万亩菱角飘香,“水上经济”鼓了百姓钱包
- 沅江43万余亩晚稻“解渴”|湖南日报头版
便民提醒
- 鸬鹚渡镇奖励70位优秀学子 发放奖学金18.2万元%
- 王家湖村这堂“实践课”带来的示范效应,比开十次会都管用!%
- 筑牢“权为民用”信念!石牛江镇这堂课,为干部校准“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
- 资阳区柞树村“教育兴村”托举优秀学子,4年奖学19.3万元!%
- 兴村有“良”“方”丨长沙游客“泡”在安化宝塔山村感受如何?一起来读读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小学生田钧方的小作文%
- 羊角塘镇多部门联动上演“生命速递”,57岁男子走失12小时后获救!%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