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张佳伟 见习记者 郭朵朵 通讯员 郭轩
当清晨的阳光洒下,益阳市赫山区新市渡镇跳石村的黄桃变得鲜亮起来。7月24日,村里的黄桃园正式开园,迎来首批采摘游客。
挂满枝头的“阳光玫瑰”。张佳伟 摄
即便天气炎热,但黄桃园里依旧充满欢声笑语。“我们一家都是跳石村黄桃的‘老粉丝’,正好孩子放暑假就带他一起,从城里过来开车只要20多分钟。”益阳市民黄亮说。这一次,他一次性订购100公斤,“自己家人吃一点,给长沙的亲戚送一点”。
记者眼前的12亩黄桃园,今年预计产出5000多公斤黄桃,销售额在10万元以上。“我们还没开园,就已经让回头客预定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供游客采摘,8月15日之前差不多就卖完了。”黄桃园负责人曾新宇说。
跳石葡萄园。刘稀尉 摄
约500米开外的跳石葡萄园,人气同样很旺。60多亩的大棚里挂满了“夏黑”“阳光玫瑰”“青提”等。“今年葡萄产量预计在5万公斤以上,因为品种不同,成熟的时间也不一样,可以从7月一直采摘到10月底。”葡萄园负责人罗胜先介绍。
夏季跳石村主打水果,隔壁的建新村则主推莲蓬。“三伏天,新鲜莲子和消暑更配哦。”隔着百米远,就能听到“塘主”朱敏播放的扩音喇叭声。荷塘边撑起一把遮阳伞,朱敏负责销售,丈夫负责下塘采摘。
16亩的荷塘,朱敏一个夏天就能卖5万多元。建新村有10多户村民种植了莲蓬,平均每户每年能增收近3万元。
近年来,新市渡镇引导7个村打造一村一品,借助“周扬故里”的优势,掀起了一股采摘热。自搭桥村的春笋,跳石村的黄桃、葡萄、茶叶,建新村的莲蓬、杨梅、沙田柚,阳和村的冬笋……每个季节都可以采摘。跳石村近千亩茶园在春季产出的黄金茶,销售额达580万元。
以“竹乡”闻名的新市渡镇,竹林面积丰富,不仅山林有竹、村民房前屋后也有竹。乘着“采摘经济”浪潮,新市渡镇在自搭桥村试点发展“庭院经济”,为100户村民房前屋后的小竹林用篱笆围起,每户免费发放30至60只鸡苗,散养竹林走地鸡。“村民养的鸡以及鸡蛋,由村集体经济创办的乡创农庄按市场价保底收购,村民也可以选择卖给游客。”自搭桥村村党总支书记李世忠说。
春吃笋子、夏吃鸡,得益于“采摘经济”“庭院经济”的扶持,自搭桥村兰家塅组脱贫户莫胜辉申请养了1000多只竹林鸡,平均年收入5万元。
“目前,‘庭院经济’正从试点向全镇铺开,去年全镇‘采摘经济’+‘庭院经济’实现销售额达1000万元。”新市渡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统战委员张亚龙说。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以归零心态奋进姿态 持续推进城市文明建设
- 益阳市政协七届二十五次常委会会议召开
- 陈竞: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 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益阳提供坚强保障
- 熊炜:科学编制规划 系统谋划益阳未来发展
- 推动民族地区共同迈向现代化 省政协调研组在益阳调研|湖南日报
- 陈竞会见肯尼亚基苏木郡城市经理迈克尔·阿巴拉·旺格一行
区县新闻
- 沅江:“虫情天眼+田间侦察兵”织牢40.8万亩稻田防控网
- 爆单了!赫山“伢子”小玉米销售火爆,今年总产量预计15万公斤
- 谁说洞庭湖区只种稻?大通湖区北洲子镇3960亩农田翻麦浪!
- 南县小龙虾,对了谁的胃?|湖南日报要闻头条
- 安化80多万农村居民喝上自来水 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4.5%|湖南日报市州头条
- 大通湖区13.6万亩油菜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达136公斤
便民提醒
- 大通湖区北洲子镇这一家庭农场的黄桃熟了%
- 20多位独居老人获村干部“精准守护”,村支书喊话:村里替你尽孝,但盼你回家!%
- 速度堪比高铁的空中猛禽游隼受伤,大通湖区干部群众携手救治%
- 群众点单、志愿接单,安化县柘溪镇让需求清单变“幸福清单”%
- 南县明山头镇为保油菜籽颗粒归仓,做了这些事……%
- 富民村留守儿童名动京城:故事被拍成电影,画作同步展览%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