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佳伟 通讯员 刘丹 阳宇 邱华英
暴雨裹杂着山泥,冲刷出一道道浑黄伤痕。益阳市赫山区会龙山街道的各座山坡上、山脚下,一栋栋老式跑马楼、矮破小的平房里,一户户人家被相继转移出来。
会龙山街道分布着许多老企业的单位房。这些房子都是上世纪的产物,居住的都是老年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搬家”,有人顾虑重重不愿搬离……连日来,记者走进会龙山街道,随同街道工作人员动员遭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转移。
“你们快来,这里有栋房子渗水了!”7月1日下午,黄泥湖村沙河五组组长打电话给村委。
街道和村委工作人员立即赶到渗水房屋,进行现场勘查。房屋多处渗水,出现了积水。
“我不想搬,搬了之后,家里的鸡鸭怎么办?”屋主朱月英有些情绪。
工作人员安排车辆将朱月英送到了安全地点。
“您放心,家里的鸡鸭先放到我家去养,等洪水退去后,再送还回来,保证不让它们饿着。”听到黄泥湖村党总支书记龚亮先的话,朱月英舒展了眉头,同意转移。工作人员联系朱月英的儿子,安排车辆将她送到安全地点。
6月27日,会龙山社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在巡逻中发现,橡机家属区2栋后山受暴雨影响,有滑坡迹象。
2栋只住了一对老夫妻,妻子代汉云79岁,瘫痪数十年,一直是丈夫照顾她,不肯搬去和子女同住。
“时间不等人,生命开不起玩笑,必须转移!”小区党支部书记刘翠英带领志愿者、工作人员上门劝说,并与代汉云的子女取得联系,由子女接去同住。刘翠英对老两口说:“险情过后,欢迎你们住回来。”
橡机家属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们冒着大雨转移代汉云。
大家冒着大雨,抬着坐在轮椅上的代汉云,走下200多级台阶。橡机家属区存在风险的楼栋中的住户全部完成转移。
“我父母年事已高,很固执,之前怎么也不肯搬出来。”代汉云的女儿说。
“这房子我住了几十年都没事,安全得很!”6月27日,面对前来劝导转移的社区工作人员,住在志溪河社区泉水坡家属楼的谭炳奎说。年近九旬的老人对住了多年的房子,有着深深的眷恋。
该家属楼上世纪八十年代依山而建,如今墙砖斑驳、瓦片掉落,楼梯扶手锈迹斑斑,部分墙体钢筋裸露,但仍住着21户37人。
暴雨袭来,屋外大雨,屋内小雨,屋顶瓦片时不时被雨水冲落,看得网格员叶建辉心惊胆战:“房子安全不安全,不是你们说了算!我给您儿子打电话。”
接到电话,谭炳奎的儿子谭卫东急匆匆赶过来,这时,谭炳奎已被做通思想工作。看到被搀扶着走下楼的父亲,身后还有社区工作人员提着的大包小包,谭卫东说:“这么大的雨,我爸执意要住在他的老房子里;要不是你们上门劝说,还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会龙山社区危房住户已转移至宾馆”“志溪河社区船舶厂家属区旧四楼最后一户顺利转移”……会龙山街道的微信群,不时弹出村(社区)避险转移群众的工作动态。
面对连续强降雨,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预警,会龙山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政委夏文娟说:“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转移群众!”该街道在隐患点设立临时党支部,党员干部、片组邻“三长”等460余人组成党员突击队,采用分片划区、包户到人等方式,动员群众开展“挪床行动”,就近就便顺利转移67户114人。
(原载《湖南日报》2024年7月2日02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调研碳基材料产业链建设情况
- 益阳市委社会工作会议召开 陈竞讲话 熊炜主持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
- 熊炜调研防汛备汛工作
- 益阳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主题宣讲暨文艺展演活动举行 陈竞熊炜出席
- 陈竞: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 更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区县新闻
- 沅江小芦笋撬动三十亿元大产业 年产约三万吨,带动两千多人就近就业|湖南日报
- 南县已签约落地国家储备粮源基地建设合作协议7.8万亩
- 安化茶产业“十件大事”发布,公布“有机茶园”“创新产品”成果
- 大通湖区金盆镇“稻+稻+亚麻”轮作,亩均增收700元
- 种养面积超42万亩,年产量6.2万吨!沅江小龙虾“爬”上全国多地市民餐桌
- 南县“政策+服务”双轮驱动护航春耕生产,全县早稻播种面积达17.5万亩
便民提醒
- 文旅促振兴,桃江灰山港镇甘泉山茶园开门迎客%
- 安化羊角塘镇未雨绸缪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培训%
- 桃江县增塘村“向阳花”家庭教育讲座:解锁亲子沟通密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
- 4月20日,益阳市第五届乡村马拉松赛在泉交河镇开跑%
- 大通湖区北洲子镇:插秧机帮忙,片片农田“披绿装”%
- 采摘明前茶%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