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益阳频道11月2日讯(通讯员 熊立波 李益君)在近日结束的第二十四届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上,“沅江芦菇”荣登本届参展金奖产品榜,并在短短的5天展期内,实现现场产品销售20多万元,签订意向性销售合同12个,合同金额1000多万元。
第二十四届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沅江芦笋芦菇展位实景。
沅江市地处洞庭湖腹地,有芦苇面积约45万亩,年产芦苇35万吨左右。曾经的芦苇造纸业,一度使沅江市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湖南十强县做出了重大贡献。2018年12月起沅江市造纸企业全面退出造纸产能,沅江市不仅失去了一大支柱产业,几十万亩芦苇因供需链断裂导致大面积弃收。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产业转型,成了沅江市委、市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
春夏之交南洞庭湿地的芦苇荡。
勤劳智慧的沅江人民就地取材,用发酵后的芦苇做基质来培育芦菇。在本地政府大力支持和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等多方合力下,除了从芦苇荡里成功驯化了野生胶状鳞伞菇之外,还引进了春生田头菇、大球盖菇、赤松茸等常规食用菌品种。
沅江地域得天独厚的温、光、水、气候及土壤条件,使得沅江芦菇品质在食用菌中属上乘。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湖南省食品测试分析中心)检测:沅江芦菇中的胶状鳞伞菇蛋白质含量是香菇的2.7倍,含有1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中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分别是香菇的1.3倍和2.5倍。
工厂化生产芦菇大棚内的“沅江芦菇”及加工产品。
发展沅江芦菇产业,是沅江市委、市政府落实中央绿色发展新理念、加快芦苇产业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快乡村振兴、实施“二次创业”的实际行动。
2020年,沅江市编制了《沅江市芦苇食用菌发展规划》,明确了芦菇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方式、方法。截至2022年底,全市芦菇生产和销售企业8家,芦菇种植合作社7家,芦菇种植面积500多亩,已建成7个较大型芦菇栽培基地,芦菇产量达2000多吨,消耗芦苇约1万吨,实现综合产值约6亿元。
今年新推广芦菇种植面积近1000亩,通过工厂化生产、大棚生产和农村空闲房种植芦菇,实现年产量约3000吨,实现综合产值约8亿元,初步打响了“沅江芦菇”的品牌知名度。
用芦苇做基质培育的“沅江芦菇”常规品种。
沅江芦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核心技术的科研攻关。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沅江基地作为平台,成立了沅江芦菇产业发展研究院,不断改善芦苇基质配方、芦菇品种筛选和栽培技术持续提高、芦菇产品精深加工继续推进,沅江芦菇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渐凸显。(沅江市两芦办供图)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调研碳基材料产业链建设情况
- 益阳市委社会工作会议召开 陈竞讲话 熊炜主持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
- 熊炜调研防汛备汛工作
- 益阳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主题宣讲暨文艺展演活动举行 陈竞熊炜出席
- 陈竞: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 更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区县新闻
- 沅江小芦笋撬动三十亿元大产业 年产约三万吨,带动两千多人就近就业|湖南日报
- 南县已签约落地国家储备粮源基地建设合作协议7.8万亩
- 安化茶产业“十件大事”发布,公布“有机茶园”“创新产品”成果
- 大通湖区金盆镇“稻+稻+亚麻”轮作,亩均增收700元
- 种养面积超42万亩,年产量6.2万吨!沅江小龙虾“爬”上全国多地市民餐桌
- 南县“政策+服务”双轮驱动护航春耕生产,全县早稻播种面积达17.5万亩
便民提醒
- 文旅促振兴,桃江灰山港镇甘泉山茶园开门迎客%
- 安化羊角塘镇未雨绸缪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培训%
- 桃江县增塘村“向阳花”家庭教育讲座:解锁亲子沟通密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
- 4月20日,益阳市第五届乡村马拉松赛在泉交河镇开跑%
- 大通湖区北洲子镇:插秧机帮忙,片片农田“披绿装”%
- 采摘明前茶%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