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郭朵朵 通讯员 王沁峰
每当夜幕降临,益阳市资阳区明清古巷景区灯光次第亮起,五彩灯光与古老建筑交相辉映,古巷、街区游客摩肩接踵。“我们最忙的时候主要是晚上,晚上更热闹!”在景区摆摊的摊主徐海燕笑着说。
夜晚的明清古巷。明清古巷景区供图
资阳区商业样板街-明清古巷夜间经济聚集区是首批湖南省夜间消费聚集示范区之一,创新“文化为魂、服务为基、业态为核”夜间经济模式,在城市的夜色中绘就消费提振的绚丽画卷。
【密码一:文化为魂】
唤醒沉睡的历史街区
明清古巷,是益阳千年古城的重要见证者。古巷始建于明代,现存建筑多为清代至民国时期,拥有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点41处,“拱券撑墙”建筑风格更是全国少有。
航拍明清古巷夜景。郭朵朵 摄
资阳区以“明清商埠文化”为主题,重点打造“一廊、三楼、四码头、八大场馆”等核心文化主题产品,将其构建成一座没有围墙、永不落幕的沉浸式 IP 体验街区。21处文保建筑华丽转身为“夜间文化驿站”,月明楼、永清街、将军庙等地标,成为游客竞相打卡的热门地点。
4月12日至13日,湖南宝中2025“万人游湘”活动益阳开展,5000多名游客到明清古巷领略明清商埠文化、码头文化。
【密码二:服务为基】
让保障与关怀升温
自1月18日开街试运营以来,明清古巷人气爆棚。最新数据显示,景区已接待游客突破218万人次,日均客流量超2万人次。
明清古巷如今的火爆并非偶然,而是精心打磨与用心服务的成果。开街运营后,资阳区在服务保障方面不遗余力。为解决游客停车难题,不仅给明清古巷配备免费停车场,资阳区全区机关单位向游客开放停车位,同时组织各单位执勤巡逻。医疗室、投诉室、母婴室、免费的轮椅和婴儿车一应俱全。
明清古巷免费停车场的汽车影院。郭朵朵 摄
徐润州主要负责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的接待工作。除了及时接听游客来电,他还有个厚厚的登记本,上面登记了游客失物招领的详细信息,还有帮忙找回走散游客的相关情况。“我们捡到过2000元、手机等各种物品,都及时归还给游客。”徐润州说。
【密码三:业态为核】
点燃多元消费热潮
通过“旅游+文化、美食、非遗”等多元融合方式,明清古巷景区全力打造益阳古城・资阳不夜城,构建起“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场景,形成了规划合理、设施完善、业态多元、管理规范的夜间经济发展格局,释放经济发展活力。
夜晚益阳弹词表演现场。郭朵朵 摄
在业态打造上,景区精准发力,聚焦非遗工坊、老字号品牌、网红首店三大主力业态开展招商。
糖油粑粑、白糖饺子、擂茶等各种老益阳小吃让人流连忘返;百年茶楼摇身一变成为“戏曲小剧场”,变脸表演、器乐合奏等日常演出活动精彩纷呈;“益阳弹词”的悠扬唱腔、“洞庭木雕”的精湛工艺等,让人们领略益阳深厚的历史底蕴;传统花灯与现代灯光艺术将古巷装扮得美不胜收……
《夜上海》表演现场。明清古巷景区供图
如今的夜经济,早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逛吃”模式,而是升级为“文化+ 消费+社交”的多元综合体,吸引着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消费者纷至沓来。清明假期,景区接待游客突破11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量超5万人次,游客消费总额近40万元。
灯光秀现场。郭朵朵 摄
从曾经的“历史遗迹”到如今的“文化客厅”,明清古巷实现了华丽转身。当月光洒在青石板路上,传统灯笼与现代霓虹灯相互交织,传统技艺与现代消费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明清古巷景区正以“文化+科技+商业”的创新姿态,书写城市夜间经济的崭新篇章。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以归零心态奋进姿态 持续推进城市文明建设
- 益阳市政协七届二十五次常委会会议召开
- 陈竞: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 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益阳提供坚强保障
- 熊炜:科学编制规划 系统谋划益阳未来发展
- 推动民族地区共同迈向现代化 省政协调研组在益阳调研|湖南日报
- 陈竞会见肯尼亚基苏木郡城市经理迈克尔·阿巴拉·旺格一行
区县新闻
- 沅江:“虫情天眼+田间侦察兵”织牢40.8万亩稻田防控网
- 爆单了!赫山“伢子”小玉米销售火爆,今年总产量预计15万公斤
- 谁说洞庭湖区只种稻?大通湖区北洲子镇3960亩农田翻麦浪!
- 南县小龙虾,对了谁的胃?|湖南日报要闻头条
- 安化80多万农村居民喝上自来水 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4.5%|湖南日报市州头条
- 大通湖区13.6万亩油菜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达136公斤
便民提醒
- 大通湖区北洲子镇这一家庭农场的黄桃熟了%
- 20多位独居老人获村干部“精准守护”,村支书喊话:村里替你尽孝,但盼你回家!%
- 速度堪比高铁的空中猛禽游隼受伤,大通湖区干部群众携手救治%
- 群众点单、志愿接单,安化县柘溪镇让需求清单变“幸福清单”%
- 南县明山头镇为保油菜籽颗粒归仓,做了这些事……%
- 富民村留守儿童名动京城:故事被拍成电影,画作同步展览%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