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郭朵朵
“家里小孩特别喜欢这里,有时一天要来五次,很喜欢这儿的节目。”4月7日,每天都要来益阳明清古巷散步的李女士告诉记者。每天,明清古巷音乐一响,游人就立马从四面八方涌入月明广场。
明清古巷的活动不仅免费看,而且日日有,月月新。回溯2月至3月,古巷犹如一座永不落幕的欢乐剧场。抛绣球招亲的高台上,彩绸飘舞;国潮三弦琴弹奏出的旋律悠扬流转,在古巷的屋檐下穿梭……这些活动由山东浒源文旅发展有限公司策划执行,演职人员主要来自河南。
4月7日,《欢迎来到90年代》节目现场。郭朵朵 摄
4月,益阳市花鼓戏剧团成为古巷演出新主角,36位演员分为两组轮流演出,每组18人,一星期更换一次。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他们,对家乡文化的理解融入每一个表演细节,唱得了花鼓戏,走得了复古巡游。《欢迎来到90年代》巡游队伍登场,复古装扮、动感舞步瞬间点燃现场;热舞串烧《夜上海》让人梦回美好旧时光,嗨翻全场。
“景区安排这么多活动的初衷是引流。巡游路线基本涵盖整个古巷,为店铺和摊贩们带来大量人流。”明清古巷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观众反馈,还会定期更新节目、加入新面孔。
4月7日,《三国战鼓》节目现场。郭朵朵 摄
“以前我们主要表演的是花鼓戏,也是第一次尝试在景区表演这么丰富的节目。一星期内完成节目试演排练,强度很大,但也乐在其中。”益阳市花鼓戏剧团业务团长谭志强表示,为了吸引游客,活动大部分采用快闪形式。
“00后”徐雪娟是剧团里最小的,台上的她舞姿曼妙,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台下观众多一些,我们就很有成就感。”有时,演出的工作人员在演出结束后还会给游客送上小零食。
4月7日,跟着巡游队伍行进的人群。郭朵朵 摄
来自广州的张健珍和家人计划坐着房车游遍中国。4月7日,他们来到了明清古巷。“这里不仅停车免费,还有免费精彩的活动看,体验感很好。”63岁的张健珍高兴地说。
灯光秀现场。明清古巷景区供图
从开街盛典活动开始,明清古巷各类活动便接连不断,涵盖了书画惠民、花鼓戏、皮影戏、汉服秀、动漫秀等兼具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活动,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参与感。
资阳区2025年“巷往好时光 青年来打卡”大学生古巷行活动。明清古巷景区供图
1月18日至4月6日,明清古巷日常演出以及各类活动共计2038场,其中日常演出活动1973场,联合资阳区举办群众文化演出57场,承接益阳市其他部门活动8场。一场场文化活动盛宴,让明清古巷不仅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鲜活样本,吸引着四方来客。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益阳明清古巷累计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再次迎来客流小高峰。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调研碳基材料产业链建设情况
- 益阳市委社会工作会议召开 陈竞讲话 熊炜主持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
- 熊炜调研防汛备汛工作
- 益阳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主题宣讲暨文艺展演活动举行 陈竞熊炜出席
- 陈竞: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 更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区县新闻
- 沅江小芦笋撬动三十亿元大产业 年产约三万吨,带动两千多人就近就业|湖南日报
- 南县已签约落地国家储备粮源基地建设合作协议7.8万亩
- 安化茶产业“十件大事”发布,公布“有机茶园”“创新产品”成果
- 大通湖区金盆镇“稻+稻+亚麻”轮作,亩均增收700元
- 种养面积超42万亩,年产量6.2万吨!沅江小龙虾“爬”上全国多地市民餐桌
- 南县“政策+服务”双轮驱动护航春耕生产,全县早稻播种面积达17.5万亩
便民提醒
- 文旅促振兴,桃江灰山港镇甘泉山茶园开门迎客%
- 安化羊角塘镇未雨绸缪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培训%
- 桃江县增塘村“向阳花”家庭教育讲座:解锁亲子沟通密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
- 4月20日,益阳市第五届乡村马拉松赛在泉交河镇开跑%
- 大通湖区北洲子镇:插秧机帮忙,片片农田“披绿装”%
- 采摘明前茶%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