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郭朵朵
“家里小孩特别喜欢这里,有时一天要来五次,很喜欢这儿的节目。”4月7日,每天都要来益阳明清古巷散步的李女士告诉记者。每天,明清古巷音乐一响,游人就立马从四面八方涌入月明广场。
明清古巷的活动不仅免费看,而且日日有,月月新。回溯2月至3月,古巷犹如一座永不落幕的欢乐剧场。抛绣球招亲的高台上,彩绸飘舞;国潮三弦琴弹奏出的旋律悠扬流转,在古巷的屋檐下穿梭……这些活动由山东浒源文旅发展有限公司策划执行,演职人员主要来自河南。
4月7日,《欢迎来到90年代》节目现场。郭朵朵 摄
4月,益阳市花鼓戏剧团成为古巷演出新主角,36位演员分为两组轮流演出,每组18人,一星期更换一次。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他们,对家乡文化的理解融入每一个表演细节,唱得了花鼓戏,走得了复古巡游。《欢迎来到90年代》巡游队伍登场,复古装扮、动感舞步瞬间点燃现场;热舞串烧《夜上海》让人梦回美好旧时光,嗨翻全场。
“景区安排这么多活动的初衷是引流。巡游路线基本涵盖整个古巷,为店铺和摊贩们带来大量人流。”明清古巷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观众反馈,还会定期更新节目、加入新面孔。
4月7日,《三国战鼓》节目现场。郭朵朵 摄
“以前我们主要表演的是花鼓戏,也是第一次尝试在景区表演这么丰富的节目。一星期内完成节目试演排练,强度很大,但也乐在其中。”益阳市花鼓戏剧团业务团长谭志强表示,为了吸引游客,活动大部分采用快闪形式。
“00后”徐雪娟是剧团里最小的,台上的她舞姿曼妙,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台下观众多一些,我们就很有成就感。”有时,演出的工作人员在演出结束后还会给游客送上小零食。
4月7日,跟着巡游队伍行进的人群。郭朵朵 摄
来自广州的张健珍和家人计划坐着房车游遍中国。4月7日,他们来到了明清古巷。“这里不仅停车免费,还有免费精彩的活动看,体验感很好。”63岁的张健珍高兴地说。
灯光秀现场。明清古巷景区供图
从开街盛典活动开始,明清古巷各类活动便接连不断,涵盖了书画惠民、花鼓戏、皮影戏、汉服秀、动漫秀等兼具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活动,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参与感。
资阳区2025年“巷往好时光 青年来打卡”大学生古巷行活动。明清古巷景区供图
1月18日至4月6日,明清古巷日常演出以及各类活动共计2038场,其中日常演出活动1973场,联合资阳区举办群众文化演出57场,承接益阳市其他部门活动8场。一场场文化活动盛宴,让明清古巷不仅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鲜活样本,吸引着四方来客。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益阳明清古巷累计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再次迎来客流小高峰。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市政府与中铁十八局举行工作会谈 熊炜闫广天出席
- 熊炜:冲刺四季度 决胜全年度 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 高质量发展带来高品质生活 益阳市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湖南日报要闻头条
- 非凡“十四五”|因地制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益阳谱写“产业强市”新篇章
- 熊炜主持召开市政府2025年第18次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高质量充分就业等工作
- 熊炜:努力把营商环境打造成益阳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区县新闻
- “丰”景藏在科技里!南县推广“四防一增”等技术助力一稻双收节本增效
- 安化油茶采收新景:天上运,地上采,无人机搭起“空中运输线”
- 烟溪酒糟鱼“游”出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产品销售额突破800万元
- 利用率超95%!看安化秸秆的 “逆袭之路”
- 桃江:“空闲棚”变“多产棚”,赚个“棚”满钵满
- 大通湖区生环委办:堵疏结合,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湖南日报
便民提醒
- 老有所为,幼有反哺,柞树村找到了乡村治理的“幸福密码”%
- 资阳区省级万亩示范片晚稻收割忙%
- 南县乌嘴乡又东村莲藕丰收了!|湖南日报图片新闻%
- 400余跑者用脚步证明:秋天的雨,拦不住桃江沾溪的活力全开%
- 桃江暖心一幕:父亲从医院赶回,儿子从外地归来,只为松木塘镇3000多人第二天有水喝%
- 赫山区八字哨镇“志愿红”守护“天空蓝”,党建引领秸秆禁烧见实效%
益阳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