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通讯员 李毓蓉
在手术显微镜的方寸视野中,缝合线细过发丝,血管神经在指尖精准 “复活”—— 这里是益阳医专附属医院手足显微外科的日常战场。成立17年来,作为益阳肖氏正骨团队和医院大骨科(创伤关节外科、创伤脊柱外科、手足显微外科)的重要力量,团队以 “毫厘之间的精微艺术”,创造了断指再植存活率超95%的奇迹,更用无 “微” 不至的关怀,重塑了无数患者的人生。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科室,聆听那些关于坚守与重生的故事。
手足显微外科团队。
十七载深耕:从 “零起步” 到区域显微外科高地
2008年,益阳医专附属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作为益阳市首个独立成科的手足显微专科正式成立。彼时,5名医生、30张床位,便是这个 “精微战场” 的全部家当。但团队没有因起步简陋而却步,在业务院长周锋波、科主任周文进的带领下,他们锚定断指(肢)再植这一核心方向,向 “黄金6小时” 急诊救治的极限发起挑战。
十七年间,团队啃下一个又一个 “硬骨头”:突破解剖结构限制完成益阳市首例断耳再植,攻克搅拌机绞伤等复杂复合伤救治难题,在手指再造、神经移植、先天性畸形矫正领域实现从 “保肢存活” 到 “功能恢复” 的质的飞跃。如今,科室已壮大为19人专业团队、65张开放床位,配备全市领先的显微手术设备,早在2012年便跻身首批益阳市临床重点专科,依托科室的技术积淀与发展动能,医院大骨科整体实力持续攀升,2024年被授予益阳市医疗名科,而手足显微外科也成为湘西东北地区显微外科领域当之无愧的 “技术标杆”。
六小时接力:撑起三个孩子爸爸的 “顶梁柱手”
周文进主任带领团队做手术。
2024年夏天,42岁的搅拌车司机周某在卸料时,被坠落的水泥块砸中左手,手掌从腕部附近完全离断。作为家里三个孩子的父亲、全家唯一的劳动力,急诊评估显示,创面污染严重,血管神经肌腱撕脱范围极大,再植难度极高。“他是家里的顶梁柱,这只手必须保!” 周文进主任主刀,团队成员轮流接力手术。6个小时里,他们在显微镜下仔细分离出3条动脉、4条静脉、5根重要神经,逐一精准吻合。当周某再次触摸熟悉的搅拌车方向盘时他眼眶发热:“是益阳医专附属医院救了我们一家人!”
幼足重生:为5岁娃缝补童年的 “绣花术”
2025年的一场车祸,让5岁男孩小帆的右脚几乎碾烂。当裹着鲜血的孩子被紧急送医时,家人的哭声里满是绝望。手足显微外科团队迅速启动多阶段救治方案:一期清创固定碎裂骨骼,为足踝搭建 “支架”;二期皮瓣移植覆盖暴露创面,这是整场救治的关键。手术中,主刀医生杨成的镊子夹着比发丝还细的缝合线,在显微镜下对准直径不足1毫米的血管壁。5个小时里,视线始终锁定方寸视野,连呼吸都刻意放轻。当最后一根静脉吻合完毕,移植的皮瓣渐渐透出淡粉,血管搏动清晰可辨 —— 那是生命回归的信号。
游离皮瓣切取移植术后恢复健康的小帆。
如今,小帆光着脚踩在复健走廊上奔跑,偶尔还会停下来跺跺脚,仰着小脸对查房的医生说:“杨医生,你看!我的脚脚一点都不疼了,跑起来比以前还快呢!” 一旁的妈妈红着眼眶补充:“当时真以为这只脚保不住了,是你们用细得看不见的线,把孩子的童年缝好了。”
断耳重接:搅拌机旁抢回的 “听觉希望”
2025年2月26日,桃江工人邓某的哭喊划破车间:他被卷入搅拌机,左上肢离断、左胸开放性损伤,左耳更是仅余少量皮肤连接,完全离断的耳廓沾满油污,创面污染严重。“先保生命,再抢器官!” 多学科团队第一时间稳住邓某的生命体征,手足显微外科团队随即接手这场 “禁区级” 手术。耳部血管纤细如丝,且解剖结构复杂,再植难度远超普通断指。医生们在显微镜下逐一分离耳后动脉、静脉与神经,精准吻合每一个解剖结构。
术后14天,拆开敷料的那一刻,邓某小心翼翼地摸了摸重新 “长” 在头上的耳朵,当听到医生说 “存活率100%,听力也没受影响” 时,这个40多岁的硬汉当场红了眼:“出事的时候我以为耳朵肯定没了,以后不仅难看,连听声音都费劲。没想到你们真的把它接活了,现在打电话、听机器声都清清楚楚,太感谢了!” 这场手术不仅填补了益阳市耳部离断再植的空白,更给了邓某重新听见世界的可能。
八小时攻坚:保住43岁女工的 “养家手”
2025年清晨,43岁的张女士在车间作业时,右手三根手指被高速机器齐刷刷压断。当她被送到医院时,断指因缺血泛白,距离受伤已过去两小时,再植窗口期不断收紧。
科室早已开启绿色通道,手术器械、显微镜全部待命。“这只手是她养家的根本,必须接住!” 周文进主任带领团队立刻投入战斗:清创去除坏死组织、钢针固定骨骼、吻合血管神经、缝合肌腱……8 个小时里,医生们始终弯腰弓背,眼睛紧盯着显微镜视野,手中的缝合针如绣花般穿梭。当断指末端泛起红润,团队成员才发现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
术前。 术后。
半年后复查时,张女士握着能灵活屈伸的手指,反复摩挲着曾经的伤口,哽咽着对医生说:“我家里有老人要养,孩子还在上学,当时看着断了的手指,心想天塌了。是你们整整8个小时没合眼,保住了我的手,也保住了我们家的生计。现在我能正常上班、做饭,连穿针引线都没问题,真的太感激了!” 如今,她已顺利重返岗位,车间里又能看到她熟练操作机器的身影。
精研不辍:“显微匠心” 的传承与延伸
年均超200台再植手术、95%以上的存活率,这些数字背后,是团队成员连续十多小时手术的坚守,是对每一根血管、每一束神经的敬畏。以周文进医生为代表的团队,不仅在临床一线创造奇迹,更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将实战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推动区域显微外科技术发展。
周文进带领团队检查患者术后康复情况。
如今,科室正将技术优势延伸至慢性创面修复、显微肿瘤治疗等新领域。从幼童的小足到工人的断指,从离断的耳廓到养家的手掌,益阳医专附属医院手足显微外科的医生们,用显微镜下的针脚,缝合着破碎的肢体,更缝合着患者对生活的希望。毫厘之间,既是技术的极限,更是医者仁心的广度。这些 “精微” 守护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 熊炜主持召开2025年三季度大气污染防治党政联席会议
- 熊炜督导检查国庆假期前安全生产工作
- 做大做优特色产业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调研组在益阳调研|湖南日报
- 2025年“益阳企业家日”“银城会客厅”政企座谈会召开 熊炜讲话 刘泽友胡立安出席
- 熊炜:全力以赴把零基预算改革抓实抓好、推向深入
区县新闻
- 五连冠!南县稻虾米再夺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金奖,品牌价值329亿元领跑南方大米
- 饲料化、能源化、肥料化多途径协同发力,大通湖区金盆镇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5%
- 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大通湖区芸洲子村产业资金助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 又添一张“金名片”,安化腊肉获评知名商标品牌
- 桃江举办“村K” 大赛决赛,24名民间歌手亮嗓
- 安化农家书屋让学生乐享“书香假期”|湖南日报
便民提醒
- 益阳:晚稻长势喜人%
- 桃江县高桥镇168次全民清扫,人居环境“美颜”进度条到哪了?%
- 赫山区谢林港镇滨河农民集中安置房拔地而起%
- 放学路上遇火灾,安化2名小学生教科书式应对%
- 既讲政策又分析产业发展,沅江阳雀洪村第一书记上党课干货满满%
- 一键启机,千亩良田“喝上”及时水!赫山区八字哨镇电力改造获赞%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