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通讯员 李毓蓉 张健
日前,在益阳市2025 年中国医师节典型推介会上,20位深耕医疗一线的医生获评全市“优秀医师”,益阳医专附属医院创伤脊柱外科主任、农工党党员邓兵光荣在列。
邓兵。
在这家医院里,邓兵的名字早已与 “精准诊疗”“安心托付” 紧密相连:从医32载,他始终以“为患者重塑挺直脊梁” 为初心,把患者需求放在首位,用一台台精细的脊柱手术、一次次耐心的病情沟通,践行“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承诺,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青年医生、农工党党员,共同守护着患者“挺直的脊梁”。
守乡土拓新途:技术创新“挺直患者的脊梁”
1993 年,刚从骨外科专业毕业的邓兵,毅然放弃外地机会,选择留校入职益阳医专附属医院。“小时候总见家乡人去外地看病,一路折腾不说,还因人生地不熟满是焦虑,总怕病没治好、钱白花了。” 这份对乡土的牵挂,让他许下 “留下来做百姓就医靠山”的诺言。而这一守,便是32个春秋。
这份“靠山”的承诺,不仅藏在临床诊疗的细节里,更落在学科建设与技术突破的行动中。遇到紧张的患者,他总会拉把椅子坐在病床边,用“我们一起想办法” 的温和语气拆解病情,缓解对方不安。为提升诊疗水平,他先后 5 次主动赴北京、上海知名医院进修,不断精进技艺。
邓兵带领团队做手术。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等常见病,邓兵推行“个性化诊疗”:对年轻患者,优先选创伤小、恢复快的椎间孔镜微创手术;对老年患者,结合基础病调整方案降低风险。“以前开大刀要十几厘米伤口,住院半个月、花好几万元;现在创口就几毫米,住三四天就能回家,费用还少一半多。”他说。
技术落地的背后,是他让 “家乡诊疗近路” 惠及更多百姓的初心——让益阳的患者不用奔波,在家门口就能“挺直脊梁”。 这是邓兵 32 年未变的承诺,也是他作为益阳肖氏正骨团队、医院大骨科(创伤关节外科、创伤脊柱外科、显微手足外科)一份子,从“守乡土”到“拓新途” 始终不变的底色。
执柳叶破 “脊” 疾:以术济人祛“脊病之苦”
2023 年春天,一场跨越多地的救治,让邓兵成了患者张先生的“救命人”。
那时,60多岁的来自益阳桃江县牛田镇村民张先生被腰背部剧痛折磨得卧床不起,儿女轮流背着他辗转长沙、武汉数家医院,治疗费花了不少,疼痛却没减轻。他拉着儿女的手说:“不治了,别再花钱了”。
偶然从同乡口中听说邓兵擅长治疑难脊柱病,一家人抱着最后一丝期待,推着轮椅把他送到了益阳医专附属医院。
患者张先生给邓兵送锦旗。
接诊后,邓兵反复核查多份影像资料,最终确诊为“颈椎腰椎感染神经受压”。手术前,邓兵特意把张先生的儿女叫到办公室,用画图的方式讲解两次手术流程,消除了家属们的疑虑。手术成功后,张先生康复出院时,送来锦旗:“邓主任,您真是我们全家的救星!现在我完全恢复自理能力,家里人再也不用遭罪了。您不仅医术好,心更好!”
除了张先生的病例,2023年,近100公斤重的杨先生也在邓兵手中重获健康。杨先生患的是 L4/5 腰椎管狭窄症,因体重超标,脊柱长期过度负荷,手术难度极高。经过反复讨论,医院制定最优方案最终手术成功。当杨先生能不用拐杖走路时,他激动地拉着邓兵的手说:“以前总觉得医生高高在上,没想到您比家里人还贴心。”
传技艺续 “脊” 魂:带教育才铸 “护脊薪火”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青年医生,才能让更多百姓的‘健康脊梁’得到守护。”在提升自身医术的同时,邓兵始终把 “传帮带” 放在重要位置。他带教青年医生时,不仅注重传授技术,更注重传递“医者温度”——要让青年医生明白,治病不仅要靠精湛的医术,更要靠一颗关爱患者的心。
邓兵(左二)带领团队开展疑难病例讨论。
青年医生邬虎刚到科室时,对脊柱微创手术操作不熟悉,面对影像资料常无从下手。邓兵没有批评,而是耐心鼓励。一次,科室接诊一位因担心手术风险而焦虑的老年患者,邓兵让邬虎尝试主刀,先教他安抚患者:“老人家年纪大了,对手术容易有顾虑,你多跟她说说手术的安全性,再讲讲我们之前成功的康复案例,她心里就能踏实些。” 手术当天,邬虎紧张时,他在旁轻声鼓励:“不要紧张,按练习的来,相信自己。”
术后复查,老人握着邬虎的手道谢。邬虎转头时,正撞见邓兵欣慰的笑容。后来邬虎说:“邓主任不仅教我做手术,更教我做让患者放心的医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践初心暖基层:送医宣教护 “乡土脊梁”
从医 32 载,邓兵深知基层农村病患常因 “拖、等、挨” 加重病情,邓兵直言:“把医疗知识送到基层,是我作为医生、农工党党员的责任。”
每年的“环境与健康宣传周”,他都会抽时间参与农工党益阳市委会的爱心义诊,深入农村与群众面对面。
义诊中他发现,“脊柱侧弯” 在基层青少年中发病率高却受重视不足,不少群众误将其引发的疼痛当作落枕或受凉。因单靠义诊和医院宣传难以覆盖需求,身为市政协委员的他,结合收集的数据撰写专题社情民意,呼吁关注脊柱疾病预防,尤其重视青少年 “脊柱侧弯” 的及早纠正,以 “以防代治” 减少患者病痛与经济压力。
秉匠心赴新程:深耕学科,谱 “脊康新章”
从2008年科室初创时的 3 张病床,到如今成为区域标杆,邓兵全程见证并推动着创伤脊柱外科的成长——作为益阳肖氏正骨团队和医院大骨科的重要力量,科室的发展也为整体骨科体系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2010 年,科室成功获评 “益阳市重点学科”,2023年医院大骨科被授予益阳医疗名科。
邓兵正在查阅专业资料。
从业32年来,邓兵深耕临床专业技术,还牵头或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参编的4部全国医学教材,因案例鲜活、实用性强,成了骨科专业学生的“学习宝典”;牵头的 “脊柱外科临床教学改革” 项目,突破传统教学瓶颈,拿下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谈及未来,邓兵目光坚定,作为益阳肖氏正骨团队的一员、医院大骨科的骨干,他始终以推动学科发展、守护百姓健康为己任。夕阳下,他办公桌上摊着患者的影像资料和未写完的病历,他正以初心为灯、以匠心为笔,继续书写着守护百姓 “健康脊梁” 的温暖故事。(本文图片由益阳医专附属医院提供)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熊炜率队调研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工作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 陈竞在益阳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会议上强调 准确把握文旅产业发展的新要求新趋势 加快打造境内外游客湖南旅游“第二站”
- 熊炜走访慰问教师代表并讲授思政课
- 熊炜主持召开市政府2025年第15次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污染防治攻坚战、安全生产等工作
- 陈竞主持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9次集体学习
区县新闻
- 又添一张“金名片”,安化腊肉获评知名商标品牌
- 桃江举办“村K” 大赛决赛,24名民间歌手亮嗓
- 安化农家书屋让学生乐享“书香假期”|湖南日报
- 珠海考察发现商机,远赴山东学来技术!大通湖区这个合作社试种“黄金”小番茄,亩产有望超3000公斤
- 沅江:300万元“攻坚基金”靶向激励秸秆禁烧“零火点”
- 安化黄精标准体系发布 产业进入标准化、现代化发展“快车道”|湖南日报
便民提醒
- 一键启机,千亩良田“喝上”及时水!赫山区八字哨镇电力改造获赞%
- 桃江县汤家塅村8年累计发放师生奖学金42万元%
- 桃江县灰山港镇3万师生家长同上“开学第一课”%
- 竞聘上岗+外单位业务骨干担任考官,桃江县桃花江镇创新选人用人方式%
- 安化宝塔山村:计生系列保险进乡村,携手共筑幸福家%
- 利剑护蕾!安化羊角塘镇“广宣传+强巡查”双轨亮剑,筑牢未成年保护防火墙%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