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通讯员 李毓蓉 张健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医疗环境中,益阳医专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欧胜伟却以“慢”为医道,用23年的从医经历诠释了“慢工出细活”的深刻内涵。作为一名党员医生,他将“慢”升华为对生命的敬畏,对专业的执着,他像一位精雕细琢的匠人,用耐心与专注守护患者健康,用责任与担当诠释医者仁心。
精雕细琢:在“慢”中打磨医术
“呼吸病诊疗,急不得,也快不得。”这是欧胜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02年,他从医学院毕业后,在益阳医专附属医院开启了临床与教学并重的职业生涯。从初出茅庐的青年医生,到如今独当一面的学科带头人,他始终保持着对医学的敬畏与钻研精神。
欧胜伟给病人做治疗。
为了精进医术,他先后赴湘雅医院进修支气管镜技术和呼吸内科。每一次学习,他都像匠人打磨玉器般潜心钻研,将先进技术带回医院。2019年,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他挑起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的重担,带领团队实现从“基础科室”到“市级重点专科”的跨越。“欧主任查房时,连患者的呼吸频率都要数满一分钟。”护士长这样描述他的严谨。
冲锋在前:在“急”中彰显担当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欧胜伟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冲锋在抗疫一线。三年来,他始终坚守岗位,用专业与担当筑起生命防线。2022年12月28日,一位特殊患者被紧急收治:新冠危重型合并腰椎压缩性骨折、右侧股骨颈骨折。面对复杂病情,欧胜伟沉着应战,带领团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抗病毒、经鼻高流量氧疗、俯卧位通气……43个日夜的坚守,终于换来患者转危为安。考虑到患者特殊情况,团队创新采用“分期治疗”方案,先控制感染再处理骨伤。这种既专业又人性化的处置方式,赢得了患者家属的深深感激。
薪火相传:在“教”中培育未来
作为科室带头人,欧胜伟深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传帮带方面,他倾囊相授,手把手教授年轻医生支气管镜、胸腔镜等技术。他常说:“医学技术容不得半点马虎,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独当一面。”从操作规范到细节把控,他都会不厌其烦地讲解示范,就像一位匠心独运的师傅,精心雕琢每一位“学徒”。在他的悉心指导下,科室逐渐形成了一支专业过硬的亚专科团队。
欧胜伟带领科室成员学习。
在慢病管理方面,他推行“三日跟踪法”,他改变以往“打打消炎针”的粗放模式,要求每一位医务人员手把手教病人吸入制剂的操作方法,并跟踪观察三天,确保病人掌握到位。这种精细化管理模式使患者复诊率显著下降,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广泛赞誉,真正实现了“治未病”的目标。
精益求精:在“行”中践行初心
“医生沉得住气,患者才稳得住心。”这是欧胜伟的座右铭。在他的带领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实现华丽转身,从“基础科室”发展为“市级重点专科”,多次荣获医院优秀科室、优秀护理病区等荣誉。
医疗质量是科室的生命线。欧胜伟建立起设备专人维护、流程标准化管理的制度,实现了医疗安全“零差错”。这背后,是他像工匠对待作品一样,对每一个医疗环节精雕细琢,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
作为学科带头人,23年来,他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仅在临床工作中发挥引领作用,还活跃在学术前沿,不仅精研医术,更主动下沉基层,每年赴乡镇卫生院义诊、授课,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百姓家门口。
欧胜伟用实际行动证明:“慢”,是对生命的敬畏;“细”,是对专业的极致追求。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熊炜主持召开市政府2025年第15次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污染防治攻坚战、安全生产等工作
- 陈竞主持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9次集体学习
- 熊炜调研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工作
- 熊炜调研“湘超”益阳赛区主场场地建设及备战情况
- 熊炜:将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
- 陈竞:齐心协力为现代化新益阳建设贡献力量
区县新闻
- 桃江举办“村K” 大赛决赛,24名民间歌手亮嗓
- 安化农家书屋让学生乐享“书香假期”|湖南日报
- 珠海考察发现商机,远赴山东学来技术!大通湖区这个合作社试种“黄金”小番茄,亩产有望超3000公斤
- 沅江:300万元“攻坚基金”靶向激励秸秆禁烧“零火点”
- 安化黄精标准体系发布 产业进入标准化、现代化发展“快车道”|湖南日报
- “米儿姐”的辣椒生意经:“宁可亏本,不能亏心”|湖南日报
便民提醒
- 桃江县灰山港镇3万师生家长同上“开学第一课”%
- 竞聘上岗+外单位业务骨干担任考官,桃江县桃花江镇创新选人用人方式%
- 安化宝塔山村:计生系列保险进乡村,携手共筑幸福家%
- 利剑护蕾!安化羊角塘镇“广宣传+强巡查”双轨亮剑,筑牢未成年保护防火墙%
- 安化宝塔山村:义剪“微行动”撬动“大幸福”%
- 金塘冲水库枢纽工程施工现场一片繁忙%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