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通讯员 旭明
墨泪双挥书慈母,文章一卷见深心。
近日,散文诗杂志社举办石印文《我的苦娘》作品座谈会。20余位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诗人作家、亲友应邀而至,围绕石印文52天以52章深情文字祭奠母亲的力作《我的苦娘》,展开座谈交流。
座谈会现场。旭明 摄
石印文,益阳市资阳区茈湖口镇人,现任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诗词协会常务理事、益阳市文联《资水》杂志主编。石印文少时习书,勤于神游砚海,心慕手追碑帖,终成气候。同时,他常年涉猎旧体诗词、楹联、赋曲等创作。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多次进入国家级展览并获奖,词赋也在全国征文大赛中屡获大奖,被誉为“状元原是田舍郞”。
杂志总编慧眼识珠,鼓励作家在手机里敲出7万字佳作
座谈会由散文诗杂志社总编辑卜寸丹主持。她讲述了《我的苦娘》阅读、编辑过程与初衷。今年3月初的一个晚上,她在手机上偶然刷到石印文推送在微信朋友圈的《我的苦娘》最初章节。其时,石印文每日一章,将真挚的情感化为朴实的文字,追忆慈母,令人动容。
凭着一个职业编辑的直觉,卜寸丹深感文本可贵,认为这并非一部简单的私人化祭母文。于是,立马联系石印文,对其文脉清正的创作予以肯定与致敬。接下来两个多月里,二人多次围绕作品展开交流。
最后,卜寸丹决定将《散文诗》(人文综合版)第7、8期小型张读本打破常规,增加页码,亲撰编者按,以上、下两辑完完整整全貌呈现近7万字的《我的苦娘》这篇长文,以让更多读者第一时间读到这部感人力作。
座谈会上,石印文分享了《我的苦娘》的创作历程、感受,和创作中的故事。堂阶萱草香犹在,儿女共沐三春晖。他坦言,这部作品是在一个偶然的节点开始创作的,但却并非一时兴起,而是自身对母亲思念的浓厚情感积淀后的自然流淌。
写作过程伴随着情感波动,他不用纸,不用笔,全凭双手一钩一划,留存在手机里,一气贯通,不事雕饰。行文跨越时空,由远而近,将历历往事原汁原味地呈现,颂扬了母亲忠厚节俭、乐善好施等宝贵品质。语言朴实无华,令人动容。
他每天推送一章,总有读者一路跟读、留言。尤其是卜寸丹多次主动联系他时,更加坚定了他的创作信心。历时近两个月,一日无间断,成篇52章,近7万字。
与会嘉宾畅所欲言,点赞《我的苦娘》
座谈会现场氛围融洽热烈。作为交往多年的朋友,湖南省作协副主席、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副主席龚旭东以“真正的德艺双馨”来概括石印文的个人艺术成就。他说,整部作品摒弃俗套,饱满的情感从心底自然流露出来,呈现出灵魂的情感运动,并且内蕴诗性。这也是《我的苦娘》最珍贵之处,更是难能可贵的收获。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旭明 摄
湖南省作协创研室主任贺秋菊在发言中谈到,《我的苦娘》其内里结构、布局谋篇看似无心,却浑然天成。好的作品宛若璞玉,华彩自生。这部具有益阳地域生活气息的代表性作品,以日常性见长,通篇无大起大落,没有戏剧性场景,却因其亲情之光、人性之光而呈现出了作品与作家的双向奔赴。
湖南省文联《文艺论坛》《湘江文艺》编辑部主任佘晔从读者角度,谈到《我的苦娘》对当下年轻一代的启迪。她说道,石印文事母至亲至孝,为文至情至性。尽管因事在外,至今抱有没有为母亲送终的绵绵遗憾,但座谈会一开,从此“苦娘”不苦。
嘉宾徐静则从社会学、民俗学、伦理学入手,谈及《我的苦娘》娴熟地运用原汁原味的方言,从俗到雅,以小见大,笔笔钩沉旧事,处处还原生活,以鲜明的时代特点打开了思路,拓宽了视野。文学即人学,贵在创新,石印文无心插柳,却又有所创新。
散文诗杂志社驻社艺术家、著名作家盛可以则以“真诚”“朴实”对《我的苦娘》的风格做出整体评价。石印文初次写作散文,就以稳重、成熟、从容的姿态,让情感慢慢浮上来,令人赞叹。
会上,与会嘉宾畅所欲言,分别从《我的苦娘》主题、风格、个人交往等角度分享了各自的感受,同时也提出了诚恳的建议。
这场座谈会不仅是对一部优秀作品的研讨,也是对真挚情感与文学力量的双重礼赞,更是益阳文艺界落实中国作协、中国文联和省、市决策部署,浓厚益阳文学氛围,有效推进益阳“中国文学之乡”建设,提升益阳知名度与美誉度的一次重要的文学行动。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市政府与中铁十八局举行工作会谈 熊炜闫广天出席
- 熊炜:冲刺四季度 决胜全年度 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 高质量发展带来高品质生活 益阳市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湖南日报要闻头条
- 非凡“十四五”|因地制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益阳谱写“产业强市”新篇章
- 熊炜主持召开市政府2025年第18次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高质量充分就业等工作
- 熊炜:努力把营商环境打造成益阳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区县新闻
- “丰”景藏在科技里!南县推广“四防一增”等技术助力一稻双收节本增效
- 安化油茶采收新景:天上运,地上采,无人机搭起“空中运输线”
- 烟溪酒糟鱼“游”出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产品销售额突破800万元
- 利用率超95%!看安化秸秆的 “逆袭之路”
- 桃江:“空闲棚”变“多产棚”,赚个“棚”满钵满
- 大通湖区生环委办:堵疏结合,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湖南日报
便民提醒
- 老有所为,幼有反哺,柞树村找到了乡村治理的“幸福密码”%
- 资阳区省级万亩示范片晚稻收割忙%
- 南县乌嘴乡又东村莲藕丰收了!|湖南日报图片新闻%
- 400余跑者用脚步证明:秋天的雨,拦不住桃江沾溪的活力全开%
- 桃江暖心一幕:父亲从医院赶回,儿子从外地归来,只为松木塘镇3000多人第二天有水喝%
- 赫山区八字哨镇“志愿红”守护“天空蓝”,党建引领秸秆禁烧见实效%
益阳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