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资阳区委书记张亮文响亮提出:“资阳要美,农村必须美。”为此,区委、区政府和各部门单位、乡镇、村努力了三年。
2011年,资阳区委、区政府提出,在全区6个乡镇和102个行政村强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通过3年努力,所有行政村达到“四有两无清洁村”标准,基本实现“五个全覆盖”,即农村垃圾分类分流减量措施全覆盖、农村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全覆盖、农村垃圾转运网络全覆盖、农村清洁活动开展全覆盖、农村保洁长效机制全覆盖,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基本达到城市水平。
面貌之变——
靓丽风景入乡村
金秋时节,徜徉于资阳区沅益公路、杨新公路和资北干线,感受最深的是几年来农村面貌的新变化:道路干净、沟渠整洁、成堆成片的垃圾无处可寻、家畜粪便鲜有踪影、农户房前屋后杂草少了……
开展农村清洁工程以来,资阳区共聘请专职保洁员415名,定路段、定责任,对清洁卫生包干负责,做到生活垃圾日日清扫、定时清运,95%的集镇改变了脏乱差的面貌,92.7%的行政村选好了1至2个垃圾临时贮存点,每个行政村都有1个定点回收站,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做到能沤的沤、能烧的烧、能填的填、能埋的埋、能回收的回收,确保极大多数垃圾在各家各户得到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量。2013年,长春镇15个村率先推进“垃圾分类减量”试点,采取分区包干和分类处理的办法,通过农户对垃圾的自行分类、填埋、焚烧等方式,力争做到垃圾不出户、不出村。
观念之变——
清洁乡村群众唱主角
生活习惯根深蒂固,改变就是一场革命,而宣传发动就是吹响这场革命的号角。
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后,村民以获得“清洁”和“最清洁”家庭为荣,讲卫生、讲文明的习惯蔚然成风。在各村庄路口、主干道沿线,“农村是我家,卫生靠大家”“讲卫生、树新风”等宣传标语十分醒目。家庭“三包责任状”、垃圾分类减量措施、农村清洁工程倡议书、村规民约、卫生评比标识等贴到了各家各户门口。少先队员、共青团员进社区 、入村组开展游行宣传,倡导清洁文明。各中小学校组织开展“小手牵大手”“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等主题活动,《给家长的一封信》发到每一个中小学生家庭。从家庭到学校,老少妇孺齐上阵,形成了齐心协力抓农村清洁工程的良好氛围。
资阳区各乡镇把每年3月份定为农村清洁工程宣传月,出动流动宣传车,架起高音喇叭,集中宣传开展清洁工程的重大意义、政策措施、目标任务、垃圾分类减量等内容,潜移默化地改变了群众的卫生观念。
如今,村民们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中来,每家每户都配备了1个以上垃圾桶,有的还挖建了沤肥凼,分类处理垃圾,一股崇尚清洁卫生的良好风气正在资阳农村悄然蔓延。
关系之变——
干群连心保清洁
“要改变多年来形成的陋习,没有政府的推动,没有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倾力帮扶,是不可能有这么好的效果的。”说起资阳区农村清洁工程为何成效显著,沙头镇忠义村支部书记曾利民深有感触。
2011至2013年,资阳区共整合资金3319万元投入到农村清洁工程中来,68个区直(驻区)单位干部职工纷纷走出机关,进村入户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办点示范,他们既参与办点村的“农村清洁日”活动,又上门指导群众搞好垃圾分类减量,农村清洁工程成了他们开展“三访三化促发展解民忧”专项活动和“党员活动日”的重头戏和主要内容,也成了他们与群众的交流平台。
资阳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农村清洁工程的开展献计献策。区人大代表郭新建提出,要成立专门的农村环境保护机构;区政协委员曾德基建议,加大宣传和专项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卫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农村清洁工程长效机制。
乡镇、村把抓好农村清洁工程作为加强自身班子建设、密切联系群众、绩效考核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各乡镇在主要道路、重点沟港渠道、村民集中活动场所和村级市场等区域配齐了环保设施和保洁员。
“要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巩固‘四有两无清洁村’创建成果,建设一批‘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宜居、宜业、宜游乡村。”这是张亮文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上提出的新目标,也是对全区人民的承诺。
■作者:洪捷 崔芸 王建辉
益阳要闻
- 市委政协工作会议召开 奋力推动新时代益阳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
- 熊炜主持召开市政府2025年第17次常务会议
- 陈竞: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 熊炜主持召开2025年三季度大气污染防治党政联席会议
- 熊炜督导检查国庆假期前安全生产工作
- 做大做优特色产业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调研组在益阳调研|湖南日报
区县新闻
- 桃江探索“稻鸭共生”种养模式,鸭子成了生态循环系统重要一环,亩均节本增收超千元
- 秸秆变废为宝,年产值破千万!大通湖区北洲子镇有妙招
- 全国台球桌,七成安化人造|湖南日报
- 五连冠!南县稻虾米再夺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金奖,品牌价值329亿元领跑南方大米
- 饲料化、能源化、肥料化多途径协同发力,大通湖区金盆镇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5%
- 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大通湖区芸洲子村产业资金助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便民提醒
- 桃江暖心一幕:父亲从医院赶回,儿子从外地归来,只为松木塘镇3000多人第二天有水喝%
- 赫山区八字哨镇“志愿红”守护“天空蓝”,党建引领秸秆禁烧见实效%
- “只要她开心,再累都值了”:一位母亲11年用舞步让植物人女儿重生%
- 桃江:数千亩红高粱丰收在望%
- 从“一把火”到“一把钱”,千山红镇的秸秆这样“逆袭”!%
- 益阳:晚稻长势喜人%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