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6月14日讯(通讯员 刘舒婷)今天,益阳市委组织部人才科相关人士透露,近年来,益阳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推动人才政策创新升级,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工作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人才总量实现快速增长。目前,全市柔性引进罗锡文等院士专家40多名;从高校引进市直单位紧缺(急需)专业人才428名;培养高技能“益阳工匠”800余名。
益阳市始终把企业创新和人才引进放在首要位置,充分发挥主导产业优势,推动产业聚集人才,人才“反哺”发展,促使人才与产业良性融合。支持企业通过双重引进人才方式,抢抓科研人才,引进科研成果,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产业集群化效应,计划用三年时间打造“世界电容器之都”、区域性先进碳基复合材料“碳谷”、中国印制电路板(PCB)“第三极”。充分运用益阳籍14名两院院士,4名外籍院士、15名长江学者的优势,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68家。自2005年黄伯云院士在益阳组建金博科技产业基地以来,金博碳素不断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公司成为沪深两市“民用碳/碳复合材料第一股”,以金博股份为龙头的碳基复合材料产业已初具规模,呈现出“引进一个专家、带进一个团队、振兴一个企业和产业”的态势。
依托市委党校、双创孵化基地、职教中心等单位和教育机构,围绕全市经济发展需要,开展各类人才队伍综合能力提升工作。通过走访调研、交流座谈等多种形式,深入基层征求意见,全方位了解人才实际需求,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合理安排培训班次,实现培训菜单“私人定制”,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面向全市高层次人才实行专岗对接、专人对接、精准服务,构建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新优势。出台含金量更高、受益面更广、精准性更强的人才政策,为落户人才提供保姆式优质服务,切实解决社保、子女教育、户籍、住房、就业创业、税收补贴等问题,让人才感受到归属感和幸福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有志之士。
益阳市建立完善营商环境综合评价机制,不断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持续注入政策、服务、金融等要素“资源包”,让企业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核心载体,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近年来,全市共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8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895家,建立333家企业的高企培育库,高新技术企业连续3年每年净增超百家,增速排名全省前列。主动对接湖南省“4+4”科创平台,支持骨干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创新平台,推动设立湘江实验室益阳创新中心,促推PCB企业艾华集团获批省新型电子元器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推进碳基新材料企业金博股份与中南大学共同组建高性能碳基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创新联合体。全市新增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农业农村部企业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新质生产力效能持续释放。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齐心协力为现代化新益阳建设贡献力量
- 陈竞任湖南省副省长
- 熊炜:用实干实绩书写益阳发展高分答卷
- 熊炜:以铁的手腕、铁的决心、铁的措施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 陈竞主持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8次集体学习
- 陈竞:牢牢把握城市工作重点 不断开创城市工作新局面
区县新闻
- “米儿姐”的辣椒生意经:“宁可亏本,不能亏心”|湖南日报
- 科学防治马尾松毛虫,安化守护百万亩松林资源
- 2025中国品牌节,“安化黑茶”再添殊荣!
- 南县万亩菱角飘香,“水上经济”鼓了百姓钱包
- 沅江43万余亩晚稻“解渴”|湖南日报头版
- 桃江开展“夜鹰行动”,5家屠宰问题企业被集中约谈
便民提醒
- 王家湖村这堂“实践课”带来的示范效应,比开十次会都管用!%
- 筑牢“权为民用”信念!石牛江镇这堂课,为干部校准“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
- 资阳区柞树村“教育兴村”托举优秀学子,4年奖学19.3万元!%
- 兴村有“良”“方”丨长沙游客“泡”在安化宝塔山村感受如何?一起来读读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小学生田钧方的小作文%
- 羊角塘镇多部门联动上演“生命速递”,57岁男子走失12小时后获救!%
- 消暑好去处!安化柘溪镇椒园村有条山涧瀑布,周边平均温度26℃%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