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益阳频道12月9日讯(曹贵)12月5日上午,益阳市举行改革开放40周年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成就新闻发布会。会上,市住建局、市规划局、市城管局、市城建投资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全市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改革开放以来,益阳市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77年的10平方千米增加到2018年的76平方千米,城区人口由1977年的13.1万增加到2018年的70万。一座宜居宜业宜游宜健的现代新城正崛起于洞庭之南、资江之滨。回顾过去的40年,益阳城市建设与管理经历了“破茧成蝶”的历史变迁。
40年来城市骨架由小到大
1977年末,全市城市道路仅长82千米,其中城市主干道仅10条,最长的资江路为7.5千米,城区仅有资江一大桥和志溪河大桥两座较大桥梁。
到2018年,中心城区共有城市道路559条,总长573千米,城区共有五座跨资江大桥(其中在建一座)。在城市外围,南线绕城高速和银城大道相互贯通,扩大了城市骨架和内外通行能力,辐射益阳东部新区面积达285平方千米。
40年来城市基础由弱到强
1977年末,城区基础设施极为薄弱,城市绿化、亮化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仅0.38平方米。供水、排水、城市防洪等基础设施建设已严重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革开放后,益阳市历届城市治理者将城市防洪、排水及供水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1984-1992年,按防洪标准,实施了资江以北大堤全面整修工程。1996年,启动城市防洪沿江风光带建设,成功抵御了1988年秋汛、1995年和1996年连续两年超历史最高水位的洪水。
排水能力也得到极大的加强,到2018年,中心城区所有道路配套建设了下水道。各排水片排水主干道长达204.13千米。城区自来水日供水能力由1977年的3.8万吨提高到2017年的32万吨,自来水普及率由1977年的不到50%提高到100%。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由1977年的0提升到2018年的日处理23万吨。城市燃料由以煤和木柴为主变成了以燃气为主,到2018年,中心城区燃气普及率达97%,日供气量28万立方米。
40年来城市建筑由简到繁
到2018年,城区建筑总面积达6248.3 万平方米,是1977年(241.58万平方米)的26倍。1989年建成益阳第一栋高层建筑——高17层的益阳大厦,被称为“湘北第一楼”。2002年建成奥林匹克公园,总投资1.92亿元,占地497亩,是我国首个以体育公园为主题的4A级景点。建筑从业人员从1977年的4050人增加到2018年的8.5万人。1977年,城区住房建筑面积108.71万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8.30平方米,2017年城区住房建筑面积增长到4065.62万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8平方米。
40年来城市品质由差到优
1980年,城区园林绿地面积95公顷,绿化覆盖率仅为6.6%,到2017年,城区绿地面积达2959.18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0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55平方米。从2009年开始,益阳市先后成功创建了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并通过开展“五城同创”,即创建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市民素质、城市文明程度与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40年来城市治理由乱到顺
中心城区经历了管辖范围变迁、管理层级变化、管理机构变革三个方面的转变,形成了科学顺畅的城市治理机制。上世纪80年代,原属益阳县的长春区6个乡和新桥河镇划入益阳市,并建立赫山镇。1994年,撤地建市,设两区,以资江为界,江北为资阳区、江南为赫山区。同年,建立朝阳综合经济开发区(后更名为益阳高新区),2002年,升格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此为基础组建国家级益阳高新区,并向赫山区谢林港镇扩展,面积达40.64平方千米。2008年,为东接东进长株潭,打造两型社会示范区,成立了益阳东部新区,规划总面积285.25平方千米。
2018年,完成了住建领域执法职能整合,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1997年成立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湖南省成立的第一家城建投资公司。依托这个平台,2005年至今,公司累计投资160亿元,完成了各类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600多个。
益阳要闻
- 熊炜率队调研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工作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 陈竞在益阳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会议上强调 准确把握文旅产业发展的新要求新趋势 加快打造境内外游客湖南旅游“第二站”
- 熊炜走访慰问教师代表并讲授思政课
- 熊炜主持召开市政府2025年第15次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污染防治攻坚战、安全生产等工作
- 陈竞主持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9次集体学习
区县新闻
- 饲料化、能源化、肥料化多途径协同发力,大通湖区金盆镇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5%
- 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大通湖区芸洲子村产业资金助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 又添一张“金名片”,安化腊肉获评知名商标品牌
- 桃江举办“村K” 大赛决赛,24名民间歌手亮嗓
- 安化农家书屋让学生乐享“书香假期”|湖南日报
- 珠海考察发现商机,远赴山东学来技术!大通湖区这个合作社试种“黄金”小番茄,亩产有望超3000公斤
便民提醒
- 放学路上遇火灾,安化2名小学生教科书式应对%
- 既讲政策又分析产业发展,沅江阳雀洪村第一书记上党课干货满满%
- 一键启机,千亩良田“喝上”及时水!赫山区八字哨镇电力改造获赞%
- 桃江县汤家塅村8年累计发放师生奖学金42万元%
- 桃江县灰山港镇3万师生家长同上“开学第一课”%
- 竞聘上岗+外单位业务骨干担任考官,桃江县桃花江镇创新选人用人方式%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