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德为厚地
——记全国文明校园益阳市第一中学
湖南日报记者 邢玲 通讯员 陈亚平
正是人间四月天,走进益阳市第一中学,目之所及,是高大的古树林、古朴的文化墙。
这座有着112年办学历史,培养过革命烈士曾士峨、外交家何凤山、文艺家周扬、科学家张孝骞等大批杰出人士的学校,始终紧抓“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让文明深深扎根校园。积德为厚地,去年底,该校获评首批“全国文明校园”。
模范引领文明之风
4月19日,益阳市委追授胡进文“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号召全市党员向他学习。
胡进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先进工作者”获得者,生前系益阳市一中高三年级1502班班主任、数学老师。他20岁参加工作,工作36年,每天忙得像陀螺,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批改试卷;他的第一学历是中师,但他“特别爱学习,特别爱教书”,拼出了正高职称,并获得中学数学教育最高奖——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他爱生如子,直接教过4000多名学生。
胡进文是益阳市一中275名教师的代表。近年来,该校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优化教师评价制度,通过举办宣誓承诺、演讲报告等活动,弘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涌现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王楚奇、湖南省先进工作者邓忭春等一批模范人物,并被教育部定为“师德师风长效建设机制试点校”。
文化浇灌文明之花
去年9月,益阳市一中桃花仑文学社社员、1504班学生、省作协会员肖一诺的散文集《跨越彩虹》出版发行,很快售出2000多册。
益阳市一中桃花仑文学社成立26年来,社员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1000多篇,300多人获国家级作文赛大奖,还出版了不少作品,如文雅娟的长篇小说《碧海幽灵》、漆一枝的长篇小说《落落要的幸福》、高音序的散文集《高地慢板》等。2006年,文学社获评“全国优秀百佳文学社”。
益阳市一中提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办学理念,社团、兴趣小组成为推动校园文明建设的发动机。学校现有文学、艺术、义工等30个社团,奥赛、动漫、信息技术等20多个兴趣小组,吸引1710人参加。先后有8人获全国奥赛一等奖,3人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义工社成员王羽雯、盛宇雯分别获评2015、2016年度“全国最美中学生”……
互帮点亮文明之光
3月28日,在益阳市十四中一个高三班,益阳市一中地理教师蔡远泊以视频导入,展示洞庭湖中郁郁葱葱的黑杨。视频结束,他问:“去年底,这些黑杨被全部砍掉,大家知道为什么吗?”顿时将学生带入对湿地保护的热烈讨论中。
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高质量发展,益阳市一中分别与益阳市十四中、大通湖一中结成友好互帮学校,先后派出70多人次,以参与集体备课、上示范课、“师徒结对”传帮带等形式指导教学。今年上学期,还派蔡远泊等两位名师全期担任益阳市十四中2个高三班的地理教学。去年下学期,12位名师对桃江四中部分学生进行了远程网络教学。
此外,益阳市一中作为“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近3年来,为安化一中、桃江四中、桃江石牛江镇中学、南县立达中学等10所学校,提供心理健康辅导40多场次,还为山区264名孤儿送去阳光心理课。
益阳要闻
- 市政府与中铁十八局举行工作会谈 熊炜闫广天出席
- 熊炜:冲刺四季度 决胜全年度 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 高质量发展带来高品质生活 益阳市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湖南日报要闻头条
- 非凡“十四五”|因地制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益阳谱写“产业强市”新篇章
- 熊炜主持召开市政府2025年第18次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高质量充分就业等工作
- 熊炜:努力把营商环境打造成益阳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区县新闻
- “丰”景藏在科技里!南县推广“四防一增”等技术助力一稻双收节本增效
- 安化油茶采收新景:天上运,地上采,无人机搭起“空中运输线”
- 烟溪酒糟鱼“游”出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产品销售额突破800万元
- 利用率超95%!看安化秸秆的 “逆袭之路”
- 桃江:“空闲棚”变“多产棚”,赚个“棚”满钵满
- 大通湖区生环委办:堵疏结合,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湖南日报
便民提醒
- 老有所为,幼有反哺,柞树村找到了乡村治理的“幸福密码”%
- 资阳区省级万亩示范片晚稻收割忙%
- 南县乌嘴乡又东村莲藕丰收了!|湖南日报图片新闻%
- 400余跑者用脚步证明:秋天的雨,拦不住桃江沾溪的活力全开%
- 桃江暖心一幕:父亲从医院赶回,儿子从外地归来,只为松木塘镇3000多人第二天有水喝%
- 赫山区八字哨镇“志愿红”守护“天空蓝”,党建引领秸秆禁烧见实效%
益阳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