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湖南日报》2025年9月26日05版
邢 玲 廖 簪
“益师”100岁了!
当母校的百岁生日歌即将唱响,“益师”人深情的目光穿越时光长廊,一所既承载着历史厚重感、又焕发着蓬勃朝气的师范院校,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时代舞台的聚光灯下——
资水奔流,文脉不绝。从1925年益阳县立龙洲师范学校开启师范教育新篇章;到1949年湖南省益阳师范学校整合成立,承托起新中国成立后一方基础教育的光荣使命;再到今日的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工智能与传统师范专业有机结合,让传统师范专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全新发展动能——这是一段跨越五个世纪的育人征程,也是一曲绵延不绝的师道传承之歌。
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航拍图。(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宣传统战部供图)
百年文脉,在此赓续;师范精神,生生不息。这座学府始终延续着龙洲书院“学达性天”的文化基因,涵泳心学智慧,坚守师范本色。当历史的年轮驶入2025年,益阳师专在传承中开拓,在守正中创新,成功实现了从传统师范院校向现代化师范院校的华丽跨越,正如破茧之蝶,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征程上振翅高飞,书写育人新篇。
【时代新章】
抢抓历史机遇,擘画发展新局
2021年,在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浪潮中,益阳师范迎来重大转折——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正式升格为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现了从中等师范向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学校以“建设高标准、现代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发展定位,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坚定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入实施政治生态强基工程;系统性修订章程制度,夯实现代大学制度根基;深化校企协同创新,持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围绕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目标,学校确立了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的新方向: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对接益阳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优化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创业平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质量新篇】
聚焦质量攻坚,彰显硬核实力
乘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东风,益阳师专乘风破浪,以“内涵发展”为帆,在百舸争流的高教赛道上划出了一道亮眼的航迹。短短四年间,这所百年学府焕发新姿,交出了一张令人惊艳的成绩单。
益阳师专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一体两翼”专业新格局——既坚守百年师范育人初心,做优做强师范主业,承担湖南省公费师范生培养任务;又主动拥抱新质生产力,开设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11个热门新兴专业,让传统师范院校焕发现代高等院校新活力。
教学科研双线报捷——学校构建“六位一体”质量监控体系,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荣获包括省级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一等奖在内的奖项33项,编撰出版著作教材40余部,2门课程获得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验收认定。科研更是实现突破,立项省部级课题47项,其中1个科研项目成功立项2024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领衔制定国家团体标准1项,以第一作者在自然科学类期刊发表论文11篇,展现了学校的科研硬实力。
师资队伍建设亮点纷呈——学校实施“内培外引”人才战略,引进博士、教授等高端人才26名,招聘硕士教师149名。依托“青年导师制”“益师讲堂”等平台,持续推进教师专业成长,涌现出多名湖南省楚怡教学名师、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和国内访问学者,逐步形成了一支拥有全国模范教师的高水平师资团队。
学生培养成效显著——学校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创,激发学生创新潜能与实践能力。2025年,学生首次参加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赛获铜奖,创下该赛项全市历史最好成绩;参加第十六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哲学社会科学类特等奖获国赛推荐资格,实现我省高职院校该领域“零”的突破;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湖南省赛获省级二等奖,创造全省师专院校该赛事历史最好成绩。
正是紧紧扣住“提质培优、转型发展”主线,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以创新驱动内涵建设,用实干书写奋进篇章,益阳师专终见花开:学校首次参与编制并提交的质量年报,即凭借扎实的办学成效,获评《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2024年度)》合规性评价最高等级“A级”。这份殊荣,不仅是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规范管理水平与服务社会能力的全面肯定,更是对其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最佳见证,标志着学校质量建设实现发展跨越。
【发展新局】
响应时代召唤,赋能区域未来
“要紧紧围绕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益阳‘334’产业体系,调整专业结构,推进特色发展。”
“要树百年品牌、办精品学校、育时代英才,让学子与益阳产业脉搏同频共振。”
承载着省市的殷切期望,益阳师专的发展之路,始终与省市战略同频共振。学校将以“楚怡工匠计划”试点单位为抓手,深度融入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益阳“334”产业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开启了一场与城市共同成长的双向奔赴。
学校创新构建“双特色+三转型”发展新路径:一方面打造“AI+师范”“羽毛球+体育”双特色,让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师范教育,借“世界羽毛球冠军之乡”资源创新体育育人模式;另一方面全面推进专业转型——师范专业聚焦“一老一幼”民生需求,拓展老年服务、婴幼儿照护和家庭教育新方向,让教育温暖人生每个阶段;艺术专业向工科设计领域华丽转身,推动艺术与科技融合,强化产教对接;信息专业则集群发展,紧密对接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深化校地企合作,培养市场急需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站在百年的新起点,益阳师专党委书记李梦醒表示:“学校将以提升办学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积极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为益阳乃至湖南的基础教育与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到融入地方、服务社会的育人高地;从坚守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范初心,到拓展开放融合、创新引领的育人格局。益阳师专的百年历程,既是一部扎根沃土、教书育人的奉献史诗,更是一曲与时代同频、与家国共振的奋进之歌。今日的益阳师专,正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坚实的步伐,在资水河畔继续书写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 熊炜主持召开2025年三季度大气污染防治党政联席会议
- 熊炜督导检查国庆假期前安全生产工作
- 做大做优特色产业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调研组在益阳调研|湖南日报
- 2025年“益阳企业家日”“银城会客厅”政企座谈会召开 熊炜讲话 刘泽友胡立安出席
- 熊炜:全力以赴把零基预算改革抓实抓好、推向深入
区县新闻
- 五连冠!南县稻虾米再夺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金奖,品牌价值329亿元领跑南方大米
- 饲料化、能源化、肥料化多途径协同发力,大通湖区金盆镇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5%
- 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大通湖区芸洲子村产业资金助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 又添一张“金名片”,安化腊肉获评知名商标品牌
- 桃江举办“村K” 大赛决赛,24名民间歌手亮嗓
- 安化农家书屋让学生乐享“书香假期”|湖南日报
便民提醒
- 益阳:晚稻长势喜人%
- 桃江县高桥镇168次全民清扫,人居环境“美颜”进度条到哪了?%
- 赫山区谢林港镇滨河农民集中安置房拔地而起%
- 放学路上遇火灾,安化2名小学生教科书式应对%
- 既讲政策又分析产业发展,沅江阳雀洪村第一书记上党课干货满满%
- 一键启机,千亩良田“喝上”及时水!赫山区八字哨镇电力改造获赞%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