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佳在给听障孩子上个训课。
彭美芬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玉菡
通讯员 董琼香 张劲扬
【名片】
柳佳,女,汉族,1979年5月生,中共党员,沅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曾被中国残联、教育部授予“特教园丁奖”,获首届“益阳市教育突出贡献奖”,获评“湖南省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益阳市卓越校长”。2023年,获评“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故事】
“是什么让你深耕特殊教育这么多年?”
“成就感和责任感!”
9月6日,面对记者的提问,柳佳开门见山。她说,人们给盲人、聋哑人、智障儿童、孤独症儿童等有明显身心缺陷的孩子取了“折翼的天使”“星星的孩子”“唐宝宝”等特别好听的名字,是一种安慰,但她就是这样看待这些特殊的孩子。“他们太纯真了,能让他们成功融入社会,爱千千万万遍都不为过!”
校长不当了,也要给孩子们一个家
20多年前,沅江市的特殊教育刚刚起步。
“我从南京特殊师范教育学院毕业后,最初进的也是普通学校,2006年才来到特校工作。”柳佳说,当时,特校只有一栋“老破小”房子。
“不但办学条件简陋,办学经费也严重不足。”即使是教师,柳佳也被要求拉赞助支持学校发展。2010年,她接任校长,倍感压力,一度连学校的电费都交不起。
柳佳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打倒。2011年,她带领团队天天跑部门,为学校争取项目资金540万元建设新校区。学校校址建设面临3种选择,柳佳力排众议,争取到处于市中心、便利又安全的第三个选址。“当时不怕得罪人,就想大不了不当这个校长。”
2012年8月26日,柳佳和孩子们搬进了新家,占地4647平方米,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高标准的康复楼、培智楼、学生食堂拔地而起,各类设施一应俱全。
让孩子凭借本事,有尊严地活着
“让我们的孩子在走出学校之后,能凭借自己的本事,有尊严地活着,是我们最大的希望。”如今,除了校长一职,柳佳还是一名生活适应课教师。
“教学的内容实际很枯燥,就是一遍一遍重复一个动作,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自理技能。”柳佳说,每当教会特殊儿童一个小技能,“那种感动与成就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小龙(化名)是个智障儿童,入读沅江特校时,10岁的他连最简单的刷牙、漱口都不会。经过柳佳耐心地教,他现在已成为班上的劳动小能手,还能给父母做一桌美味佳肴。
特殊教育更大的意义,是让特殊儿童能够成功接受普通教育。小刘(化名)在沅江特校学习一段时间后,转至普通学校就读一年级,总是懒洋洋的,该校负责人想把她送返特校。柳佳与该校沟通,由她带领特校教师,对小刘实施每周一次的个训课。很快,看图说话能力不强的小刘进步飞快,三年级时已与普通孩子无异。
近10年来,沅江特校已为535名特殊儿童提供康复训练,其中83名儿童顺利进入普通学校就读,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参加了工作。学生斩获6枚国家特奥会金牌,获得多项国家、省、市级一等奖。
鼓励家长参与到特殊教育中来
“最好的康复在家庭,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伙伴,是我一直致力推进的工作。”柳佳告诉记者,沅江特校很早就倡导组建家长学校。
很多家长不知道助听器怎么维护,导致孩子一直在无效使用;一些家长不懂情绪干预,不能理解传播正能量在孩子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事实上,老师的教育只是一段时间,家长的陪伴才是更长久的。”柳佳说。
一开始家长积极性不怎么高。柳佳挖空心思,不断优化家长学校积分制,以优先选择孩子的个训老师、优先兑换书籍和玩教具、免费给孩子兑换个训课等方式,吸引家长积极主动学习。10多年来,已有上千家长参加家长学校培训,好评如潮。
(原载《湖南日报》2023年9月9日05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调研碳基材料产业链建设情况
- 益阳市委社会工作会议召开 陈竞讲话 熊炜主持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
- 熊炜调研防汛备汛工作
- 益阳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主题宣讲暨文艺展演活动举行 陈竞熊炜出席
- 陈竞: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 更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区县新闻
- 沅江小芦笋撬动三十亿元大产业 年产约三万吨,带动两千多人就近就业|湖南日报
- 南县已签约落地国家储备粮源基地建设合作协议7.8万亩
- 安化茶产业“十件大事”发布,公布“有机茶园”“创新产品”成果
- 大通湖区金盆镇“稻+稻+亚麻”轮作,亩均增收700元
- 种养面积超42万亩,年产量6.2万吨!沅江小龙虾“爬”上全国多地市民餐桌
- 南县“政策+服务”双轮驱动护航春耕生产,全县早稻播种面积达17.5万亩
便民提醒
- 文旅促振兴,桃江灰山港镇甘泉山茶园开门迎客%
- 安化羊角塘镇未雨绸缪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培训%
- 桃江县增塘村“向阳花”家庭教育讲座:解锁亲子沟通密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
- 4月20日,益阳市第五届乡村马拉松赛在泉交河镇开跑%
- 大通湖区北洲子镇:插秧机帮忙,片片农田“披绿装”%
- 采摘明前茶%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