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玉菡 通讯员 崔志文
6月20日,南县南洲镇南山村,湖南南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秧田基地,工作人员正在开展人工播种。
“这可是上过天的种子,关乎着南县稻虾米的未来。”现场指挥的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胡文彬说。
南县稻虾米专用品种为何能“上天”,又何以“入地”?
为何要“上天”
——航天育种变异率提高3至4倍,育种周期缩短一半
2024年1月27日,搭乘“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5个月的南县稻虾米专用品种种子回到南县,同步启动返回种子种植和后续评价、鉴定。
航天育种是培育新品种的一项新技术。2023年5月30日,228.4克8696粒南县稻虾米专用品种种子,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进入中国空间站,开展航天育种试验。在为期5个月的太空之旅中,专用品种种子历经高真空、微重力、强辐射等太空环境的淬炼;通过多因素、高强度的诱变,专用品种种子基因将发生高频、多向的变异,为作物新品种培育提供宝贵的种质资源,这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种业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航天育种具有变异多、变幅大等特点,其变异率较普通诱变高3至4倍,育种周期较杂交育种缩短约一半,由8年左右缩短至4年左右。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说:“太空翱翔这么久,种子发生变异,且产生优良变异的几率比较大。通过科学分析研究,将产生优良变异的种子固定下来、利用起来,成为南县稻虾米品牌的支柱品种,让稻虾米产业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为何能“上天”
——“北有五常粳大米,南有南县稻虾米”
航天工程系统复杂程度高、技术跨度大,荷载容量弥足珍贵,什么样的种子才能获得太空入场券?
据了解,被选中的种子一般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遗传性稳定,二是综合性状好。能够获得太空之旅资格的种子可谓是“天选之种”,南县稻虾米专用品种——南洲香1号无疑符合这些条件。
“这也与南县稻虾米的品牌影响力分不开。”南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童中全介绍,南县一马平川,河网密布,有着种植优质大米的黄金条件;地处北纬29度,日照长、霜期短,四季分明;是全国唯一人工围筑而成的纯湖区平原县,土壤土层深厚,腐殖质多,结构良好,PH呈弱碱性,无工业和重金属污染。
南县2016年全力扶持稻虾综合种养产业以来,稻米产业步步升级,拥有“北有五常粳大米,南有南县稻虾米”美誉。南县稻虾米2020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2年获第107届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特等金奖”、2022(第七届)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金奖,2023年获第八届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最受消费者喜爱品牌奖”。
目前,南县已发展稻虾综合种养62万亩,年产稻虾米原粮33万吨、小龙虾13万吨,综合产值160亿元。南县稻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355.6亿元,其中“南县稻虾米”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为231.1亿元。
何时能“入地”
——进行多代筛选繁育
从太空返回到成功育种,还要经历哪些考验?
据统计,一般种子在太空中的突变率仅为0.05%至0.5%,只有被宇宙粒子击中的“幸运儿”,才会在返回地面后被挑选出来。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并非所有的种子都往好的方向突变,因此,只有符合要求的种子才能留下来。
“种子要进行多代筛选。”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胡文彬告诉记者,大部分基因突变需要2代以上才会表现出来,并且遗传给后代。而获得一个稳定且具有利用价值的突变材料,通常需要6代以上。“我们通过在海南和湖南两地穿梭,可缩短一半的繁育时间。”
从太空返回的228.4克南县稻虾米种子,经过繁育,收获了第二代返回种子25千克。
“一部分种子在南县特色环境下,继续采用育秧、移栽方法进行种植。”胡文彬介绍,这样能让每粒种子的特征特性都充分表型出来;后续,还将在整个生育期对植株进行跟踪调查,筛选突变植株。如果发现优质、抗倒等有利突变植株,将进行单株收割,用于新品种的培育;同时,对该植株进行全基因测序,挖掘新基因,解析变异形成相关机理和影响。“剩下的第二代返回种子,将种植在长沙,用于抗病、抗虫等性状的挖掘。”(视频、图片均由南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原载《湖南日报》2024年6月23日03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 传达学习全省有关会议精神 熊炜主持召开市政府2025年第5次常务会议
- 陈竞主持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3次集体学习
- 陈竞邓斌胡立安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 陈竞:坚决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区县新闻
- 赫山区:智慧育秧省时7至10天 种子变秧最快20天,存活率达98%|湖南日报
- 沅江市:500亩冬桃花迎风绽放,“春赏花、秋摘果”模式助农增收
- 市场需求同比增长20%,“洞庭虫草”沅江芦笋采摘忙
- 沅江腐乳一年卖出六千万元,带动上千人就近就业|湖南日报市州头条
- “米顺”怎么让米来得更顺?引进高速育秧流水线日产16000育秧盘助春耕
- “万家丰”春耕添“助手”,500台植保无人机帮防治
便民提醒
- 种菊寄相思,南县解锁绿色祭祀新方式%
- 新市渡镇900亩生态茶园开园,茶农采摘明前第一抹“绿”%
- 春日花海+西游奇缘+桃林音乐会,大通湖区北洲子镇农文旅融合催生“花经济”%
- 赫山:河道治理施工忙%
- 碧云峰村油菜花海盛放,高铁穿行绘就春日田园诗画%
- 安化羊角塘镇集中办理127户建房审批分类施策解民忧%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