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6月7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佳伟 通讯员 周志武)记者今天从益阳市文旅广体局获悉,端午期间,益阳市将举办18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戏惠民演出。益阳市已连续11年开展“益阳花鼓大戏台”送戏下乡巡演活动,超过3300场,惠及200多万名群众。
近年来,益阳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转化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非遗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通过开展非遗进景区活动,借助省乡村文化旅游节、益阳非遗购物节等节会推介乡村非遗产品,以张家塞甜酒、羞山官厅面等为代表的一批土特产借此打开销路。全市11个传承传习点、14个非遗项目被纳入全省非遗主题(研学)旅游线路,7个文旅点位被纳入全省首批中医药康养旅游精品线路,助力全市乡村观光旅游、餐饮消费等产业发展。去年端午期间举办的省级非遗兰溪双桡龙舟表演赛火爆出圈,成为一次现象级传播事件,有力推动乡村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
益阳市加大非遗保护力度,通过资源挖掘、数字化记录、资金投入、项目申报、人才培养,守住乡村文化根脉。千两茶、茯砖茶制作技艺并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益阳虾子起拱等一批乡村文化,得到抢救性保护。开展银城十大非遗大师、市级非遗工坊(村镇)示范点评选活动。目前,全市拥有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43项,其中乡村题材非遗项目约占95%;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1人。
益阳市积极推广非遗,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已连续6年组织非遗传承人、文化志愿者深入山区教学点,开展“山里娃·学国学”流动国学堂活动,设置羊舞岭窑、明油纸伞等非遗课程,累计授课160堂。开展书法家义写春联、剪纸皮影体验等活动,在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同时助力非遗传承。

(原载《湖南日报》2024年6月8日05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市政府与中铁十八局举行工作会谈 熊炜闫广天出席
- 熊炜:冲刺四季度 决胜全年度 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 高质量发展带来高品质生活 益阳市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湖南日报要闻头条
- 非凡“十四五”|因地制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益阳谱写“产业强市”新篇章
- 熊炜主持召开市政府2025年第18次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高质量充分就业等工作
- 熊炜:努力把营商环境打造成益阳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区县新闻
- “丰”景藏在科技里!南县推广“四防一增”等技术助力一稻双收节本增效
- 安化油茶采收新景:天上运,地上采,无人机搭起“空中运输线”
- 烟溪酒糟鱼“游”出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产品销售额突破800万元
- 利用率超95%!看安化秸秆的 “逆袭之路”
- 桃江:“空闲棚”变“多产棚”,赚个“棚”满钵满
- 大通湖区生环委办:堵疏结合,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湖南日报
便民提醒
- 老有所为,幼有反哺,柞树村找到了乡村治理的“幸福密码”%
- 资阳区省级万亩示范片晚稻收割忙%
- 南县乌嘴乡又东村莲藕丰收了!|湖南日报图片新闻%
- 400余跑者用脚步证明:秋天的雨,拦不住桃江沾溪的活力全开%
- 桃江暖心一幕:父亲从医院赶回,儿子从外地归来,只为松木塘镇3000多人第二天有水喝%
- 赫山区八字哨镇“志愿红”守护“天空蓝”,党建引领秸秆禁烧见实效%
益阳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