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6月7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佳伟 通讯员 周志武)记者今天从益阳市文旅广体局获悉,端午期间,益阳市将举办18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戏惠民演出。益阳市已连续11年开展“益阳花鼓大戏台”送戏下乡巡演活动,超过3300场,惠及200多万名群众。
近年来,益阳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转化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非遗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通过开展非遗进景区活动,借助省乡村文化旅游节、益阳非遗购物节等节会推介乡村非遗产品,以张家塞甜酒、羞山官厅面等为代表的一批土特产借此打开销路。全市11个传承传习点、14个非遗项目被纳入全省非遗主题(研学)旅游线路,7个文旅点位被纳入全省首批中医药康养旅游精品线路,助力全市乡村观光旅游、餐饮消费等产业发展。去年端午期间举办的省级非遗兰溪双桡龙舟表演赛火爆出圈,成为一次现象级传播事件,有力推动乡村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
益阳市加大非遗保护力度,通过资源挖掘、数字化记录、资金投入、项目申报、人才培养,守住乡村文化根脉。千两茶、茯砖茶制作技艺并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益阳虾子起拱等一批乡村文化,得到抢救性保护。开展银城十大非遗大师、市级非遗工坊(村镇)示范点评选活动。目前,全市拥有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43项,其中乡村题材非遗项目约占95%;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1人。
益阳市积极推广非遗,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已连续6年组织非遗传承人、文化志愿者深入山区教学点,开展“山里娃·学国学”流动国学堂活动,设置羊舞岭窑、明油纸伞等非遗课程,累计授课160堂。开展书法家义写春联、剪纸皮影体验等活动,在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同时助力非遗传承。
(原载《湖南日报》2024年6月8日05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益阳市政府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举行工作会谈 熊炜杨刚出席
- 陈竞主持召开2025年一季度大气污染防治党政联席会议
- 陈竞: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益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陈竞:持之以恒推动城市文明建设走深走实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区县新闻
- 赫山区:智慧育秧省时7至10天 种子变秧最快20天,存活率达98%|湖南日报
- 沅江市:500亩冬桃花迎风绽放,“春赏花、秋摘果”模式助农增收
- 市场需求同比增长20%,“洞庭虫草”沅江芦笋采摘忙
- 沅江腐乳一年卖出六千万元,带动上千人就近就业|湖南日报市州头条
- “米顺”怎么让米来得更顺?引进高速育秧流水线日产16000育秧盘助春耕
- “万家丰”春耕添“助手”,500台植保无人机帮防治
便民提醒
- 采摘明前茶%
- 桃江这片黄桃基地,花开惊艳众人,果熟装满钱袋%
- 种菊寄相思,南县解锁绿色祭祀新方式%
- 新市渡镇900亩生态茶园开园,茶农采摘明前第一抹“绿”%
- 春日花海+西游奇缘+桃林音乐会,大通湖区北洲子镇农文旅融合催生“花经济”%
- 赫山:河道治理施工忙%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