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6月7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佳伟 通讯员 周志武)记者今天从益阳市文旅广体局获悉,端午期间,益阳市将举办18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戏惠民演出。益阳市已连续11年开展“益阳花鼓大戏台”送戏下乡巡演活动,超过3300场,惠及200多万名群众。
近年来,益阳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转化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非遗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通过开展非遗进景区活动,借助省乡村文化旅游节、益阳非遗购物节等节会推介乡村非遗产品,以张家塞甜酒、羞山官厅面等为代表的一批土特产借此打开销路。全市11个传承传习点、14个非遗项目被纳入全省非遗主题(研学)旅游线路,7个文旅点位被纳入全省首批中医药康养旅游精品线路,助力全市乡村观光旅游、餐饮消费等产业发展。去年端午期间举办的省级非遗兰溪双桡龙舟表演赛火爆出圈,成为一次现象级传播事件,有力推动乡村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
益阳市加大非遗保护力度,通过资源挖掘、数字化记录、资金投入、项目申报、人才培养,守住乡村文化根脉。千两茶、茯砖茶制作技艺并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益阳虾子起拱等一批乡村文化,得到抢救性保护。开展银城十大非遗大师、市级非遗工坊(村镇)示范点评选活动。目前,全市拥有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43项,其中乡村题材非遗项目约占95%;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1人。
益阳市积极推广非遗,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已连续6年组织非遗传承人、文化志愿者深入山区教学点,开展“山里娃·学国学”流动国学堂活动,设置羊舞岭窑、明油纸伞等非遗课程,累计授课160堂。开展书法家义写春联、剪纸皮影体验等活动,在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同时助力非遗传承。
(原载《湖南日报》2024年6月8日05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调研碳基材料产业链建设情况
- 益阳市委社会工作会议召开 陈竞讲话 熊炜主持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
- 熊炜调研防汛备汛工作
- 益阳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主题宣讲暨文艺展演活动举行 陈竞熊炜出席
- 陈竞: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 更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区县新闻
- 沅江小芦笋撬动三十亿元大产业 年产约三万吨,带动两千多人就近就业|湖南日报
- 南县已签约落地国家储备粮源基地建设合作协议7.8万亩
- 安化茶产业“十件大事”发布,公布“有机茶园”“创新产品”成果
- 大通湖区金盆镇“稻+稻+亚麻”轮作,亩均增收700元
- 种养面积超42万亩,年产量6.2万吨!沅江小龙虾“爬”上全国多地市民餐桌
- 南县“政策+服务”双轮驱动护航春耕生产,全县早稻播种面积达17.5万亩
便民提醒
- 文旅促振兴,桃江灰山港镇甘泉山茶园开门迎客%
- 安化羊角塘镇未雨绸缪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培训%
- 桃江县增塘村“向阳花”家庭教育讲座:解锁亲子沟通密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
- 4月20日,益阳市第五届乡村马拉松赛在泉交河镇开跑%
- 大通湖区北洲子镇:插秧机帮忙,片片农田“披绿装”%
- 采摘明前茶%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