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湖南日报》2025年3月25日07版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佳伟 通讯员 李微 李成刚
3月的湖南,气温如同过山车,“一秒入夏,一秒又入冬”,这对早稻育秧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益阳市赫山区江南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智慧育秧工厂。
然而,益阳市赫山区江南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智慧育秧工厂的早稻秧苗,存活率高达98%。3月24日,记者来到育秧工厂一探究竟。
整个育秧工厂,就像一个巨型玻璃罩子,里面设置了智能化播种生产线、催芽密室、循环运动式育秧苗床、育秧工厂5G物联网总控中心等。
浸泡了两天的早稻种子,被工人送上智能化播种生产线。
在浸种池浸泡了两天的早稻种子,被工人送上智能化播种生产线。摆盘、撒土、浇水、撒种、盖土、出盘,一个个秧盘“坐轨道”“钻山洞”,不到20秒,一批秧盘便完成播种,在机器臂的操纵下码放整齐,随即被送入密室催芽。“流水播种作业,每小时可以出2000盘。”该公司负责人薛永强介绍。
完成播种的秧盘被送入密室催芽。
随着催芽密室的门被打开,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这里有什么高科技?”记者问。
“可以确保温度和湿度保持在稳定水平,两天1批次可催芽3万公斤,满足4000亩大田的栽种,相比传统秧田催芽节省一半时间,里面的紫外线灯可以杀菌,避免烂芽。”薛永强说。整个早稻生产期间,4个密室可以催15批次,服务6万亩大田。
循环运动式育秧苗床。
经过精心催芽后,秧盘上长出嫩芽,便“腾笼换鸟”移至循环运动式育秧苗床进一步育秧。
循环运动式育秧苗床近10米高,如同一个立体停车场,每个秧盘可以循环调整自己的位置,10排育秧苗床摆放了30015个秧盘。育秧苗床上科技感满满:自动喷淋装置、补光灯、温度湿度监控装置、摄像头等。“温度过高时,排气扇打开,顶上的天幕拉上;光照不足时,补光灯模拟光合作用;秧苗干燥出现卷叶,喷淋装置自动喷淋。”薛永强介绍,10排育秧苗床都连接了育秧工厂5G物联网总控中心,通过总控中心可实时监控秧苗生长情况,还可以手机操控各项设备。
自动喷淋。
秧苗待到16至18天时,便可栽种。“在这里,一粒种子变为一棵秧苗,最快只需20天,相比传统育秧节省7至10天时间,存活率高出近20个百分点。”薛永强说。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 传达学习全省有关会议精神 熊炜主持召开市政府2025年第5次常务会议
- 陈竞主持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3次集体学习
- 陈竞邓斌胡立安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 陈竞:坚决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区县新闻
- 赫山区:智慧育秧省时7至10天 种子变秧最快20天,存活率达98%|湖南日报
- 沅江市:500亩冬桃花迎风绽放,“春赏花、秋摘果”模式助农增收
- 市场需求同比增长20%,“洞庭虫草”沅江芦笋采摘忙
- 沅江腐乳一年卖出六千万元,带动上千人就近就业|湖南日报市州头条
- “米顺”怎么让米来得更顺?引进高速育秧流水线日产16000育秧盘助春耕
- “万家丰”春耕添“助手”,500台植保无人机帮防治
便民提醒
- 种菊寄相思,南县解锁绿色祭祀新方式%
- 新市渡镇900亩生态茶园开园,茶农采摘明前第一抹“绿”%
- 春日花海+西游奇缘+桃林音乐会,大通湖区北洲子镇农文旅融合催生“花经济”%
- 赫山:河道治理施工忙%
- 碧云峰村油菜花海盛放,高铁穿行绘就春日田园诗画%
- 安化羊角塘镇集中办理127户建房审批分类施策解民忧%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