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湖南日报》2025年3月25日07版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佳伟 通讯员 李微 李成刚
3月的湖南,气温如同过山车,“一秒入夏,一秒又入冬”,这对早稻育秧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益阳市赫山区江南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智慧育秧工厂。
然而,益阳市赫山区江南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智慧育秧工厂的早稻秧苗,存活率高达98%。3月24日,记者来到育秧工厂一探究竟。
整个育秧工厂,就像一个巨型玻璃罩子,里面设置了智能化播种生产线、催芽密室、循环运动式育秧苗床、育秧工厂5G物联网总控中心等。
浸泡了两天的早稻种子,被工人送上智能化播种生产线。
在浸种池浸泡了两天的早稻种子,被工人送上智能化播种生产线。摆盘、撒土、浇水、撒种、盖土、出盘,一个个秧盘“坐轨道”“钻山洞”,不到20秒,一批秧盘便完成播种,在机器臂的操纵下码放整齐,随即被送入密室催芽。“流水播种作业,每小时可以出2000盘。”该公司负责人薛永强介绍。
完成播种的秧盘被送入密室催芽。
随着催芽密室的门被打开,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这里有什么高科技?”记者问。
“可以确保温度和湿度保持在稳定水平,两天1批次可催芽3万公斤,满足4000亩大田的栽种,相比传统秧田催芽节省一半时间,里面的紫外线灯可以杀菌,避免烂芽。”薛永强说。整个早稻生产期间,4个密室可以催15批次,服务6万亩大田。
循环运动式育秧苗床。
经过精心催芽后,秧盘上长出嫩芽,便“腾笼换鸟”移至循环运动式育秧苗床进一步育秧。
循环运动式育秧苗床近10米高,如同一个立体停车场,每个秧盘可以循环调整自己的位置,10排育秧苗床摆放了30015个秧盘。育秧苗床上科技感满满:自动喷淋装置、补光灯、温度湿度监控装置、摄像头等。“温度过高时,排气扇打开,顶上的天幕拉上;光照不足时,补光灯模拟光合作用;秧苗干燥出现卷叶,喷淋装置自动喷淋。”薛永强介绍,10排育秧苗床都连接了育秧工厂5G物联网总控中心,通过总控中心可实时监控秧苗生长情况,还可以手机操控各项设备。
自动喷淋。
秧苗待到16至18天时,便可栽种。“在这里,一粒种子变为一棵秧苗,最快只需20天,相比传统育秧节省7至10天时间,存活率高出近20个百分点。”薛永强说。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
- 熊炜主持召开市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 传达学习《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
- 益阳市五四青年座谈会召开 陈竞出席并讲话
- 陈竞率队赴深圳开展招商考察和项目对接活动
- 熊炜:提高审计监督效能 护航高质量发展
区县新闻
- 安化80多万农村居民喝上自来水 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4.5%|湖南日报市州头条
- 大通湖区13.6万亩油菜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达136公斤
- 资阳区:立足“土特产”壮大集体经济|湖南日报市州头条
- 沅江小芦笋撬动三十亿元大产业 年产约三万吨,带动两千多人就近就业|湖南日报
- 南县已签约落地国家储备粮源基地建设合作协议7.8万亩
- 安化茶产业“十件大事”发布,公布“有机茶园”“创新产品”成果
便民提醒
- 南县明山头镇为保油菜籽颗粒归仓,做了这些事……%
- 富民村留守儿童名动京城:故事被拍成电影,画作同步展览%
- 世界读书日,北洲子镇的孩子们把春天“装进”书签里%
- 安化乐安镇一民房屋顶被大风掀飞,镇村两级干部救人抢险%
- 文旅促振兴,桃江灰山港镇甘泉山茶园开门迎客%
- 安化羊角塘镇未雨绸缪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培训%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