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半年时间,村民合力将18条、7900米长的组级公路全部拓宽硬化
——八都村“最后一公里”通了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鸿涛 通讯员 李胜财 苏赛
“今天下雨,不穿靴子我们也能出来拜年咯。”2月2日,行走在家门口的组级公路上,桃江县修山镇八都村村民贺佑芝喜笑颜开。这条组级公路,是去年下半年村民出资出力修葺的18条组级公路之一。
“下雨天泥巴路,不穿靴子不出门。”事情还得从这句曾在当地流传的糟心的“顺口溜”说起,这曾是八都村村民对家门口交通状况无奈的调侃。
八都村地理位置偏僻,村民居住分散。前些年,村级公路硬化了,但18条“泥巴”组级公路成了困扰村民的“心病”。2024年6月,刚上任不久的修山镇副镇长郭嘉诚,第一次来联村的八都村走访,就被村民团团围住“反映问题”。
郭嘉诚当即开起了屋场会。他一边收集整理村民意见,一边与村干部商量解决之道。村支两委,早已将打通“最后一公里”提上了议事日程。奈何,苦于村上经费有限,需要修葺的组级公路又多,所以一直没有进展。
镇、村干部组织村民召开屋场会。程苹 摄
“我们准备发动村民集资修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贺建新在屋场会上提出解决思路。
之后,八都村先后组织召开18场党员会、屋场会,就协调用地问题、调处矛盾纠纷、资金筹措方案等开展座谈。从2024年7月份以来,群众自发捐资179万余元,投入义务工2100多人次,镇、村想方设法投入近50万元,齐心协力修葺组级公路。
村民正在施工之中。程苹 摄
“家家户户定时定点浇洒门前的道路,生怕‘烧坏’;在路面未凝固前,村民自觉不走或拦下过往行人,生怕‘踩坏’;妇女小组长组织在家妇女,路修到哪,茶水饭菜就送到哪。”回忆修路过程,贺建新满是感动、自豪。
2024年底,这18条、7900米长的组级公路变成了水泥路,八都村的“最后一公里”通了。
“这个新年过得舒坦。”村民贺如何说,泥巴路从他爷爷辈走起,都走到了他的孙子辈,今年乡亲们终于走上了水泥路。
村民敲锣打鼓给村支两委送牌匾 。肖艳辉 摄
近日,村民将一块书写着“霖雨春风”四个大字的牌匾,敲锣打鼓热热闹闹送到了八都村村部。
原载《湖南日报》2025年2月3日02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市政府与中铁十八局举行工作会谈 熊炜闫广天出席
- 熊炜:冲刺四季度 决胜全年度 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 高质量发展带来高品质生活 益阳市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湖南日报要闻头条
- 非凡“十四五”|因地制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益阳谱写“产业强市”新篇章
- 熊炜主持召开市政府2025年第18次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高质量充分就业等工作
- 熊炜:努力把营商环境打造成益阳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区县新闻
- “丰”景藏在科技里!南县推广“四防一增”等技术助力一稻双收节本增效
- 安化油茶采收新景:天上运,地上采,无人机搭起“空中运输线”
- 烟溪酒糟鱼“游”出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产品销售额突破800万元
- 利用率超95%!看安化秸秆的 “逆袭之路”
- 桃江:“空闲棚”变“多产棚”,赚个“棚”满钵满
- 大通湖区生环委办:堵疏结合,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湖南日报
便民提醒
- 老有所为,幼有反哺,柞树村找到了乡村治理的“幸福密码”%
- 资阳区省级万亩示范片晚稻收割忙%
- 南县乌嘴乡又东村莲藕丰收了!|湖南日报图片新闻%
- 400余跑者用脚步证明:秋天的雨,拦不住桃江沾溪的活力全开%
- 桃江暖心一幕:父亲从医院赶回,儿子从外地归来,只为松木塘镇3000多人第二天有水喝%
- 赫山区八字哨镇“志愿红”守护“天空蓝”,党建引领秸秆禁烧见实效%
益阳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