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佳伟 通讯员 田毅诚 甘果
11月28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湖南主题采访团走进安化县龙塘镇沙田溪村。“黄自元故里龙塘欢迎您”楷体大字映入眼帘。一路上晨雾朦胧,小桥流水,屋舍俨然。
沙田溪村一隅。
2021年5月,省委宣传部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驻村后,用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带领村民发展产业,实现经济和文化双提升。去年,沙田溪村集体经济收入28万元。
当天,黄自元书法陈列馆书法体验区格外热闹,安化县书法家协会联合沅江市书法家协会,和沙田溪村村民开展书法交流活动。
黄自元书法陈列馆。
沙田溪村是清末书法家、“字圣”黄自元的故里。“虽然身在‘字圣’故里,但以前会书法的村民不多。”村党总支书记黄勇华介绍。
2021年,帮扶工作队进驻以后,弘扬黄自元书法文化,营造学书法、爱书法、创作书法的浓厚氛围,建立书法研究中心、创作采风基地,建立黄自元书法陈列馆,将沙田溪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黄自元书法村”。
书法交流活动。
记者发现,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挂着对联。“初心不改卅年如一日,使命常铭热血改沙田”“清风助我奔富路,德政惠民丽乡村”……“对联有的是请县书协会员写的,有的是村民自己写的。”黄勇华说,鼓励村民撰写、悬挂门联,既增添文化氛围,也激励大家传承传统文化。
随着文化振兴不断深入推进,沙田溪村崇文重教的氛围愈发浓厚。全村1900多人中,有30多名教师。他们退休后主动加入村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委员会,参与村庄治理。2022年以来,沙田溪村先后走出2名博士、40多名硕士。
为补齐村民文化活动场地和设施短板,提升村庄文化承载能力,帮扶工作队陆续开展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村部前坪文化休闲广场改造,在村民集聚点新建3个微广场,修建3座文化廊桥,新增公共文化场所3000余平方米。
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助力村民增收,去年,帮扶工作队与沙田溪村支两委从浙江安吉县引进竹产业基地项目。今年5月,总投资5000万元的项目动工建设。
竹产业基地项目。
“目前基地已确定有4家竹企入驻,分别生产竹筷、竹片、竹炭等。在这里,一根毛竹进来,一堆成品出去。”投资方股东负责人张明敏介绍,项目投产后,可年产2万吨高温环保竹炭、3万吨竹片、5000吨竹筷,预计年销售额可达8000万元,带动3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帮扶工作队不断完善村里基础设施建设。除了发挥本地竹资源优势外,还带动发展1200亩生态茶园、200亩油茶林和150亩黄精。去年,全村村民人均收入2.56万元。
原载《湖南日报》2024年11月29日07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
- 熊炜主持召开市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 传达学习《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
- 益阳市五四青年座谈会召开 陈竞出席并讲话
- 陈竞率队赴深圳开展招商考察和项目对接活动
- 熊炜:提高审计监督效能 护航高质量发展
区县新闻
- 安化80多万农村居民喝上自来水 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4.5%|湖南日报市州头条
- 大通湖区13.6万亩油菜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达136公斤
- 资阳区:立足“土特产”壮大集体经济|湖南日报市州头条
- 沅江小芦笋撬动三十亿元大产业 年产约三万吨,带动两千多人就近就业|湖南日报
- 南县已签约落地国家储备粮源基地建设合作协议7.8万亩
- 安化茶产业“十件大事”发布,公布“有机茶园”“创新产品”成果
便民提醒
- 南县明山头镇为保油菜籽颗粒归仓,做了这些事……%
- 富民村留守儿童名动京城:故事被拍成电影,画作同步展览%
- 世界读书日,北洲子镇的孩子们把春天“装进”书签里%
- 安化乐安镇一民房屋顶被大风掀飞,镇村两级干部救人抢险%
- 文旅促振兴,桃江灰山港镇甘泉山茶园开门迎客%
- 安化羊角塘镇未雨绸缪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培训%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