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佳伟 通讯员 田毅诚 甘果
11月28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湖南主题采访团走进安化县龙塘镇沙田溪村。“黄自元故里龙塘欢迎您”楷体大字映入眼帘。一路上晨雾朦胧,小桥流水,屋舍俨然。
沙田溪村一隅。
2021年5月,省委宣传部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驻村后,用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带领村民发展产业,实现经济和文化双提升。去年,沙田溪村集体经济收入28万元。
当天,黄自元书法陈列馆书法体验区格外热闹,安化县书法家协会联合沅江市书法家协会,和沙田溪村村民开展书法交流活动。
黄自元书法陈列馆。
沙田溪村是清末书法家、“字圣”黄自元的故里。“虽然身在‘字圣’故里,但以前会书法的村民不多。”村党总支书记黄勇华介绍。
2021年,帮扶工作队进驻以后,弘扬黄自元书法文化,营造学书法、爱书法、创作书法的浓厚氛围,建立书法研究中心、创作采风基地,建立黄自元书法陈列馆,将沙田溪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黄自元书法村”。
书法交流活动。
记者发现,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挂着对联。“初心不改卅年如一日,使命常铭热血改沙田”“清风助我奔富路,德政惠民丽乡村”……“对联有的是请县书协会员写的,有的是村民自己写的。”黄勇华说,鼓励村民撰写、悬挂门联,既增添文化氛围,也激励大家传承传统文化。
随着文化振兴不断深入推进,沙田溪村崇文重教的氛围愈发浓厚。全村1900多人中,有30多名教师。他们退休后主动加入村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委员会,参与村庄治理。2022年以来,沙田溪村先后走出2名博士、40多名硕士。
为补齐村民文化活动场地和设施短板,提升村庄文化承载能力,帮扶工作队陆续开展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村部前坪文化休闲广场改造,在村民集聚点新建3个微广场,修建3座文化廊桥,新增公共文化场所3000余平方米。
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助力村民增收,去年,帮扶工作队与沙田溪村支两委从浙江安吉县引进竹产业基地项目。今年5月,总投资5000万元的项目动工建设。
竹产业基地项目。
“目前基地已确定有4家竹企入驻,分别生产竹筷、竹片、竹炭等。在这里,一根毛竹进来,一堆成品出去。”投资方股东负责人张明敏介绍,项目投产后,可年产2万吨高温环保竹炭、3万吨竹片、5000吨竹筷,预计年销售额可达8000万元,带动3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帮扶工作队不断完善村里基础设施建设。除了发挥本地竹资源优势外,还带动发展1200亩生态茶园、200亩油茶林和150亩黄精。去年,全村村民人均收入2.56万元。
原载《湖南日报》2024年11月29日07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市委政协工作会议召开 奋力推动新时代益阳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
- 熊炜主持召开市政府2025年第17次常务会议
- 陈竞: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 熊炜主持召开2025年三季度大气污染防治党政联席会议
- 熊炜督导检查国庆假期前安全生产工作
- 做大做优特色产业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调研组在益阳调研|湖南日报
区县新闻
- 桃江探索“稻鸭共生”种养模式,鸭子成了生态循环系统重要一环,亩均节本增收超千元
- 秸秆变废为宝,年产值破千万!大通湖区北洲子镇有妙招
- 全国台球桌,七成安化人造|湖南日报
- 五连冠!南县稻虾米再夺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金奖,品牌价值329亿元领跑南方大米
- 饲料化、能源化、肥料化多途径协同发力,大通湖区金盆镇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5%
- 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大通湖区芸洲子村产业资金助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便民提醒
- 桃江暖心一幕:父亲从医院赶回,儿子从外地归来,只为松木塘镇3000多人第二天有水喝%
- 赫山区八字哨镇“志愿红”守护“天空蓝”,党建引领秸秆禁烧见实效%
- “只要她开心,再累都值了”:一位母亲11年用舞步让植物人女儿重生%
- 桃江:数千亩红高粱丰收在望%
- 从“一把火”到“一把钱”,千山红镇的秸秆这样“逆袭”!%
- 益阳:晚稻长势喜人%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