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玉菡
组织插秧、腾空粮食仓库……连日来,沅江市共华镇福安村益农服务社,7位平均年龄60岁的种粮人很是忙碌。“他们都是走南闯北的种粮‘老把式’,把村里的种田服务社交给他们准没错。”福安村党总支书记石国庆说。
高峰时福安人在外种田10万亩
福安村地处洞庭湖区腹地,土壤肥沃,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村”。石国庆介绍,福安人爱种粮、会种粮。全村2700多户,种粮大户就有300多户,一年亩产1000公斤在这里只能算“及格”。
“村里共有1.2万亩耕地,人均1亩多地,根本不够种。2004年开始,就有人陆续到外地种粮。”石国庆说,近些年来,200多名福安人的足迹遍布湖南大多数产粮县,远的还到了江西、湖北,最高峰时在外流转的土地总面积超过10万亩。
“可以说,哪里有抛荒地,哪里就有福安人。”在外种粮多年的曹卫明,今年58岁,他笑着说他种遍了整个洞庭湖区,哪块地好哪块地差,心里门清。
科学种粮、管理得当,收成好的时候,曹卫明种100亩田的效益有10多万元。
家里的田也不能落下
“你们这些大户出去了,村里的一些田却抛了荒。”2018年,时任福安村党总支书记的钟学安看着村里抛荒的170多亩田,想着跟村里的种粮大户合计想想办法。
“在家里种田虽然收入可能低一些,但更有成就感。”曾光明原来就是村干部,退休后出去种了几年田,听到钟学安这么一召唤,觉得家里的田可不能落下。
当年,村里便成立由全体村民持股的益农服务社,试着把闲散土地流转起来搞规模化经营。
几年下来,益农服务社已流转耕地3000亩,曾光明、王佑贤、曹卫明等7名种田能手回到家乡当起片区“种田经理”。他们每月拿2510元基本工资,种的田超出基本产量标准部分,还能享受10%的奖励。
“老把式”种田一点不落伍
“播种后1至3天,必须打封闭性除草剂;再隔10天,除稗子,又打一次除草剂”;
“除稗子后,3至4天施氮素肥;20天左右施混合多效唑的复合肥,提苗”;
“9月20日左右,将增加千粒重的药物加到治虫剂中喷洒,能提升稻谷产量”……
谈起种粮经,这些种田“老把式”有说不完的话。
石国庆告诉记者,虽然这些走南闯北的种粮人都能将田种好,但因每个地方土质不同,个人经验也就不同,种出来的水稻质量不一。后来大家在一起讨论磨合,总结良法,3000亩农田粮食量质齐升,每亩产量比一般种粮大户高出20%左右,每公斤稻谷价格高出10%。
“别看是‘老把式’,种田一点不落伍。”石国庆介绍,这些年,“老把式”也接受了现代农业科技理念,绿色防控、精准施药、测土施肥,甚至网络推广,哪样不会学哪样,“连无人机也玩得溜溜转。”
2018至2023年,益农服务社给福安村集体经济带来300多万元收入。服务社赚了钱,除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其他都用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养老、助学等民生项目。
(原载《湖南日报》2024年4月26日09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熊炜主持召开市政府2025年第15次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污染防治攻坚战、安全生产等工作
- 陈竞主持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9次集体学习
- 熊炜调研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工作
- 熊炜调研“湘超”益阳赛区主场场地建设及备战情况
- 熊炜:将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
- 陈竞:齐心协力为现代化新益阳建设贡献力量
区县新闻
- 又添一张“金名片”,安化腊肉获评知名商标品牌
- 桃江举办“村K” 大赛决赛,24名民间歌手亮嗓
- 安化农家书屋让学生乐享“书香假期”|湖南日报
- 珠海考察发现商机,远赴山东学来技术!大通湖区这个合作社试种“黄金”小番茄,亩产有望超3000公斤
- 沅江:300万元“攻坚基金”靶向激励秸秆禁烧“零火点”
- 安化黄精标准体系发布 产业进入标准化、现代化发展“快车道”|湖南日报
便民提醒
- 桃江县灰山港镇3万师生家长同上“开学第一课”%
- 竞聘上岗+外单位业务骨干担任考官,桃江县桃花江镇创新选人用人方式%
- 安化宝塔山村:计生系列保险进乡村,携手共筑幸福家%
- 利剑护蕾!安化羊角塘镇“广宣传+强巡查”双轨亮剑,筑牢未成年保护防火墙%
- 安化宝塔山村:义剪“微行动”撬动“大幸福”%
- 金塘冲水库枢纽工程施工现场一片繁忙%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