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逅金秋好“丰”景
益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甘果 通讯员 杨宜君
9月23日,正值农民丰收节,记者来到地处洞庭湖腹地的大通湖区河坝镇沙堡洲村,感受了一回热火朝天庆丰收的场景。
村民脸上挂着笑意,正将刚打捞起来的螃蟹用稻草捆绑起来。
大通湖区生态大闸蟹养殖基地里,工人们划动着小船,忙活着今年的第一次起蟹。基地负责人张建清正张罗着请村里的乡亲到基地来品尝螃蟹。
满满一篓子螃蟹从塘中提起后被运到基地食堂的大板桌上,四位阿姨手脚不停,眨眼间就将螃蟹清洗、捆扎完成,放入蒸屉。一旁的大炒锅内也接连不断地炒着菜,螃蟹熟后就同各色菜品一道被摆上桌。“味道好鲜美!”“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乡亲们喜气洋洋地说。
金秋时节,刚打捞起的大通湖区螃蟹,蒸出来黄毛金爪、膏黄肉满。
大通湖水域水草繁茂、底栖螺蚌等资源蕴藏量丰富,气候温和、雨水充沛且区域内无工业污染源,具有发展螃蟹产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今,个大体圆、青背白肚、黄毛金爪、膏黄肉满的大通湖蟹已成为大通湖区一张靓丽的名片。
大通湖今年的螃蟹,依旧一只只个大体圆,备受市场欢迎。
近年来,大通湖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水产占农业产值比重快速增长。螃蟹养殖也因地制宜,采用“水草+蟹”池塘养殖模式,利用水草净化水质,螺蛳提供优质饵料,模仿螃蟹自然生长环境。在保护水生态环境、严格控制亩产的约束下,由于螃蟹品质、规格、价格的提升,农户的收入不减反增。如今大通湖蟹不仅在全省及周边省市打响了品牌,还出口到香港、澳门、新加坡、迪拜等国家和地区。2021年,大通湖蟹养殖面积达1.5万亩,亩产180斤,产量1400余吨,综合产值4.5亿元。2022年,全区螃蟹养殖面积1.6万亩,产量预计达1500吨,综合产值预计达5亿元。同时,今年大通湖区管委会与上海海洋大学签订为期3年的蟹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大通湖蟹产业发展前景更加可观。
(原载《益阳日报》2022-09-25 第A01版 要闻)
一审:邢玲 二审:杨军 三审:郭云飞
益阳要闻
- 益阳市委社会工作会议召开 陈竞讲话 熊炜主持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
- 熊炜调研防汛备汛工作
- 益阳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主题宣讲暨文艺展演活动举行 陈竞熊炜出席
- 陈竞: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 更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益阳市政府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举行工作会谈 熊炜杨刚出席
区县新闻
- 南县已签约落地国家储备粮源基地建设合作协议7.8万亩
- 安化茶产业“十件大事”发布,公布“有机茶园”“创新产品”成果
- 大通湖区金盆镇“稻+稻+亚麻”轮作,亩均增收700元
- 种养面积超42万亩,年产量6.2万吨!沅江小龙虾“爬”上全国多地市民餐桌
- 南县“政策+服务”双轮驱动护航春耕生产,全县早稻播种面积达17.5万亩
- 赫山区:智慧育秧省时7至10天 种子变秧最快20天,存活率达98%|湖南日报
便民提醒
- 4月20日,益阳市第五届乡村马拉松赛在泉交河镇开跑%
- 大通湖区北洲子镇:插秧机帮忙,片片农田“披绿装”%
- 采摘明前茶%
- 桃江这片黄桃基地,花开惊艳众人,果熟装满钱袋%
- 种菊寄相思,南县解锁绿色祭祀新方式%
- 新市渡镇900亩生态茶园开园,茶农采摘明前第一抹“绿”%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