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8月21日讯(通讯员 胡卫红 熊秀)桃江县于近日圆满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任务。此次普查新发现安益分界碑、洗衣石桥等一批重要文物,填补了当地在古桥梁建筑、佛教文化等领域的研究空白。
文保工作人员在安益分界碑旁查看。胡卫红 摄
在本次普查中,最具历史价值的当属新发现的安益分界碑。该碑位于马迹塘镇月形湾村与安化县长塘镇交界的古道旁,共两块,分别刻有“安益分界”“咸丰元年秋”“嘉庆八年立益阳安化两县分界之处”等字样。“安益分界碑是清代益阳县与安化县行政划界的重要标志,见证了桃江(原属益阳县)与安化的历史沿革,对研究清代行政区划及地方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桃江县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戴朝介绍。
位于浮邱山乡枳木山村的洗衣石桥。胡卫红 摄
此外,普查还发现了多处特色文物:洗衣石桥位于浮邱山乡枳木山村,始建于清代,原为木质结构,后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改建为花岗石梁桥。其独特的宽体榫卯结构在桃江古代桥梁记载中首次出现,为研究当地交通史及桥梁建筑技术提供了全新实物依据。
坐落于修山镇八都村明灯山的明灯禅院舍利塔。胡卫红 摄
明灯禅院舍利塔坐落于修山镇八都村明灯山,为清康熙四十四年所立,塔身刻有“湖广道良沙府益阳”等字样,是佛教文化在桃江传播的重要见证。其建筑形制及碑文内容反映了佛教本土化历程,兼具宗教、艺术及历史价值。
位于松木塘镇龙塘村的龙门桥。胡卫红 摄
龙门桥位于松木塘镇龙塘村,作为桃江迄今发现的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单拱石桥,其桥身浮雕、太极图案及汉白玉桥名题刻,展现了高超的桥梁建造技艺,为研究清代工程技术及交通网络提供了重要样本。
为确保普查质量,桃江县创新实施“三结合”工作法。文献查阅与实地勘察相结合,梳理《桃江县志》等十余册文献资料,精准定位文物点;专业普查与群众线索相融合,设立征集邮箱,发动群众提供文物信息;传统手段与现代技术互补,运用CAD绘图、无人机航拍等技术提升普查精度。
“此次普查共复查及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近400处,特别是安益分界碑、洗衣石桥等新发现文物点,填补了桃江县在多个领域的研究空白。”桃江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周志强表示。
此次普查,不仅丰富了桃江文物资源库,更锻造了一支专业文保队伍。普查人员通过实践提升了田野调查、数据整理等能力,为后续文物保护工作奠定人才基础。
桃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桃江县文旅广体局局长吴建平表示,接下来将以普查成果为抓手,锚定“保护为先、活化赋能”,促进文物与旅游、文创等深度融合,创新打造桃江特色文物IP,以文物“活”起来带动桃江文旅“火”起来。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市政府与中铁十八局举行工作会谈 熊炜闫广天出席
- 熊炜:冲刺四季度 决胜全年度 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 高质量发展带来高品质生活 益阳市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湖南日报要闻头条
- 非凡“十四五”|因地制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益阳谱写“产业强市”新篇章
- 熊炜主持召开市政府2025年第18次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高质量充分就业等工作
- 熊炜:努力把营商环境打造成益阳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区县新闻
- “丰”景藏在科技里!南县推广“四防一增”等技术助力一稻双收节本增效
- 安化油茶采收新景:天上运,地上采,无人机搭起“空中运输线”
- 烟溪酒糟鱼“游”出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产品销售额突破800万元
- 利用率超95%!看安化秸秆的 “逆袭之路”
- 桃江:“空闲棚”变“多产棚”,赚个“棚”满钵满
- 大通湖区生环委办:堵疏结合,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湖南日报
便民提醒
- 老有所为,幼有反哺,柞树村找到了乡村治理的“幸福密码”%
- 资阳区省级万亩示范片晚稻收割忙%
- 南县乌嘴乡又东村莲藕丰收了!|湖南日报图片新闻%
- 400余跑者用脚步证明:秋天的雨,拦不住桃江沾溪的活力全开%
- 桃江暖心一幕:父亲从医院赶回,儿子从外地归来,只为松木塘镇3000多人第二天有水喝%
- 赫山区八字哨镇“志愿红”守护“天空蓝”,党建引领秸秆禁烧见实效%
益阳论坛
